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掌握数概念有哪些特点?
幼儿掌握数概念有哪些特点?
数概念的掌握,是指能从各种事物中抽取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并和相应的数字建立一定的联系。幼儿掌握数概念要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
研究发现,幼儿先是对数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如晓得2粒糖比1粒糖多,3个苹果可以分给爸爸1个、妈妈1个、宝宝1个。以后才发展为有一定计数能力。这些都是未来形成数概念的发展基础。
我国心理学家刘范等对2000多名2~7岁儿童数概念形成、发展的研究,发现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发展大约经历三个阶段:
(1)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这时幼儿对大小、多少有茏统的感知,能说出10个以下的数字,能数5个以下的实物,口说的一个一个数目和手指点的动作能相互协调,但点数后说不出实物的总数。
(2)数字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这时能说出所点数的总数,有了数群(集)概念;到5岁时,开始进行少量物体的实物加减运算,并出现数量的“守恒”。并能按数取物(5~15个);能认识“第几”和前后顺序;可以借助实物进行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并能做简单的实物加减运算。
(3)数的运算初级阶段(5~7岁)。开始从表象运算向抽象的数字运算过渡。这时的儿童逐渐学会20以内的加减运算,对基数和序数概念都达到了一定的稳定性,对10以内的客体有了数量的守恒。例如,给他看10粒棋子,无论是排成2行、3行,或打乱行列,乱放一起,均能说出这是10粒,它们的数量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