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缅北之战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缅北之战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军事,军事文学,
  品牌: 黄仁宇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页码:19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2255597/9787802255593

·条形码:9787802255593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缅北之战》是一部青年黄仁宇亲历缅北反攻的战地笔记。身为战地记者的他,笔下的缅北战场自然极其真实而生动。这场远赴缅甸对日作战的刻骨经历.深深植入他的记忆,以至于他到了晚年还能时常回想起战争的种种场景。他曾如此记述自己的受伤:"好像谁在我们后面放爆竹,我已经被推到在地上了,三八式的步枪弹击中我右边大腿。我爬到一撮芦苇下面,裤子上的血突涌出来。当时的印象是很清楚的,一点也不痛,但是感觉得伤口有一道灼热,而且渐渐麻木。"

这场战争的经历究竟对他后来成为历史学家有多大的影响,是很多人都在试图追寻并常常谈及的。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确实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无法磨灭的影响。至于影响有多大,踏入《缅北之战》的战场,目睹了浴血搏杀的战士,经受了枪林弹雨的袭击,也许就会明白。

作者简介黄仁宇,美籍华裔学者,著名历史学家,曾参与《剑桥中国史》的编写。其代表作《万历十五年》被《新周刊》和《书城》评为“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之一,他的著作和历史观刷新了中国人历史阅读的精神面貌,宣告中国大陆历史书写和阅读的“黄仁宇时代”的到来。其每一本书在大陆都成为历史类畅销书,成为读书人的案头必备和阅读时尚的象征。

编辑推荐黄仁宇先生的“非学术写作”,第一部由学者写成二战中国战场实录,意义非同凡响;“缅北战场”在大陆学界几乎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而《缅北之战》初版于1947年,后由于历史原因,在大陆遂为绝版。经典重版,国内出版界整理黄仁宇先生作品的又一成果。这《缅北之战》是黄仁宇先生的“非学术写作”,是第一部由学者写成的关于二战时期中国战场的战争实录,意义非同凡响;“缅北战场”在大陆学界几乎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而《缅北之战》初版于1947年,后由于历史原因,在大陆遂为绝版。这次是经典重版,既是天下读书人之福,也是国内出版界整理黄仁宇先生作品的又一成果。 作者以“业余新闻记者”身份撰写的一组战地通讯,多发在《大公报》上,1945年由上海大东书局结集出版,成为黄仁宇的第一本“著作”。他时任驻印军新一军军长郑洞国的上尉参谋(并不高级),还只是个20多岁的青年人,距离后来的大史家尚有不少年月。《缅北之战》在出版六十年后重新问世,可带领我们进入黄仁宇心路历程的出发点。

历史已然无法重演,唯在历史学家笔下得以活现。

杨天石、杨奎松、雷颐、孙郁、止庵、谢泳、傅国涌鼎力推荐,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极为珍视的一部“少作”!重现历史教科书上无法看到的缅北战场!

缅北反攻取得重大胜利,是中国军队作战的神勇,还是美军训练的功劳?数载浴血奋战,数万将士埋骨异国荒山,国人可曾忘却?历史焉能尘封?

《缅北之战》是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抗战时期的战地报告,是记录中国抗日远征军在缅北进行会战的实录,也是研究缅北战争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作者从中国部队进入缅北地区保护“东京路”开始,以记事的方式描述了一幕幕感人的战斗场面。作者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以最切身的角度记下了这场战争的各种实况,非常珍贵。

目录

更河上游的序战

缅北的战斗

孟关之捷

拉班追击战

随车出击记

苦雨南高江

密芝那像个缺罐头

加迈孟拱战役

八月十四日

我所知道的八莫攻城战

“这种敌人”

老腊戌和新腊戌

“业余新闻记者”(代跋)

黄仁宇回忆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一九四二年上半年,日军占领了缅甸全境,印度岌岌可危,一旦失守,日军可以直趋中东,控制印度洋。缅甸的沦陷对中国战场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滇缅公路被切断,西南的国际交通仅靠飞越“驼峰”航线维持。因此,中、美、英三国都认为必须反攻缅甸。

一九四三年春,中国驻印军队的补给、训练大致完成,反攻缅甸,打通中印公路的时机业已成熟。二月的一天清晨,黄仁宇和一群军官作为先遣部队,飞过“驼峰”到达印度的蓝伽,设立新一军的总部,此后一年半他就参与了反攻缅甸的行动,并且成为一名前线观察员,当起了战地记者,一边服役一边写了十余篇文章,投到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公报》及其他报章。一九四五年三月结集后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成为黄仁宇的第一本著作。

