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帮帮忙 什么是海胆?
海胆(sea-urchin),又称海肚脐、刺海螺,大连人称刺锅子,属棘皮动物门、海胆纲、海八珍之一,为暖海底栖种类,生活在潮间带以下的岩石中和珊瑚礁底,白天潜伏于海底,夜间出来活动,依靠管足和棘在海底爬行,以腹足类和其他棘皮动物及各种海藻为饵。雌雄异体,繁殖期6-8月,体外受精,受精卵从细胞分裂,胚胎发育到幼海胆,需30天左右,要经过3次变态。我国沿习见的有4种:1.马粪海胆:体呈半球形,直径3-5 gm,呈棕灰色,体表密生短棘,分布在辽、鲁、浙、闽。2.细雕刻肋海胆:体呈高圆锥状,直径4cm,大棘扁平,在黄褐色的底子上带有紫红色的横斑,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3.北方刻肋海胆:壳较低矮,大棘浅灰黑色,无紫红色斑纹,仅基部黑褐色,分布在辽、鲁、浙。4.大连紫海胆:又称光棘球海胆,体呈半球形,直径8-13cm,重可达100-250g,紫褐色或紫黑色,棘大小不等,大棘粗壮,长可达3cm,分布在黄、渤海,大连盛产,价昴,每只50-70元。
海胆可食部分为海胆黄,即海胆的生殖腺,营养丰富,味极鲜美。五叶生殖腺,以系膜紧贴于间步带区的生殖腔内。每逢繁殖季节,生殖腺极为发达,几乎充斥整个体腔。此时,雌性卵巢为黄色至深黄色,雄性精巢呈白色至浅黄色。海胆黄的质量,与生殖腺发育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成熟的生殖腺质地饱满,颗粒分明,颜色纯正,味道最好;迟熟或过熟的生殖腺质地十分柔软,呈浆糊状,时有白浆溢出,颜色浅淡,味道欠佳,不但产量低,而且质量亦差。故欲获得高质量的海胆黄,掌握适捕期是关键所在。马粪海胆适捕期为3-4月份,大连紫海胆适捕期为6-8月份。
海胆最佳的食用方法是生食,将大连紫海胆洗净,逐一剖开,挖出海胆黄装盘,带山葵碟上桌,原汁原味,极为鲜美;亦可将海胆洗净,整只装盘上桌,让食客自行剖食,方法是用刀绕赤道部一周切开,自口面揭开,即露出海胆黄像桔子那样一瓣瓣排列在海胆壳内,用小匙舀着吃。此时海胆棘仍会转动,表明海胆是活的,可以放心食用。
世界上现有800多种海胆,我国就占100多种,其中可供食用的大约有10余种。常见的海胆有马粪海胆、光棘球海胆、细雕刻肋海胆、紫海胆等。马粪海胆产于黄海、渤海、东海沿岸,壳呈低半球形,很坚固,直径一般4~5厘米,卵味鲜美,为制作海胆酱的上等原料。光棘球海胆又称大连紫海胆,全体呈半球形,直径8~10厘米,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紫海胆产于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壳呈半球形,直径6~7厘米,卵为制海胆酱的上等原料。细雕刻肋海胆体呈高圆锥形,直径约4厘米,北自大连,南至海南岛均有分布。
海胆以其生殖腺供食,其生殖腺又称海胆卵、海胆籽、海胆黄、海胆膏,色橙黄,味鲜香,占海胆全重的8%~15%。海胆卵的主要营养成分为卵磷脂、蛋白质、核黄素、硫胺素、脂肪酸等。海胆卵所含的脂肪酸对预防某些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作用。中医认为海胆卵味咸,性平,具有软坚散结、化痰消肿之功效。海胆壳也是很好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