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禅诗百首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禅诗百首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诗歌词曲,
  品牌: 姜剑云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23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10106331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禅诗百首》上起东晋高僧慧远,中历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下迄近代情僧曼殊,于作者98101人中,计选诗109题115首,成此《禅诗百首》。作者中,有佛门中僧尼,有世俗中官民。作品中,有五七言律绝,也有古风歌行。关于禅诗,据其内容、手法等方面的特点,略分三类。禅言诗——不离文字之禅。禅言,犹言言禅、论禅。其特点是引经据典,正面谈佛论道,而非绕路说禅。或者直接讲论佛禅之理,或者叙写佛事活动,或者抒发对佛禅的崇信与感悟。这类诗的缺陷在于好发议论,轻者拖着“玄言的尾巴”,重者通篇佛教概念,徒有诗的外壳,教化色彩很浓。

禅境诗——不立文字之禅。这一类诗的特点是寓思想于形象中,禅意不在字面上,而在境界中。作者设象寄意,读者舍象取意,皆惟在“妙悟”。其艺术效果是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正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禅趣诗——不立文字亦不离文字之禅。这一类诗介于禅言诗与禅境诗之间。诗中不乏“悟空”、“解脱”之类字眼,禅意有迹可寻。但言禅理而避免理胜于辞,藉重形象,更突出禅趣。所以说是不立文字亦不离文字,称得上是有禅的机锋、禅的睿思、禅的理趣、富于艺术美感的、用诗写成的禅话。

诗言志,诗缘情,换言之,诗是心境的外化。禅诗,则是禅者心境的外化,乃以诗美传达禅悦。明代知空和尚评陈佐才诗曰:“今山僧与居士评诗,居士与山僧谈禅,何耶?自古诗情半个禅,以诗为禅,以禅为诗,无可无不可也。”(转引自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苏轼说得好:“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以禅人诗,是诗家禅悟之所得。古人参证公案,今人解读禅诗,不妨都唤作“文字禅”,可以视之为“默照禅”的补充。

编辑推荐《禅诗百首》编辑推荐:禅在生活中,禅在身边,禅在当下。对于现代人而言,读点儿禅诗,有益于放松的疲惫身心,提高生活的质量。

目录

总序:禅是智慧

自序

第一章 禅言诗——不离文字之禅

1 庐山东林杂诗

2 游石门诗

3 登石室饭僧诗

4 展敬上风林寺

5 观影元非有

6 左手握骊珠

7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8 投道一师兰若宿

9 饭覆釜山僧

10 过香积寺

11 庐山东林寺夜怀

12 游龙门奉先寺

13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14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15 支公诗

16 读谢灵运诗

17 赠圆上人

18 题僧壁

19 将赴京留赠僧院

20 赠持法华经僧

21 题广喜法师堂

22 禅斋

23 段居士粟庵

24 槿花

25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

26 淦居士见访

27 山居

28 闲咏

29 岭南六祖禅师菩提树下藏发瓮子图歌

30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31 云在法师西山读庄子

32 秋夜闻梵

33 禅悦二首

第二章 禅境诗——不立文字之禅

34 题僧房

35 辛夷坞

36 滁州西涧

37 赠药山高僧惟俨

38 江雪

39 大林寺桃花

40 船居寓意

41 长安逢江南僧

42 山居诗

43 播秧诗

44 杂诗

45 狮子峰

46 小溪

47 登宝公塔

48 题西林壁

49 西斋昼卧

50 题梵隐院方丈梅

51 绝句

52 晚春

53 庵居

54 锦镜池

55 野望

56 茄子

57 松

58 山中杂言

59 青山

60 咏云

61 小吴轩

62 悟道诗

63 游天竺

64 晓过西湖

65 游幻住庵留赠月千江上人

66 落叶

67 寄太虚上人

68 赠博也上人

第三章 禅趣诗——不立文字亦不离文字之禅

69 侬家暂下山

70 终南别业

71 题破山寺后禅院

72 题道虔上人竹房

73 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74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75 过仙游寺

