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肉做的|报价¥16.50|图书,文学,散文随笔,中国当代,随笔杂文,哲理,董桥
品牌:董桥
基本信息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页码:283 页码
·ISBN:7806767134
·条码:9787806767139
·版次:2005年2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语言文字与时并进,新词汇,新名法反映新事物,新情景,只要自成合理的新意,当可丰富语文的内涵。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承载文化之余,往往也会倾覆文化。文化认识的深浅雅俗,决定语文境界之高下清浊。确实如此。
语言太甜会失真,虚假,沉郁的悲情比淡淡的哀愁耐人寻味,哀愁而淡淡不如火辣的愤怒。哲学写得浅浅的很难算是哲理,浅浅的文笔露出发人深思的哲理才好。
香港著名作家、翻译家董桥喜欢也善于观察古今带有文化趣味的情事,领会个中寓意,然后回过头来斟酌眼前的文化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语文课题。本书收录相关小品近200篇,有智慧,有真情,有笑声,有泪影。
作者简介
董桥,一九四二年生,福建省晋江县人。一九六四年毕业于台湾台南省立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一九七五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一九七○年任香港美国新闻处“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编译美国出版之各科书籍。一九七三年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广播及时事评论,并编制英国文学、文化和科技史节目。一九七九年返香港任职美国国际交流总署,翌年出任《明报月刊》总编辑。一九八七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组主任,半年后转任《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一九八八年任香港《明报》总编辑至九五年夏季退休。现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顾问。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文学散文多年,在港台两地出版之文集计有《这一代的事》、《跟中国的梦赛跑》、《辩证法的黄昏》、《另外一种心情》、《双城杂笔》及翻译书籍多种。北京、杭州、广东、四川各出文选数种。
编辑推荐
香港著名作家、翻译家董桥喜欢也善于观察古今带有文化趣味的情事,领会个中寓意,然后回过头来斟酌眼前的文化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语文课题。本书收录相关小品近200篇,有智慧,有真情,有笑声,有泪影。
目录
第一辑
哪里哪里
As与“作为”
“机会”难逢
无言是上策
房屋署的应用文
……[看更多目录]
文摘
请读片断1
人怕老,文怕嫩
人生在世,难免怕老﹔越是青春不再,越想留住青春。俞曲园凭一句“花落春仍在”得入翰林,阅卷的老先生看了固然大喜,俞樾自己索性颜所居曰“春在堂”,越老越惬意。陆放翁的住处题为“老学庵”,无非安慰自己不怕老﹑学到老。周弃子名其舍为“未埋庵”,也许是想置之死地而后生。人老真不是滋味。Anthony Powell说,年事越高越像清白之身而受无妄之罪﹙Growing old is like being increasingly penalized for a crime you haven't committed﹚。“老”字於是中外都忌讳。Old age不可说﹔veteran客气些。美国人一九三八年就想出senior citizen﹔六一年又流行叫golden_ager。《泰晤士报》一九九一年异想天开,居然创出the ageful﹙一把年纪的人﹚,弄得英国人都绉眉头,大叹此字太不妥当了,简直伤透了人家的心﹙It's so inappropriate, it almost hurts﹚。
新春寒流袭港,冻死了好多老年人,教人难过得很。《明报》社评说:“这一连串的惨剧突显了香港的老人问题,特别是独居老人缺乏照顾的问题是如何严重”。我也许是深受中英语文对“老”字敏感的影响,总觉得“缺乏照顾”这个说法小有语病,改为“乏人照顾”或者“对独居老人尤其照顾不周”当比较妥善。做文章跟待人处世一样,最难掌握分寸。“知悉”的确是“知道”的意思,可是,“许多家庭因此并不知悉﹑或忽略了低温对病人和老人可能造成的危险”,这里的“知悉”实在非改成“知道”不可。“许多家庭”也不符合中文逻辑,说“许多人”甚至“大家”就够了。“家庭”怎么会“知悉”?
请读片断2
宝玉打搅,黛玉劳神
那天黄昏天色阴沉,雨滴竹梢,黛玉在灯下看《乐府杂稿》,心有所感,遂成《代别离》一首。吟罢搁笔,方要安寝,丫鬟报说宝玉来了。两人聊了片刻,宝玉见案上有诗,拿来看了一遍,不禁叫好。黛玉听了忙起来夺在手里,向灯上烧了。《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接着说:“黛玉道:‘我也好了许多,多谢你一天来几次瞧我,下雨还来。这会子夜深了,我也要歇着,你且请回去,明儿再来。’宝玉听说,回手向怀中掏出个核桃大小的一个金錶来,瞧了一瞧,那针已指到戌末亥初之间,忙又揣了,说道:‘原该歇了,又搅的你劳了半日神。’说着,披簑戴笠出去了。”
“原该歇了,又搅的你劳了半日神”,是《辞海》“搅”字条里举的例子,说“搅”是“扰乱”﹑“打扰”的意思。《红楼梦》有些版本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