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属于哪个哲学学派?
康德的哲学不全然是以宗教为中心,但却明显地具有深邃的宗教意识,此特别可见于宗教上的挣扎,康德欲维护宗教,又欲加以革新,这自然是吃力不讨好。国内著名的哲学家李泽厚先生便指出:
「康德把宗教化为道德,但又把道德化为宗教;他反对传统
的宗教有神论,但又反对唯物主义的无神论;他要求改革,
但又害怕革命。」(见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修订
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324页。)
康德的挣扎,某程度上可说是代表了现代人在宗教信仰上的困境,
一方面现代人洞察理性的过程与限制,另一方面又试图在理性范围内
阐释宗教信仰的奥秘,结果在两方面均造成极大的危机与不安。康德
穷一生之力,欲解决理性与信仰之谜,仍显得殚精竭虑,结果继康德
以后,无数的哲学家与神学家相继作出不同努力,尝试为他遗留下来
的问题寻找新的方向。
康德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发表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