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第2版)(普通高等院校建筑专业“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

分类: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
品牌: 杨至德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60941752
·条形码:9787560941752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建筑专业“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园林工程(第2版)》主要介绍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工程技术问题。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土方工程,主要包括土方量计算和土方施工以及与土方施工紧密相关的等高线读图和等高线的特性。第二章为网路及铺装,重点介绍园林道路与地面铺装的分类、没计和施工方法。第松散章为园林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排水管网的布没、用水量计算和喷灌系统的设计施工等。第四章为水景工程,主要介绍园林中常见水景湖、池、驳岸、喷泉、跌水、瀑布、小溪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第五章为假山工程,重点介绍园林假山的构建材料与施工工艺。第六章为园林施工图,包括总体规划设计施工图和单体没计施工图两大部分。园林建筑施工图涉及厅、堂、楼、阁、榭、舫、亭、廊、牌楼、塔等十大类;园林小品种施工图涉及花架、景墙、园路、铺装广场、园桥、汀步、园林雕塑、园凳、园桌、花坛、水池、假山石、置石等。
《园林工程(第2版)》主要供一级学科建筑学、农学、林学和艺术学中开设的风景园林、环境艺术没计、景观建筑三大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除此之外,对全国广大园林施工人员和施工组织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园林工程(第2版)》:普通高等院校建筑专业“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
目录
1 土方工程
1.1 等高线与地形
1.2 地面点的平面位置与距离的确定
1.3 地面点的高程计算
1.4 坡度计算
1.5 面积计算
1.6 土方体积计算
1.7 土方工程施工
1.8 土方工程量计算机算法
2 园路及铺装
2.1 概述
2.2 园路的线形设计与施工
2.3 园路结构
2.4 园路铺装
2.5 园路与铺装施工
3 园林给排水工程
3.1 城镇给排水
3.2 园林给水工程
3.3 景观灌溉系统
3.4 园林排水工程
4 水景工程
4.1 水景的类型与作用
4.2 城市水系规划概述
4.3 静水工程
4.4 流水工程
4.5 落水工程
4.6 喷泉工程
5 假山工程
5.1 概述
5.2 假山的布局形式
5.3 假山的分层结构与施工
5.4 现代园林塑山技法
6 园林施工图
6.1 总体规划设计施工图
6.2 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施工图
6.3 园林施工图实例
7 种植工程
7.1 概述
7.2 乔灌木栽植工程
7.3 大树全冠移植
7.4 草坪种植工程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管子》一书中《权修》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是管仲为富国强兵而重视培养人才的名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即源于此。它的意思是说,培养人才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既十分重要,又不是短期内可以奏效的事。“百年树人”并非指100年才能培养出人才,而是比喻培养人才的远大意义,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并且要预先规划,长期、不间断地进行。
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形势迅猛,急缺大量的建筑建工类应用型人才。全国各地建筑类学校以及设有建筑规划专业的学校众多,但能够做到既符合当前改革形势又适用于目前教学形式的优秀教材却很少。针对这种现状,急需推出一系列切合当前教育改革需要的高质量优秀专业教材,以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体制和运作机制的改革,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并且有助于加快改进应用型本科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形成具有多元化特色的教育体系。
这套系列教材整体导向正确,内容科学、精练,编排合理,指导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符合学校、学科的课程设置要求。教材以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普适性,尽量满足同类专业院校的需求。教材在内容上大力补充了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成果;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搭配比例,结合目前教学课时减少的趋势适当调整了篇幅;根据教学大纲、学时、教学内容的要求,突出重点、难点,体现了建设“立体化”精品教材的宗旨。
该套教材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振兴建筑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建筑类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己任,对发展我国高等建筑教育的理论与思想、办学方针与体制、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以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和主张。希望这套教材能够真实体现我们的初衷,真正能够成为精品教材,受到大家的认可。
文摘插图:

1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是园林建设施工的基础,无论是堆山、挖湖、筑路,还是建亭、植树、修桥,都需要在土方工程的基础上进行。
1.1 等高线与地形
园林场地的设计和施工,如旅游风景区、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等,一般都需要用地形图作为底图。对地形图的阅读和使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掌握等高线的有关知识。
地球表面地形起伏多变,有高山、丘陵、悬崖、峭壁,还有平原、湖泊、河流和沟渠,如何将这些不同的地貌在图纸平面上表现出来呢?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提出了用等高线表示地形地貌的方法。该方法最早由法国地理学家毕阿士(Buache Phil—ipe)提出,后经都克拉(Ducarla Bonifsas)等人的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用等高线表示地形地貌的完整方法。
1.1.1 等高线的定义
用一组等间隔的水平面去截割地形面,所得截交线在水平基准面上的投影,称为等高线(见图1—1)。
简单地说,等高线就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湖泊水位下降后,在湖岸上留下的浸水线,就是典型的等高线实例。
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称为等高线的等高距。在一幅地形图中,等高距一般是不变的,但平距会因地形的陡缓而发生变化。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形陡峭;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形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