76 寄韬光禅师

77 赠日本僧智藏

78 戏赠灵澈上人

79 赠胡僧

80 寄太白无能禅师

81 题万道人禅房

82 寄禅师

83 题昭州山寺常寂上人水阁

84 题汤泉壁

85 金山寺

86 和子由渑池怀旧

87 口占绝句

88 处州水南庵

89 学诗诗

90 咏石僧

91 山寺

92 宴坐庵

93 庵中自题

94 住天台山

95 访益上人兰若

96 题川无竭寄傲窗

97 送存书记

98 山居

99 游灵鹫寺

100 宿灵岩

101 南峰宴坐僧

102 白云深处为天平圭上人赋

103 禅舫为顺上人赋

104 空舟为宝林寺僧题

105 过云栖见莲池上人有狗丑韭酒纽诗戏作

106 己亥杂诗(其一六五)

107 暑月访龙潭寄禅上人

108 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109 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禅,梵文“禅那”(Dhyana)的音译,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原指静坐默念,心注一境。但“禅”之含义非止一种解释:可表示与佛教相关的种种事物,如“禅子”、“禅众”泛指佛门中人,“禅宇”、“禅林”概称佛教寺院,“禅灯”、“禅椅”皆言僧人日用杂物,等等;也可专指禅宗。自唐代慧能后,禅宗主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经不必念,禅不必坐,虽然以“禅”命宗,但是字义已转,可见此“禅”非彼“禅”。

如此说起来,则“禅诗”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命意造境倾向于禅宗旨趣者,乃狭义之禅诗;否则,不过是涉佛涉禅,统属广义之禅诗。

禅诗,禅与诗的有机结合。倘精选标准从严的话,应该做到:有禅思而无诗情者,哪怕是禅师所做,不选;有诗情而无禅思者,即便是僧诗,亦不选。“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元好问《答俊书记学诗》)禅味、诗味具足、妙合者乃上品。

考虑到对“禅诗”的习惯认知,今广义与狭义兼容。于是,上起东晋高僧慧远,中历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下迄近代情僧曼殊,于作者98101人中,计选诗109题115首,成此《禅诗百首》。作者中,有佛门中僧尼,有世俗中官民。作品中,有五七言律绝,也有古风歌行。

关于禅诗,据其内容、手法等方面的特点,略分三类。

禅言诗——不离文字之禅。禅言,犹言言禅、论禅。其特点是引经据典,正面谈佛论道,而非绕路说禅。或者直接讲论佛禅之理,或者叙写佛事活动,或者抒发对佛禅的崇信与感悟。这类诗的缺陷在于好发议论,轻者拖着“玄言的尾巴”,重者通篇佛教概念,徒有诗的外壳,教化色彩很浓。

禅境诗——不立文字之禅。这一类诗的特点是寓思想于形象中,禅意不在字面上,而在境界中。作者设象寄意,读者舍象取意,皆惟在“妙悟”。其艺术效果是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正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禅趣诗——不立文字亦不离文字之禅。这一类诗介于禅言诗与禅境诗之间。诗中不乏“悟空”、“解脱”之类字眼,禅意有迹可寻。但言禅理而避免理胜于辞,藉重形象,更突出禅趣。所以说是不立文字亦不离文字,称得上是有禅的机锋、禅的睿思、禅的理趣、富于艺术美感的、用诗写成的禅话。

诗言志,诗缘情,换言之,诗是心境的外化。禅诗,则是禅者心境的外化,乃以诗美传达禅悦。明代知空和尚评陈佐才诗曰:“今山僧与居士评诗,居士与山僧谈禅,何耶?自古诗情半个禅,以诗为禅,以禅为诗,无可无不可也。”(转引自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苏轼说得好:“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以禅人诗,是诗家禅悟之所得。古人参证公案,今人解读禅诗,不妨都唤作“文字禅”,可以视之为“默照禅”的补充。禅在生活中,禅在身边,禅在当下。对于现代人而言,读点儿禅诗,有益于放松的疲惫身心,提高生活的质量。

