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启动浓缩荔枝汁生产线防止果贱伤农
一家浓缩果汁加工企业发明的一种设备,解决了荔枝机械化去皮脱核的难题,使荔枝在国内首次成为浓缩果汁的原料。它每小时可吃掉5吨荔枝,生产约两吨果汁。
荔枝是著名的热带水果,近年来在广西、广东等省发展很快,仅广西种植面积就达300多万亩,但随处可见的规模化种植并没有给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由于荔枝很难保鲜,大部分作为鲜果出售,经常因同时大量上市发生“果贱伤农”现象。2004年荔枝丰收,在广东、广西一些公路旁摆卖的荔枝摊甚至打出“每斤两毛”的招牌。许多果农干脆让果实烂在树上,或用这种“果中之王”喂猪。
发展深加工被认为是从根本上解决果贱伤农的办法。过去荔枝主要用来生产罐头,近年来水果罐头越来越不吃香,相反由于饮料业的发展,对原料浓缩果汁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缺乏能与浓缩果汁生产配套的机械化脱皮去核设备,荔枝加工果汁卡住了脖子。
记者在开发这套设备的北海市果香园果汁有限公司看到,一筐筐清洗过的荔枝倒进一个大“漏斗”,红色的皮壳基本被脱去,它们随后送进另一个机器脱核,分离后的果肉经过打浆、分离、杀菌、无菌灌装等工序,变成牛奶状的液体。公司总经理黄辛说,这种设备单机每天可以加工100吨原料,相当于100亩果园的产量。“我们准备增加到4条生产线。”他说。
北海市果香园果汁有限公司一直以生产浓缩菠萝汁为主,2004年的产量占全国60.4%,出口占了75%。作为国内率先开发的产品,公司今年试生产的荔枝汁受到国外饮料企业的青睐,目前美国、荷兰、法国、意大利的10多家公司发来了订单。
记者看到“果香园”用来加工的菠萝或荔枝,都是一些次果,菠萝只有小拳头大。黄辛说,就水果来说,农民都会把最好的水果拿到市场销售,不好卖的次果才卖给果汁企业,由于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果汁生产企业实际成了最后一道防线,起到了防止市场大起大落使农民利益受损的作用。他透露,目前荔枝的收购价每公斤两元钱,尽管同样是丰收年景,但当地相当部分果农可以避免果贱伤农了。
信息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