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民:用人性思维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山东惠民基德织业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们的眼里,他们的“头儿”沈立民的个人形象是这样的:做事认真、有胆有识;体谅职工、人性服务。能得到所有职工如此高度的赞誉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外在职工们的脑海里还有这样一组数据,企业目前拥有8万纱锭、气流纺1200头、布机225台。今年1-7月,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7337万元、销售收入7256万元、利税564万元,与去年同比分别增长28%、32%、213%。这一些数字让职工们激动不已,因为相对过去,这一切简直不可思议……
----记山东惠民基德织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立民
做事认真、有胆有识
其实,沈立民是带着朴实而韧劲的秉性来做事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要干就要认真干好。”
2003年元月,青岛基德集团顺利买断了原惠民县第二棉纺织厂,成立了山东惠民基德织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董事会安排,沈立民成为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当时,沈立民面对的是纺织行业不景气,原料价格起伏不定,市场疲软;国家紧缩银根,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公司内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干部员工思想混乱,人心涣散“四大困难”,但是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推出了观念革命转思维;管理干部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全封闭军事化管理;加强劳动纪律管理;压缩非生产开支;找不足、找差距六大举措。使干部员工统一了思想,转变了观念,人心向上,团结一致。此外,为了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变,沈立民审时度势,从长远、宏观上把握市场走势,始终注重提高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多年来他坚持诚信经营,遵循“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着力塑造基德品牌,他把用户挑剔和严格要求看作是对企业的促进。最终,企业在他的带领下,棉纱一等以上品率达到99%,棉布一等品率达到98%,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胜于雄辩。沈立民在企业里引得上上下下满厂的喝彩声。一些职工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基德公司终于来了一位好“头”!他不任人惟亲而是任人惟贤,只要你有才华,在基德公司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体谅职工、人性服务
在沈立民心中,他深知很多企业亏损倒闭关键还是人为因素。因此,他要求班子成员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一切以企业和社会利益为重,事事出以公心。为改善员工生活条件,他大力实施“民心工程”。首先是对餐厅进行大规模改造。针对原公司8年没餐厅,员工上班自带饭菜、单身员工下班找饭点的实际,沈立民立即与班子成员商量,把原餐厅(当时用为细纱车间)的细纱机拆除,对其进行恢复改造,让员工吃上饭、吃好饭,解决了员工吃饭难的问题;其次是投资3万余元建成了基德天使幼儿园,解决了员工孩子无人照看而不能上班的后顾之忧;此外是通过承包的方式,利用两辆大客车每天接送员工子女上学、放学;同时,为了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还新建了活动室、游艺室、电视播放厅和舞厅;并投资10万余元,对男女单身楼、综合服务楼进行了维修改造,改善了员工住房条件;为了让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公司还将员工的生日统计造册,统一给员工过生日。
另外,沈立民还认为,要想把企业文化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把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必须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于是2003年10月,公司成立了党委、团委,2004年3月成立了工会,健全了党政工团组织。为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沈立民还与相关人员定期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势,安排、制定活动计划,坚持以人为本、亲情化管理。相关组织对员工生病、婚丧、生活困难、家庭闹矛盾、住院生育、工作变动进行家访,为员工排忧解难和送去温暖。他还倡导“亲情化”管理,为企业与社会奉献爱心与力量。为了体现大家庭的温暖,真正把关心员工、帮助员工落到实处,去年,公司还开展了为患重病员工的捐助活动,员工们踊跃献爱心,这一举措,使广大团员青年感受到了来自企业浓浓的人文关怀,增强了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信息来源: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