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分类: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货币银行学,
作者: 李琼著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字数:版次: 1页数: 27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70903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制还是多元制?货币政策是有规则可循还是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实施应该遵循哪些行为规则、货币数量规则、利率规则还是通货膨胀目标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策界,这三大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都不言而喻。
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分析,根据各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践经验,基于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模型,采取历史分析与计量模型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试图构建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框架下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作者简介
李琼:1977年3月生,湖北武汉黄坡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PICC)战略规划部。1996~2000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1~2004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在《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Frontier of Economics in China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学习和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选题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第三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研究目标、方法和结构
第五节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货币政策规则:历史演进与最新进展
第一节货币政策规则概述
第二节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
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规则
第四节货币政策钉住目标规则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内涵与扩展
第一节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
第二节中国转轨经济中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践
第三节中国转轨经济中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践
第四节中国转轨经济中货币政策工具的实践
第五节关于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思考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货币数量规则与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选择
第一节货币数量规则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货币数量规则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三节货币数量规则在中国的争论
第四节中国货币供给、物价水平与实际产出的波动
第五节货币数量规则在中国的检验
第六节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中介目标
第七节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第八节基本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九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利率规则与利率中介目标的选择
第一节利率规则与利率中介目标
第二节泰勒规则及其政策含义
第三节泰勒规则在中国的检验
第四节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协整检验
第五节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应性
第六节中国利率结构体系与利率市场化
第七节基本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八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通货膨胀目标钉住制度:一个分析框架
第一节通货膨胀目标制:文献综述
第二节通货膨胀目标制:政策规则还是政策框架
第三节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七章基本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书摘插图
第二章货币政策规则:历史演进与最新进展
第一节货币政策规则概述
货币政策规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规则包括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则,而狭义的货币政策规则,是指货币政策如何根据经济运行的变化而调整货币政策的一般要求。简单的规则原理就是将工具变量根据目标变量进行调整。货币政策规则的主要形式有货币数量规则、利率规则、基础货币一名义收入目标规则、通货膨胀目标规则以及其他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数量规则是弗里德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认为中央银行根据自然经济增长率的趋势,保持稳定的货币增长率就可以达到合意的经济稳定目标。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使用货币数量规则治理经济滞胀,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利率规则描述了利率调整是以实际收入对其潜在产出的偏离、实际通货膨胀对其目标通货膨胀的偏离为依据的。如果对利率规则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一些国家的基本情况,可以较好地解释货币政策的化。基础货币一名义收入目标规则,即基础货币的调整是以名义GDP的目标增长率为基础而进行的。该规则提供了中央银行使用基础货币作为操作工具的基本方法,主要为一些基础货币为中介目标的中央银行所采纳。通货膨胀规则作为一种货币政策规则或者一种新的货币策框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采取通货膨胀目标规则的中央银行是直接调控通货膨胀水平,操作上是以预测的通货膨胀为中介目标,同时兼顾其他政策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