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漫长的一天——决定命运的8月15日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军事,中外战争纪实,
作者: (日)半腾一利 著,杨庆庆,王萍,吴小敏 译
出 版 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24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2900445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日本亚马逊书店五星推荐。
描写日本二战战败、投降交夕的话题之作!日本国内畅销数十年!首度与中国读者见面。“强震”来袭,日本剧烈摇晃!
在日本民族的存亡关头,无奈作出停战圣断的昭和天皇;心灰意冷、决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政府首脑;企图孤注一掷发动政变的陆军青年军官。
从1945年8月14日到15日正午,日本正式宣告投降前24个小时,24幕跌宕起伏的人性连续剧。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日本最漫长的一天——决定命运的8月15日
内容简介
这一天宣告着人类史上最大的悲剧终于结束……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接着,苏联红军挺进满洲(中国东北),日本帝国的“荣光”已是夕阳残照……1945年8月15日中午12:00以前的24小时,围绕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发布向美、英、苏、中四国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所发生的种种:难以接受的现实和无法想象的未来,政坛、军界各色人等的情感表现和行为选择,终战程序执行的争议和变数,终战诏书表述的含混与刻意回避,航空队基地司令官的抗命特攻,陆军省少壮派军官的决死兵变……一切都是为了保存国体,一场喧嚣终归沉寂。
作者简介
半藤一利,日本“昭和史著作第一人”。 1930年,出生于日本东京。 1953年,从东京大学文学系毕业后,进入文艺春秋出版社。历任《周刊文春》、《文艺春秋》杂志主编、专务董事、出版社顾问等职。创作了包括《日本最漫长的一天》、《圣断——昭和天皇与铃木贯太郎》、《莱特岛海战》、《珍珠港的一天》、《日本宪法200天》、《荷风的战后》、《昭和史》(全二卷)在内数十部作品。1993年,作品《漱石老师》获第12届新田次郎文学奖。1998年,作品《诺们罕之夏》获第7届山本七平奖。
目录
序章
十四日正午—下午一点 “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阿南陆相
下午一点—两点 “决定录音广播。”——下村总裁
下午两点—三点 “军队将自己负责解决一切问题。”——米内海相
下午三点—四点 “重蹈永田铁山的覆辙。”——田中军司令官
下午四点—五点 “反正明天都是一死。”——井田中佐
下午五点—六点 “近卫师团有险恶的计划。”——近卫公爵
下午六点—七点 “关键时刻,必须要慎重。”——莲沼武官长
下午七点—八点 “军方的决定没有任何内幕。”——荒尾军事课长
晚上八点—九点 “下官坚决战斗到底。”——小园司令
晚上九点—十点 “给我写师团的命令。”——芳贺联队长
晚上十点—十一点 “没有杀人的决心,就不能成功。” ——畑中少佐
深夜十一点—十二点 “无论如何,一切都平安结束了。” ——东乡外相
十五日零时—凌晨一点 “你们还算是男人吗?”——佐佐木大尉
凌晨一点—两点 “你想让东部军怎么样?”——高岛参谋长
凌晨两点—三点 “和二二六事件时一样啊。” ——石渡宫相
凌晨三点—四点 “事到如今,再闹又有什么用?”——木户内府
凌晨四点—五点 “把我杀了,也无济于事。”——德川侍从
清晨五点—六点 “军队即将进入御文库!”——户田侍从
清晨六点—七点 “朕亲自去把朕的决定解释清楚。”——天皇
清晨七点—八点 “请谨听玉音。”——馆野播音员
上午八点—九点 “从现在开始,就不该由我们老人出场了。”——铃木首相
上午九点—十点 “立即将两人逮捕!”——塚本宪兵中佐
上午十点—十一点 “我现在去广播局。”——加藤局长
上午十一点—正午 “从现在开始,进行重要广播。”——和田播音员
结尾
书摘插图
1第一部分
我想对于当今的日本国和日本人来说,最要紧的事恐怕莫过于运用“平衡感觉”掌握复原能力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民的思想发生剧烈的左右摇摆在所难免。但是,能否在恰当的时期内恢复平衡,却决定着一个民族或个人的命运。












2第二部分
外相去见铃木首相,核实了首相接受答复文的意向。上午十点半刚过,外相进宫觐见天皇,时间上比军队晚了两个小时。此时天皇决心已下。“一旦争论起来,就会永无休止。尽管违背我的意愿,但战争已经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难道不是吗?












3第三部分
一想起到今天为止在战场上战死,或者在本土死于非命的人们和他们的家人,我就忍不住要悲叹,对身负战伤,蒙受战灾,失去家业的人们今后的生活,我担心不已。在这种情况下,我将全力以赴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