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崂山?
山东当地人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而且这话还是出自一本经典历史书籍。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用他“我昔东海上,劳山去紫霞”的诗句,赞美崂山的山光水色。
如今的崂山,分巨峰、登瀛、流清、太清、上清、棋盘石、仰口、北九水、华楼9个风景游览区和沙子口、王哥庄、惜福镇、北宅、夏庄5个风景恢复区,共有大小景点200多处。
崂山,古代又称为牢山、鳌山,位于青岛市区东部黄海之滨,以其独特的山海奇观闻名于世,主峰(亦称崂顶),海拔1133米,自古就是我国的名山之一。
崂山周围的约200公里,几乎处处都是奇岩怪石,三面临海、云气岚光,变幻无常,海波山色,交相辉映。崂山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唐代崂山初建茅庵,道教在此得到传播,历宋、明、清而经世不衰,最盛的时期,崂山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道士逾千人,至今崂山仍有二、三十处保存比较完好的道观。崂山历代被人称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
崂山不仅景色胜迹闻名中外,各类产物也十分丰富。在170公里的海岸线上,共有鱼、虾、贝、藻类128种,并出产海参、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崂山的白沙河中长有一种仙胎鱼,传为仙女变成,异常仙美。崂山泉水丰富,清澈甘甜,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就是以崂山矿泉水精制而成的。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是“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等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太清宫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北宋初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道教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净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太清宫的全部建筑,由“三宫殿”、“三皇殿”、“三清殿”组成。风格清淡简朴。三宫殿这组建筑最大,前后三进院落。三皇殿院子里有两株古柏,传说汉代所植。
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周围有许多景点和刻石。因此,太清宫一带就成了崂山游览区的中心。
神秘色彩
游览崂山的人,不会忘记到传说蒲松龄住过的三清殿西关岳祠看看。蒲松龄写 ,多次以崂山为背景。三宫殿前的一株山茶,高8.5米,干围1.78米,树龄约700年,为世界少见的大山茶。寒冬季节,满树绿叶滴翠,红花娇艳,犹如落下一层绛雪。宫中原有白牡丹,高及屋檐。当年蒲松龄寓于此,与牡丹、山茶相对,孕育出优美的神话故事 ,写白牡丹和红山茶变成美丽的女子,与一位书生相恋的故事,为 中的佳作。
参考资料: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