作为战地记者,为了凝聚意志力,他必须强调光明面,这是他日后在回忆录《黄河青山》中的自白。但是,即便如此,他说他还是自有定见和癖好,那就是想在文字里注意营以下的行动,而极力避免涉及高级长官,并且尽量以亲自在战斗部队之目睹为限。这十几篇通讯无法有系统地将缅北各战役作一描述,但还是保存了几场战斗的细节,包括两次战车攻击,一次飞机轰炸,一次负伤和几次步、炮兵的战斗。尽管是纪实报导,但读者已经可以深刻感觉到黄仁宇的小说技巧,每篇文章都有情节、有鲜活人物、有高潮迭起的戏剧性发展、有作者的感怀与意念。透过这本书,我们一定会有同感:黄仁宇日后深具魅力的历史写作方式原来是其来有自。

“军人的生活像一团梦,整个人生的生命又何尝不像一团梦!”(“八月十四日”),这场缅北之战对黄仁宇的人生观显然有一定的影响。晚年回顾这段岁月,他说,每天都有人被炸断腿,头颅大开,胸部被打穿,尸身横在路边无人闻问,他看到的人类痛苦不知凡几。但是,当死亡不过是一瞬间的事,而生命降格成偶然的小事时,个人反而从中解放。战争带领人们进入生命中稍纵即逝的重重机会及无比神秘之中,因此,战争不可避免会引起各式各样的情绪及感怀。

这样的情绪及感怀只能借助日后的回忆加以抒发。“拉班追击战”一文中提及,他看到一座桥下歪倒着一个敌人的尸体,头浸在水内,他是一个大尉,旁边的树枝上晾着泡湿的地图和英日字典。黄仁宇在战地报导中平实地记录此景,毫无私人情绪。然而,这一幕却让他久久无法忘怀,以至于在《黄河青山》中,他多了这样的感怀:“毋需多久,我就发现死者和我有许多共通点,属于同样的年龄层,有类似的教育背景。在死前一天,他还努力温习他的英文!谁敢说他不是大学学生,脱下黑色的学生装,换上卡其军装?想想看,要养大及教育他得花多少心力,接受军事训练得花多长时间,然后他在长崎或神户上船,经过香港、新加坡、仰光,长途跋涉的最后一程还要换搭火车、汽车、行军,最后到达在他地图上标示着拉班的这个地方……千里迢迢赴死,喉咙中弹,以残余的本能企图用手护住喉咙。”接着,黄仁宇又加上了一段神来之笔:“在孟拱河谷这个清爽的4月清晨,蝴蝶翩翩飞舞,蚱蜢四处跳跃,空气中弥漫着野花的香味。而这名大尉的双语字典被放在矮树丛上,兀自滴着水。”

在“密芝那像个罐头”里,他描述云浓雨密下,负伤将士的担架不断扛来。一队美国兵却依旧英雄气概地站着,一动也不动。有些伤兵在呼叫,有些伤兵虽不呼叫,而他们失血的脸却是那么憔悴!战争是残酷的,但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画面!对于这群美国步兵的感怀,他保留了四十多年,在《黄河青山》中才作出表白:“倾盆大雨无情地下着,这些士兵肩荷着卡宾枪,显然在等候出发的命令,全都站着不动,不发一语。我能说什么呢?要我说他们英气勃勃地站着,坚忍不拔,昂然挺立,决心承担战争的重任,忍受恶劣天气的折磨?他们的眼圈和无动于衷的表情都让我别有所感。下雨会让他们想家吗?想到九千英里之外的家乡?”目睹这一场景几天之后,就在密芝那,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在一场战斗中,黄仁宇的右大腿被三八式步枪击中贯穿倒地,所幸没有伤及骨头。“我一生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黄仁宇这么说。

本书在出版六十年后重新问世,正可带领我们进入黄仁宇心路历程的出发点,对于黄仁宇的人生观与历史观当有更多的了解。

“业余新闻记者"(代跋)

在缅北战地,我以正规军人而兼写些战讯,很多同事们开玩笑称之为“业余新闻记者”。我因为这名字响亮好听,也就受之不疑。

以上这十几篇通讯就是从事业余新闻记者一年多的记录。一年之内,只写了这一点点东西,觉得很感愧,但是有“业余”两个字给我做掩护;既是业余,则质与量的方面,当然要比职业的记者差了。

