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石纲(Tentaculita)【古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 动物世界

竹节石纲(Tentaculita)
一类已经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其归类尚未明确,目前通常根据竹节石化石的壳壁结构和成分以及壳体形态,将该类动物作为软体动物门中的一纲。生活于奥陶纪、志留纪和泥盆纪。现今所见均为化石。
壳体由碳酸钙所组成,多为细长的直锥形壳管,少数呈弯锥形或环形,长度多小于10毫米。壳体分初房、始部和口部。初房位于锥形壳的顶点,呈滴锥状或尖锥状。始部与初房相接,并逐渐扩大。口部位于锥形壳的较宽部分。竹节石的壳壁分为厚壳型和薄壳型两种类型。厚壳型竹节石推测在其生活在近岸浅海水域;生存于奥陶纪至泥盆纪。薄壳型竹节石分布在远岸和较深的海域,通常认为是营浮游生活方式。生存于泥盆纪。竹节石壳体表面通常有生长线纹、纵线、纵沟、纵肋、横沟、横环和刺、瘤等装饰,是鉴定竹节石属和种的重要标志。
薄壳型的竹节石,其中的一些种可以将泥盆纪地层划分为20余个竹节石带,每个带可作洲际或大区域的对比,在泥盆纪生物地层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竹节石壳壁的厚度、初房形态和有无隔壁将竹节石纲划分为3个目:
竹节石目(Tentaculitida)
等环节石目(Homoctenida)
珠胚节石目(Dacryoconar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