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窗边的小豆豆——新经典文库 (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畅销书)(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畅销书)(新经典文库)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窗边的小豆豆——新经典文库 (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畅销书)(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畅销书)(新经典文库)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儿童文学,小说,外国,
  品牌: [日]黑柳彻子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页码:288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544222977

·条形码:9787544222976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新经典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的是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

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国出版时,《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没有人获得过,在此之后也再无第二人。该书的英文版仅日本国内销量就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

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因而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继著名国际影星奥黛莉·赫本之后第7位、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

译者简介

赵玉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获日本文学硕士学位。

作者简介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该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国出版时,《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没有人获得过,在此之后也再无第二人。该书的英文版仅日本国内销量就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等等 赵玉皎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获日本文学硕士学位。

媒体推荐我要像小豆豆一样长大

看到南海出版社重新推出的《窗边的小豆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差不多十年前许多人只是偶然读到一个潦草的译本就被小豆豆所唤起的真纯感动。其实,《窗边的小豆豆》出版20年,,是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美国《纽约时报》也创纪录地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迄今为止“小豆豆”被译成了33种文字。这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也被任命为继奥黛丽·赫本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第7任亲善大使。联合国的官员说“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小豆豆”的魅力看来当真不容小觑。

《窗边的小豆豆》主要讲述的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了学,来到巴学园。在这座叫“巴学园”的奇怪学校里,孩子们在用废弃的电车车厢做的教室里上课,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由学习各个科目。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座位,不同年级的也可以坐在一起。校长会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和“海的味道”(鱼、海味)的午饭,也会自己策划稀奇古怪的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的运动会。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俯拾即是的都是新鲜动人的场景,小豆豆也就在这所崇尚自然教育、顺应孩子们自由天性的小学里健康成长,直到1945年学校毁于战火。

读着这本书,重新体验着童年时代成长的历程,而这个历程其实是创造力和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第一次试探着相互理解和尊重。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异想天开童年时光,但顽皮和淘气一直是我们的教育想要“纠正”的问题。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被动地接受了许多个版本的“成长故事”,而这样的成长故事最大共性也就是:它们统统都是大人们凭着自己的理解和设计而借着故事外壳力图灌输给孩子们的成熟理念。成长真正的循序渐进的微妙过程是被忽略的,孩童在成长过程中所有可贵的天真特质也都是被漫不经心地遗失和随意处置的。没有多少人能像小豆豆一样长大,“小豆豆”在成长的话题上便显示出了她独有的意义。

“小豆豆”在整本书里都保持着第一人称的自述,字里行间净是孩童的逻辑、孩童般单纯直白的言语。来看看其中“找钱包”的故事吧。小豆豆的宝贝钱包掉进了厕所,于是,她找来一把长把舀子开始淘粪池。上课铃响了,小豆豆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尽管污物已堆积如山,钱包还是没有出现。校长走过来问豆豆在干什么,豆豆说在找钱包,校长凑近来像朋友一样说道:“弄完了,要把这些全部放回去呀。”小豆豆终于还是没有找到她的钱包,但她想起校长说过弄完了要把淘出来的全部放回去的话。虽然把“小山”放回粪池里并不难,但水已经渗到了地里。小豆豆只好把渗进水分的泥土一起铲进了粪池。尽管小豆豆丢了钱包,但她这一天相当快乐,因为她从来没有一个人做过这么浩大的工程。如果这事不是发生在巴学园,为了这样荒诞不经的事而逃课,小豆豆大概又会被罚站了吧。

如果说所谓的成长就是要逐渐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强大判断,那么,小豆豆的行为判断第一次超越了所有成人式的利害权衡,她让我们惊觉道:原来孩子内心的“成长”和满足的并不仅仅意味着单向度的、和世俗同一的“成熟”;原来我们还是可以如常地生活、成长却还一直护持着最轻盈美妙的童心。正是在这样不扭曲、不压抑,也不向“成熟”原则无条件妥协,才使“成长”第一次远离了得不偿失,重新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美好的事。

“我要像小豆豆一样长大”———你的梦想不知能否在你的孩子身上变成现实?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捕风

寻找梦中的象牙塔——一本少儿读物畅销18个月的秘密

这次调查有别于我们历次的独立调查,因为它是一次对孩子心灵的深度探访。引起我们兴趣的是一本书,它连续18个月荣登少儿畅销书排行榜,至今热卖;一个孩子把它读了12遍;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自发加入我们的谈话,我们不得不把采访地点换到会议室……