严格讲来,通讯虽有十几篇,内中有新闻价值的却很少。因为我没有一种按时间向某一家报纸通讯社供给新闻资料的必要,不过随业务上的便利叙述战场上的几个故事。现在把这些故事印成一册,也不过是留点纪念的意思。好了,我既然已经拖泥带水地把这一点见闻出版,就索性再来一个画蛇添足。以下是这些故事中的故事:

因为是军人,我比很多新闻记者要多得很多便利。例如说:我可以在司令部里知道敌情和我军行动的概要;到各作战单位去时,行动比较“轻便”;我很容易和各单位的下级干部混熟,不大费力就可以知道战斗的实况、战场上至微细的点缀和战斗间至机妙的变化……

但是,也因为我是军人,而且有了固定的工作,所以要多遇到很多困难。我的行动应当以工作为准据,不能以新闻价值和趣味作准据。这一年多来,有好几次有报道价值、有欣赏趣味的战役我都不能参加。例如加迈孟拱合围时我在战斗部队的三十英里后面,在电话里每天听到陈鸣人团长在西汤苦战,窦思恭营长在继续南下,我就始终没有机会去看一看他们。又如南坎外围五三三八高地之役,是缅北空前未有遭遇战,新三十师在那边以一敌六。到事后我听到陈星樵团长说:“敌人用讲话队形冲我的山头,后来情况变化,他们用电话通知我,说是有几百敌人跑到团部后面来了,我就只能用一个战防枪排去对付他们……”这是如何壮烈的战斗!结果他们还是大获全胜!但是他们激战的几天,我正在大后方。我不想把所有的战役记载下来,但是我曾希望把顶出色的战役亲自看过之后记载下来。我之特别提起上面两次战役,因为这是我最大的憾事。

我自己有这么一个癖好:我想在文字里注意营以下的动作,而极力避免涉及高级官长。当然,我在这小册子里面也曾偶一提及高级官长,但是都再三考虑过。我很羡慕很多美国记者的办法:他们的战地通讯,不提及战略战术;他们自己和第一线战斗兵共同生活,晚上睡自己掘的掩蔽部。所以他们的文字,是战斗兵的行动、战斗兵的生活与战斗兵的思想。战地通讯里有这_点艺术的忠实,特别值得玩味;我们高兴看战斗正在进行的画片或电影,也是基于同一的爱好。战场上有很多生动的镜头,例如枪响炮飞之下,许多蝴蝶还在树林内来去;一场剧战之后,阵地的突然沉寂,工兵架的小浮桥在河上生出倒影……都是要亲所目睹,才知道景象的真切。叙述大部队行动与高级官长的指挥时,文字容易重复;但是你如果记述战斗,只要你有忍耐,尽可以看到每天的经过都是新鲜的。我并不是说每个新闻记者都要如此,战地通讯的头绪万千,像约翰根室的专叙人物,何尝不流利、生动、有趣,我在这里再三唠叨不过提出一点癖好,以及这癖好的理由。在本册内自拉班追击战之后,我希望以后所写通讯都以亲自在战斗部队目睹为限(当然,也有一部分不是,如加迈孟拱战役)。这一年以来,我在各部队里,各部队长官给我莫大的便利;他们除了给我经常工作的便利以外,还给了我很多“业余新闻记者”的便利。只是我想要保存我的癖好,对于没有真切看到的战斗,或者看到而不详尽的战斗,或者还因为本身工作所限,却不能一一为之表扬。对于各位长官,我真感觉得歉罪。让我再说一句吧:我不愿丢掉我的癖好。

还有好几次,我遇到几位中级官长对我说:“你不要在文字里太强调了补给和炮火,人家以为我们驻印军的胜仗……”但是我觉得补给圆满、火力充分与打胜仗的荣誉无伤。补给好,火力强只是打胜仗的一个条件。战略战术的运用,战斗的强韧精神,只会与这两个条件配合而相得益彰,决不会被这条件埋没。况且许多都是战斗问的事实,如果截去那一部分,就等于抹杀事实。我自信并没有对这两点有任何的夸张。或者还有些没有到过缅北战场的读者,会怀疑我对地形的叙述太夸张。我可以笼统地答复!一点都没有夸张;只有文字没有力量,还没有把事实上的强度全盘描写出来。

