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IT巨头争相开发亚洲物联网商用市场(4)
此外,美国的医药服务、超市、成衣等行业的不少公司已开始试用物联网的另一核心产品——感应器,以收集更多的客户信息。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在软饮料贩卖机上安装感应器,来了解客户的喜好。
专家表示,现实生活中,许多项目一旦连接到网络,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这对刚起步的公司有巨大的商业机会。另外,也有一些商业公司能使用这些数据来赢利。
惠普成像和印刷部门商业发展经理格兰特·哈特威尔告诉《第一财经日本》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很多革命性的应用,及革命性的商业模式,有人认为,惠普和壳牌合作的项目是革命性的技术,但以后看来,这并不算新的商业模式。”
亚洲市场前景好过美国
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RFID市场的增长去年上半年一度放缓,但自去年5月起重新“振作”了起来。
首先复苏的是亚洲市场。韩国政府开始在这方面增加资金投入,从而刺激了交通和电子方面RFID的创新;中国在交通、物流等领域也开始推广物联网的技术;日本则侧重于资产管理。
相比之下,欧洲和美国的物联网商用市场属于后来者。美国的市场特点是,虽然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大,但许多私有企业已经自发在服装、工业、消费品、农业、交通等领域小规模地试用感应器。
正因上述差异,IBM、思科、惠普等IT巨头都把目光瞄准亚洲市场。IBM去年多次提出,如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植入“智能”理念,不仅能在短期内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还能迅速为中国打造一个成熟的智能基础设施平台。思科则在韩国的新松岛等项目上,通过设置感应器来了解当地居民愿意买什么。
(责任编辑: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