这本书就是根据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亲身经历写的《窗边的小豆豆》。一年级的小豆豆因淘气而退学后来到一个叫做“巴学园”的小学,在这里,这个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并由此奠定了她一生辉煌的基础。

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对这本书眷恋不已?接连数日,我们试图走进孩子的心中,探寻“小豆豆”的魔力所在——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童年生活片段的回忆,不如说是一种教育方法的实例展示。也许就像有的专家所指出的,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巴学园的教育方式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但一些本质的东西,比如尊重,比如爱,比如快乐,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这,也正是巴学园让心存美好的孩子们心驰神往的原因所在。

这样的学校我们有吗?

因为语文老师一次偶然的课前5分钟阅读,杭州风帆中学初二(1)班的56个同学在一年前认识了小豆豆,走进了巴学园。“你们有谁看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一提起小豆豆,一分钟前还安静的教室炸开了锅,正在埋头做作业的孩子们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我们都看过。”“小豆豆真幸运。”“我能到巴学园去上学就好了。”“小林校长真好。”……教室里顿时嗡嗡响成一片。“有谁愿意和我们说说小豆豆的故事吗?”这个年龄段孩子特有的敏感和腼腆让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不少,环视了好一会儿,四五双手犹犹豫豫地举了起来。

在会议室里刚坐定,出乎我们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我们也想来说说,行吗?”门外,一大帮学生推推搡搡地涌了进来,能容纳四五十人的会议室立刻被挤得满满的,我们的单独采访就这样成了小豆豆的专场读书会。

“这本书真好玩。”对于一年前看的这本书,同学们显然还记忆犹新:“巴学园”的教室是一辆辆停在那里的电车,座位从不固定,可以根据你每天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小豆豆为了找掉在厕所里的钱包,把厕所里所有的东西都掏了出来,小林校长见了,只说了一句话:记得干完后要把它们都放回去哦;为了让爱钻篱笆的孩子们玩得尽兴,小林校长建议让孩子们不穿校服,穿旧衣服到学校来……说起《窗边的小豆豆》,孩子们自己先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他们眼里,闪着兴奋的光,我们甚至插不上一句话。

“我真想到巴学园去上学,可是,这样的学校我们有吗?”一个胖胖的小男生突然冒出了一句。是啊,这样的学校我们有吗?我们无言以对。

大人能蹲下来听我说话吗?

成成,杭州某中学初二学生。初一那年,《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他一连看了12遍。“巴学园就像孩子的乐园,那样的学校生活实在太令我向往了。”当记者问及看这么多遍的原因时,这个14岁的小男生竟然像大人似地轻轻长叹一声。

看过了这么多遍,书中的很多情节成成甚至已经能背了:小豆豆第一次见到“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先生,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小林先生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探出来,专注地听着,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最后,小林先生抚摸着她的头,说道:“好,就这样吧!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啦。”;“巴学园”从不按照固定的时间表上课,每天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女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还有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就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然后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也行,先上算术也行,都是可以的……“这样的学校,真好!我们的老师能蹲下来,听我说说话吗?”

成成平时喜欢唱歌,他是杭州“爱乐天使合唱团”的成员,今年夏天,合唱团到德国参赛,他们还拿了个民族组的金奖。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为了唱歌,成成没少和父母、老师“斗争”。学习成绩下降了,老师就到父母那里“告状”,说唱歌影响了学习,“唱歌不能当饭吃。”父母曾有一阵子很反对他到合唱团。不过斗争的结果是父母终于让了步。“他们还是很尊重我的,这样的父母已经很不错了。”成成说,老师和父母不赞成他唱歌的原因是怕影响学习。“其实不会的,我知道任何特长都是要有文化作基础。唱歌让我真正放松自己,这样我反而会更努力学习。我只是希望大人能尊重我的兴趣。”

在成成的推荐下,父母也读了这本书,“他们觉得很‘有趣’,但不提倡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因为这种个性化教育的过程还是令他们有些担心吧。”成成有些遗憾地说。

快乐与学习是个两难?