这十几篇通讯没有能够有系统地将缅北各战役作一剪影;但是还保存了几场战斗的细节;这中间包括两次战车攻击,一次飞机轰炸,一次负伤和几次步炮兵的战斗。可惜的是,我没有参加迂回部队的经验。伐路前进和迂回,是缅北战场的杰构,每一次参加这种动作的部队要忍受不可形容的苦痛,到达指定地点以后要准备几面受敌,一直要等到正面部队收获战果之后才有充分的休息与补给。我曾几次想参加这样的行动,但是都因为职务上的关系不容许。有一次,并且和领队的营长商量好了,结果还是接到旁的命令只好临时弃权。假使我能参加那么一次,这本小册子一定要生色不少。

又这十几篇文字何以会成为现在的面目,我也愿意作一各别的解释:

《更河上游的序战》和《缅北的战斗》都是在战线后方写的,但是内中的资料,除了一部摘自战报之外,曾参照参加战役的人员谈话。前者在《大公报》发表时,用的登新闻的双标题:“我驻印军锋芒小试,更河上游予敌重创。”至于后者所以用那样一个笼统的题目,是因为当初准备以新闻为主体,将继续发生的各战役以每次一千字左右连续写出,作为一个像专栏样的东西。后来一方面没有报纸合作,一方面到前方以后,我也知道时间空间的环境不容许,才决定改变初衷。所以一篇大奈河,一篇大洛的战斗,也顶上那样一个大帽子,又:这里面的××部队是新卅八师主力,口口部队是新廿二师六十五团。

《孟关之捷》全篇以获取敌人的退却命令作故事的连锁。这故事得自同学邓建中副营长处。他那时候在新卅八师当情报参谋,命令就是他翻译的,但是我要增加文字的小说性,竞把他写成一位戴高度近视眼镜的日文翻译官!这里面的“李明和”、“穿山甲”都有相当的根据,只是读书不要太认真了,这不能完全算战地通讯。又这篇文字初在《大公报》发表的时候,被编者截去第一段的一部分,我觉得截断之后,故事与句法都受影响,现在我仍把它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拉班追击战》所写的美国联络官McDANIEL上尉,一个月后果然升了少校,以后我们在八莫相遇,还互称患难朋友。在炮战的一段内提及的炮兵连长是山炮第一连金连长。观测员是李克少尉,我在密芝那负伤住院时和他同一个病房,他后来在瓦拉渣附近受伤,一块破片几乎截断他整个的右臂。据他说:拉班那几天,是作战以来敌人轰击我们最猛烈的一次。里面所叙的“李大炮”是李营长定一(现在以战功升团长),他的绰号是中西闻名的,美国军官也都叫他BIG GUN LEE。

《密芝那像个罐头》里所写的凡公师长是前任新卅师胡师长素,口口部队长是前任八十九团王团长公略,杨先生是杨团长毅,口口部队是龙师长天武所部的十四师第四十二团,我曾在该团的第六连任排长,这篇文字后来还给旧金山一家中文报纸转载,但是刊出时并没有用转载字样。

《八月十四日》写过之后,我曾去新维附近。据一位华侨说,朱参谋他们一行的脱险并不是那样单简而充满喜剧性。他们一遇到云南同胞,大家就知道他们是空军人员。后来有几位华侨,由一位曾在军校毕业的同学领导着,一同护送他们到游击区。以致敌人迁怒于当地土司和华侨会长,他们两个都被捕,土司逃了,华侨会长就被敌人戕害了。又《八月十四日》这一中队是空军第一大队第四中队。

以上各篇除了《八月十四日》是在办公室里慢慢追忆的以外,《密芝那像个罐头》是在病院小铁椅上写的,其余大都在前方指挥所写成,大部分文字都是赶住时间性,没有什么时候思索。我现在再读一遍,我知道其中的缺点。这共通的缺点是对故事没有剪裁,文字的重点形成微弱。假使如果一切再来过一遍,我猜想我会写得比现在要好。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桂公副总指挥(郑洞国将军字桂庭),没有他的鼓励和引导,这本小书还不能写出。他在前任新一军军长和驻印军副总指挥任内,分配我的工作时,都兼顾我的志愿与兴趣。《密芝那像个罐头》的第一段里,可以窥见他的作风(加迈孟拱战役前他是新一军军长,尔后因战功升任副总指挥,总指挥为史迪威将军兼)。尤其可感的:他从来没有限制我写过什么或者禁止我写过什么,他不仅没有示意我为他个人宣传,并且觉得以写“温和的微笑”为无聊。缅北作战时,他和我们一起淋着雨,一起在尺多深的泥面里一口气跋涉几英里路。瓦拉渣之役,他亲往第一线营连,密芝那之役,他一度跑到距敌五十码的坑道内,并且多少次在敌阵上空飞行。这些事迹,他都任之默默无闻。这本书七八万字,没有一个字在排成铅字之前经过他或者他指定的人看过。他自己就往往做我贴报簿上的读者,《密芝那像个罐头》在《大公报》发表之后一两个月,他才有机会看一遍。他的批评是:“太长了,把你自己写成故事的中心人物也不大好。”所以我特别钦慕他那种尊重事实和谦冲的美德。这本书的材料收集一半时,他鼓励我“再多写些”。我能够提笔乱写,没有做“御用”记者,还能保持“业余”的身份,对他这一点感谢之意不算“颂圣”。并且在付印之前,也不准备交他看。

