歼-8F与FC-1战机的空战推演
唉,空战?!其实懂战术的人真的不多,就算很多看过能量空战的也是如此。我草草的推演一下单机。有预警信息的情况。
此次推演的两个主角:歼-8II(上)与FC-1(下)
前提
先交待一下背景信息,预警雷达设定为远程预警,可以给出误差较大的方位和高度已经运动失量。但因为距离远,所以刷新率低,大约7-10秒刷新一次数据,这个符合当前E-2C一级的战术预警和14号数据链的联合战术信息发布平台的水平。目标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6-20次刷新才能分辨,判别预警信息中目标的位置确切变化需要1分钟以上。
推演的先决条件之一,建站双方使用相同地面支援设备和战术
好,再交待一下交战状态,假设双方机载雷达水平和指标一样,上70,下38。辅助电子设备相当,导弹都为2枚“霹雳”-12和2枚“霹雳”-8。歼-8F属攻方,FC-1守方,假定起点时两者都是机内满油。
接敌
歼-8F属攻方,来袭高度9000米,速度0.95马赫,预警系统于200km以外发现并确认威胁,起飞FC-1拦截,此时两者皆在机载雷达视距外,FC-1采用低空进入,但为了发挥速度,飞行高度为3000米,速度也为0.95。两者迎头对飞,预计将在330秒以后相会,FC-1由于是截击,所以采用空军导引律中最常用的切线进入法,爬升到稳定高度后以歼-歼-8F运动方向的一侧夹角大约70度左右迂回,企图在歼-8F没有发现的情况下进入其雷达扫描死角的侧方或者侧后方进行攻击占位,1分钟以后歼-8F从战术数据链传回的战场信息里察觉了这一变化,这个时候两者距离缩短到170km左右,FC-1完成转向后进入歼-8F侧约10度左右的位置,这个时候歼-8F有两个选择,一是直飞待机,一是直接转向目标。
战斗开始后,歼-8II利用其高空高速的特点从高空进入
因为是两者空战,我们选取后者,大约1分钟后FC-1也察觉到歼-8F转向,两者距离缩短到150km,仍然很远,两者间任何一个想要脱离都是自由的。面对直接指向自己的歼-8F,FC-1如果继续原定计划飞行就会被歼-8F咬住,如果继续沿一个方向切歼-8F的运动方向,这样将在天空中画一个大圈,而发觉了的歼-8F只需要一个小圈就可以稳稳咬住目标。这个时候FC-1采用反向切线机动,朝歼-8F相反的切线方向摆脱。下一分钟两者距离缩短到120km左右,歼-8F发现自己转向过度,FC-1出现在自己另一侧的20度方向,两者高度速度都不变,进入和脱离的主动权也依然独自掌握,歼-8F面对低空的FC-1需要做出战术决策,是和FC-1一样使用互相切线的占位机动还是选用别的战术,FC-1页需要决定怎样进入第一次攻击。
起飞迎击的FC-1则根据自身的特点从低空靠近
FC-1判断歼-8F会再度改变航向,追踪自己的不利位置,所以准备利用速度的变化给目标一个惊喜,同时歼-8F也在考虑是让FC-1继续切线,还改变策略和FC-1在天空中画大圈相互对峙,考虑到自己所在高度有优势,比较容易发挥速度的特点,那么歼-8F优选和FC-1空中画圈,于是歼-8F并不改变航向,采用FC-1同样的战术切约60度的切线角进入,同时加速,利用速度的优势在空中转圈的同时不断的接近对手的尾部。FC-1等待20-30秒以后发现歼-8F并没有再度转向,而是力图切入自己尾后,且速度在不断上升,这个时候最佳的选择就是抄内线,用更小的半径去切后尾。歼-8F同样在20秒以后发现了这个变化,两者不断调整机头的结果就是最后变成再度机头相对而飞,这样再一分钟过去,两者距离70Km,这个时候要进入机载雷达的作用距离了。这个时候两者间歼-8F仍然有选择脱离战场自由,因为其飞行高度高,速度快,选择脱离后,FC-1追不及。但两者决心将对方踩于马下以让众多网友俯首称臣,所以准备开始进一步的战术机动。
总结
从这样的空战传统战术来看,FC-1似乎胜面较小,而且最基本的原因还是败在高空高速的问题上,FC-1不选择高空高速,主要是因为自己的最大速度较为逊色,加之要爬升,发射导弹在射程上会有些劣势,很有可能在早期和歼-8F画大圈的高速追逐中就失败了。
推演总是推演,谁能获胜并没有分析的简单
不过在实战中,不分高低都能如一探测的预警系统并不多,低空飞机除了能多10几秒时间切角度外,很有可能短时间避开对方预警信息的检测,在对方发现后还可以利用一个钟形机动爬升高度和摆脱雷达的照射,换取摆脱跟踪破坏射击条件的目的,同时可以发射导弹反击,缺点在于时机极不好掌握,钟形机动后速度慢,几乎就是一个固定靶。可谓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