禅家为避免落于言筌,往往绕路说禅,常常设象寓意。然而,形象大于思想,所以用文字解读形象,本身就是愚蠢的行为,因为言不尽意,说似一物即不中。聪明的做法是舍象取意,得意忘言。“安心元有法,不语即为禅。”(吴宽《次韵沈启南僧斋夜坐》)

再则,佛陀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一)禅,不立文字,本不可说,开口便错。禅,不离文字,不能不说,闭口则丧。这是个矛盾。如今担惊受怕的是,我们强作解说,更何况是门外说禅,等着挨大师们的棒喝吧! 临交稿时还有担忧。这本小册子是藉力于霍贵高、李朝杰、冯淑然、张立华、阎玮、卢萌诸君子共同完成的,倘封面尽署六君子不便,我无疑是欺世盗名了。六君子语我曰:“五蕴非有,四大皆空,胡不悟若斯!随缘吧。”

姜剑云

2008年3月于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文摘这首诗名为记游诗,实际上是写庐山诸道人游山水时,面对山水领悟佛理,由此而生的欣悦之情,是当时庐山诸道人同题共赋中的一篇。

“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超然的兴致是因游山水、感佛理而生的。“超兴”是指诗人虽在游山水,并不在意美丽的景致,而在于在山水面前体会佛法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就会产生一种美妙的感受,诗人称之为“超兴”。

“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曾城”,古代神话中昆仑山最高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看到自己衣衫飘飘,就想到自己在腾云而走;看到山崖,就想到自己正在仙境之中。

“驰步乘长岩,不觉质有轻。”诗人在山岩上快步行走,觉得身体慢慢轻了许多,好像正在脱胎换骨变成仙人。

“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昂首登上灵阙山,恍若在凌空虚度。

“端坐运虚论,转彼玄中经。”这两句描写诸道人谈玄论佛的情状。他们在议论什么呢?他们在议论如何是人间的至道。

最终的结论是:“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神仙的生活虽好,但终究要与物同化,还不如物我俱冥,体证终极的涅般境界。

涅粲境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梁启超在《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中说:“(涅境界)大概是绝对清凉无烦恼,绝对安定无破坏,绝对平等无差别,绝对自由无系缚的一种境界。”按照禅宗的教义,这种境界说不得,一说便错。有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去说,不去想,断绝了言语、思维、意识的当下,就得到了涅佛果。这种境界存在于名相之外,是心之本性与自然之道的冥合。它并不否定有情人生,也不是消极厌世,而是随缘任运的人生态度,淡定从容的心理状态,远离得失荣辱,远离是非成败,直接从纷繁的矛盾跳出来,直接领会生命、生活的本质,把握终极的大道。从佛教中汲取智慧,体证涅之道,会让我们的心灵更自由而坦然,充满快乐和甜美。

3登石室饭僧诗

迎旭凌绝嶝,映泫归溆浦。

钻燧断山木,掩岸瑾石户。

结架非丹甍,藉田资宿莽。

同游息心客,暧然若可睹。

清霄飓浮烟,空林响法鼓。

忘怀狎鸥鲦,摄生驯兕虎。

望岭眷灵鹫,延心念净土。

若乘四等观,永拔三界苦。

谢灵运(385-433年)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是矛盾痛苦的一生。他出生的时候,家族中赫赫有名的谢安、谢玄相继去世,谢灵运的父亲谢焕是个弱智,家族中不幸的事一件接着一件。

谢灵运一出生就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上下)(精)
阳明先生集要(全2册)(理学丛书)
古文观止
问吧5: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
甲骨集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十个一号文件(1982-2008年)
工作就是责任(Ⅱ让承担责任成为一种职业习惯)
海盗船探秘(从外到内看世界)
从外到内看世界:城堡探秘
从外到内看世界:地球探秘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