民国三十四年三月三十一日,雷多公寓

文摘我驻印军在缅北的战斗,经过去年十月与十一月的艰苦支撑,终于达到了争取时间掌握主动的目的。最近胡康河谷在风和日暖的条件下又度过了一个新年,我忠勇将士也一鼓作气地在大森林里突进四十英里①。俯视战迹,尤其追念临滨于邦我少数部队困守孤村的精神,令人可泣可歌。战线向南推进以后,士气愈为旺盛。无论在杀伤、卤获以及战术战略的成就上讲,都可以打破纪录,树立新军的优良传统。

临滨于邦我军之完全解围,开始向敌人转移攻势,始自圣诞前夜。我××部队派遣的扫荡队,经过精细的搜索和严密的部署,毅然向村庄西北敌中村中队冲击。这一场战斗,每一寸的进展都是披荆斩棘和冒险犯难:在一片阴森的原始森林里,上面有敌人以钢板构筑的鸟巢工事;下面有俯拾皆是的触发地雷;部队散开之后,前后不能兼顾。但是我将士顾念战友的艰难及赋予本身任务之重大,仍然在敌人火网之下步步跃进。机关枪永远是那么喋喋不休,迫击炮一声声狂吼,偶然一阵地裂天崩,接着烟飞树倒,我汗流浃背的将士却仍然前仆后继地一贯突进。二十四日午后,两军相持未决,各单位干部亲持冲锋枪,作为士兵楷模,在队伍之前以火力指挥。入夜之后,依然冲杀未已。圣诞日黎明,各班排相继接近敌阵,手榴弹与掷弹筒发挥威力,战斗更趋激烈。一直战至午前十时,枪声较稀,扫荡队突人敌阵。荒草丛

里,到处笼罩着一层烟硝与灰土,纵横僵倒的都是敌人遗弃的尸

骸,里面有中队长中村大尉等官长四员。卤获的战利品有重机关枪两挺,步枪二十八枝,指挥刀和未用的地雷多件。这次战斗不仅使独立作战的部队出围,而且使我军掌握着主动权,开始了以后方兴未艾的攻势。

十二月二十八日,扫荡队以新胜的余威攻击于邦主阵地。我炮兵队在这次战役里发生了很大的功效,几乎像挖泥机[一]样把敌人阵地翻转过来,又以树杆泥块和灰土替他们造了一所集体的坟墓。除夕之前一日,敌人自视死伤过重,前左右三面既为我军的火口所狂吞,后面又是滔滔不绝的大龙河,顶上还有美机所播散的弹雨,只能以一死相逃避。当我步兵勇士提着冲锋枪挺进的时候,敌人阵地内一声声爆炸,大多数敌人已横尸在工事里, 化作胡康河谷之露!现在经扫除的战场,发现敌尸已达一百四十。

二具,里面包括这方面的指挥官管尾少佐以及大队指挥所的军官六员,夺获重机枪三挺,步枪七十一枝,指挥刀三把。盟军军官参观战场后,亦复叹为森林攻守战的杰构。

岁序更新,我军继续渡河攻击。战士们俯视大龙河澄清的河水,洗去了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新华多功能字典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少女的芭乐王子/命定的恋人(命定的恋人)
国际物流专业英语(附盘)(商务专业英语系列丛书)(附光盘1张)(International Logistics English Reader)
国际贸易实务(高等院校国际经留专业规划教材)(Practic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21世纪经济与管理教材)/经济学系列(经济学系列)
白夜行
英语大赢家动漫版(6)-健身房(附盘)(江涛英语)
我与狗狗的十个约定
农事诗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