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养生有哪十六宜?
1.发宜多梳用木梳每日梳头3~5遍,每遍60次左右,可以疏通头部经络,防止脱发。
2.面宜多擦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
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美容面部的作用。
3.目宜常运即眼球转动,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个节拍,眼睛疲劳适当休息。运目可加速眼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视力衰退。
4.耳宜常弹用两掌心掩耳,用食指放在中指上,向下弹响十次,然后突然张口。弹耳可预防耳聋,增强记忆。
5.舌宜抵腭舌轻抵上腭又称搭鹊桥,意在使任督两脉相通,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6.齿宜常叩叩齿即上、下排牙轻轻咬合,每次轻叩牙齿36次,先叩大牙,再叩门齿,可达到固齿清热疗牙疾之效。
7.津宜数咽空鼓腮干漱口,待唾液充满后分三次咽下,能起到滋阴益气的作用。
8.浊气宜常呵体内浊气要慢慢呼出,有补益脏腑的作用。
9.背宜常暖背主一身之阳气,是督脉所在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起防病治病作用,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方法。
10.胸宜常护胸为心、肺所在,需特别保护,以防外邪侵袭。
11.腹宜常摩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做腹部按摩有利消化。
12.谷道宜常撮谷道指肛门,平时有意识撮提肛门,可防治痔疮、肛裂等疾病。13.肢体宜常摇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行,增强体质。14.足心宜常擦以右手心(劳宫穴)擦左足心(涌泉穴),可以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能防治失眠、多梦。15.皮肤宜常干沐浴用手掌、干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即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16.大小便宜闭口勿言即大小便时不宜开口呼吸,同时轻轻咬住牙齿,可保住气血,有利于浊气糟粕的排泄。
老年养生五准则
■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一切活动都要以利于健康为前提。■两个一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三个继续:继续学习,防止掉队;继续交友,加强感情交流;继续前进,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四句真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少酒,心态平衡。■五疗祛病:人生离不开食疗、医疗、体疗、神疗和自我保健理疗。每种疗法都要有针对性。
老年养生四大秘诀
食粥非常适合于老年人。可吃些玉米粉粥、大蒜粥、何首乌粥以及甜浆粥(即新鲜豆浆和粳米烧成的粥,加点冰糖),能防治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眩晕耳鸣等多种疾病,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
被称为世界五大长寿之一的格鲁吉亚的阿巴哈吉亚乡,乡民喜爱养蜂,常食蜂蜜,寿星特别多。有人认为,"蜂蜜是老年人的牛奶",可长期食用,有利无弊。蜂蜜不仅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易于吸收,而且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杀菌力也很强,可防治老人多种疾病,如咳嗽、便秘、失眠、心血管疾病、消化不良、溃疡病和痢疾等。近年来,国内外用蜂王浆治疗糖尿病的报告也很多,发现有理想的降血糖的作用。
老年人在饮食上不挑食,什么都吃,一年四季水果不断,实际上就是一种很好的食疗补身。现代医学证实,老年人适当吃些鸡蛋,可增强记忆,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适当吃些苹果可治老人厌食症,因为厌食与缺锌有关,如果饭后吃一个苹果,可调节体内含锌量,使食欲改善。
老人常喝茶也大有好处。成都、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对百岁老人进行的调查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每天饮茶。茶叶中含有的茶色素能防治动脉硬化,其有效率高达80%以上。日本学者发现福建乌龙茶可抗癌,其抑制癌症的效果高达79%。法国学者证实云南沱茶可降血脂。喝茶的确有益健康,茶叶的抗衰老作用超过维生素E的18倍。
老年养生应顺乎自然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因而人的各种生理活动,一定要客观地和自然界的四时变化相适应。祖国医学非常注意环境、季节、气候对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并指出"人客观存在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也就是说,要延年益寿,必须遵守客观规律的变化,而绝不应超越自然的变化。
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这是四时养生之道,反之,则会出现"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因此,老年人更应注意春避风,夏避暑,秋避湿,冬避寒,调节阴阳,顺应自然的变化,维持正常的生理规律,同时也可以主观能动地改造自然环境,使之适应自己生存的需要,达到长寿的目的。
养后天 保先天 祖国医学将人的脾胃称之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将肾称之先天之本,是真阴真阳所藏之地。故而对老年人来说,养后天,饮食有节,保先天,重视藏精乃是更为重要的。
饮食有节,脾胃健运,化源不竭,正气充沛,可以延年。祖国医学有"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意为脾胃之健,对维持机体的气血通调,筋骨之健,乃至生命之本,有十分得要的意义。老年人脾胃功能比较虚弱,注意保养脾胃的健康,也是延年益寿的关键。护后天,乃是保养肾气,肾藏先天之精,为水火之宅,是人体一身元气之所至,五脏之阴非此不生,非此不化,肾在人的生殖、发育、衰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知,保养肾精,对于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应该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老闲而少欲,心安而惧"。只有善于调养,才能保真全神,精神并茂,乃延年益寿之妙道。
调情志 惜精神 祖国医学把人的情志变化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个方面,称之"七情","七情不节,精神过劳,则神志散乱,气血失调,内脏不安而引起各种疾病。
"喜乐无度则伤心,大怒气逆则伤肝,悲哀不止则伤肺,常忧久思则伤脾,大惊卒恐则伤肾"。老年人的情感易躁易动,平时应注意调节七情,减少各种异常的刺激,防止七情过激,心胸要宽,遇事不慌,无所惊恐,少思无悲,精神愉快,才能永保安康。
慎起居 宜劳逸 起居有了,劳逸适度这也是养生一妙道,起居有节乃是指生活要有规律,劳逸适度是指活动的动静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体内阴阳协调,气血和平,脏腑机能均衡,故可健康长寿。祖国医学认为,活动可以促进气血正常的运行转输,筋骨刚劲,脏腑和调,病不得生。所以说慎起居,宜劳逸也是养生要领之一。
勤锻炼 益长寿 体育锻炼可以保健身体,预防疾病。老年人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使气血疏通,促进脏腑的功能,"春三月,此为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便去生。"但是,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体内脏器有不同程度的衰老,故锻炼要适度,不可过激、过强,以防损害身体。
史料表明,人类的平均寿命正愈来愈长,这就充分说明,只有通过人类自身得天独厚的聪明才智,去更合理和卓有成效地不断改善自己和生存发展条件,才能使人体和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适应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使人们健康长寿的憧憬,变得更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