上初一的文文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每次考试,她都能排进前五名。所以,当这个老师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乖女”抱怨说“我一点也不快乐”时,记者多少有些意外。

“小豆豆多开心啊,我真想像她那样,可以一边游戏,一边学习。”文文最羡慕的是在巴学园,上课并不像其他的学校,学生正襟危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在巴学园,如果大家在上午就把一天的学习计划都完成的话,下午老师就会带着同学们出去散步,在田野里,面对盛开的油菜花,老师会蹲下身来,告诉大家雌蕊和雄蕊的知识、蝴蝶是怎样帮花儿开放的。“哪像我们现在,从早到晚,课排得满满的,连气都透不过来。”文文掰着手指告诉记者,每天从早上7点30分到校,下午4点50分放学,上午、下午要各上4节课。本来,选修课上还可以学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可是,就连这点少得可怜的时间,也经常被主课老师“霸占”。周六、周日本来可以松一口气,却早被“家教”排得满满的:周六下午2点到4点是数学,周日上午要学两个小时的钢琴,下午1点到2点30分是科学,晚上6点30分到8点30分是英语。

“尽管我的成绩在班里还不错,可爸妈还是为我请了这么多的家教,没办法,班里其他同学都请。我不请,爸妈不放心。他们总是说,不能让我输在起跑线上。”

时间一长,文文发现,自己的成绩成了爸妈心情的“晴雨表”。“我好象是为了分数在活着。在学校里,老师开口闭口也是‘中考’这两个字。我知道,其实他们也希望我能快乐,可是,他们又怕我会落后。”说起这一切,文文显得有点无奈。

爱一个“差生”有多难?

小豆豆因为淘气而被学校退学,在巴学园,她却处处受到了真诚的爱护。“你真是个好孩子。”每次小林校长见到她,总是这样对她说。事实上,在小林校长的眼中,巴学园的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对于这一点,刚上六年级的浩浩特别羡慕小豆豆和她的同学们。“我真想到巴学园去上学。这样就不会有老师老说我笨了。”这个胖胖的小男孩认真地告诉记者。

在学校里,浩浩最害怕的是教数学的张老师,因为他的数学成绩不太好。“每次作业本上做错了题,张老师的‘叉叉’总是打得特别大,红红的,特别刺眼,我一看就特别泄气。”浩浩说,对于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张老师总是乐呵呵的,可每次见了他,脸上的笑容“嗖”地一下就不见了。一次考试没考好,就“威胁”他要叫家长来。“虽然我数学成绩不太好,可我不是坏孩子。什么时候张老师也能对我笑一笑呢?”浩浩说,相比之下,教语文的陈老师就可亲多了。偶尔上课的时候,好动的浩浩会忍不住和身边的同学讲讲话,开开小差。这个时候,陈老师总会停下来,笑咪咪地说,听累了吗?那就休息一会吧。这样一来,浩浩反而不好意思了。因为觉得陈老师对自己好,浩浩学起语文来也特别卖力,总觉得不这样就对不起老师似的。

“小林校长真好。在巴学园里,每个学生都能坐在小林校长的身上,和他说说自己想说的话。我也想这样,可是谁敢啊?老师不训我才怪!”似乎在想象着自己爬到老师身上的滑稽样儿,浩浩吐了吐舌头,自己先笑了。

新闻旁景

心存美好——一个中学语文老师的独白

去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里看到了这本书,就随手翻了一下。这一翻,没舍得再放下,就买了回来。

我希望学生能分享我读书的快乐。于是,在一次课前5分钟阅读上,我挑了“小豆豆不停开关桌子”那一段,读给学生听。当时学生的兴奋出乎我的预料。

“老师,再给我们读一段吧。”学生一个劲央求我。记得第一次读了十分钟。第二次……之后,他们自己纷纷去买了这本书。学生为什么喜欢这本书?我个人觉得可以用四个字来说:心存美好。人人对美好的东西都有一种向往。学生喜欢、向往巴学园,觉得很新奇,觉得那是自己理想的学校,理想的讲课方式,但是他们又很清楚,在自己周围不可能有真正的巴学园,所以他们就更喜欢去分享豆豆的这种快乐、这种童年。他们都相信豆豆的故事是真实的。

至于说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个性化教育在我们现行教育体制下到底可不可行?其实,从我本身而言都觉得很矛盾。

我是一个老师,当然希望能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希望他们能成材。但目前来说,整个社会的一种取向就是学生能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同时,现实条件也没有达到可以对不同的学生施行不同教育方法的水平,基本上都是在同一个教室接受教育的,这样,真正的个性化教育就会陷入一种困境。

我也是一个妈妈,在没有孩子之前,我曾经信誓旦旦说一定要给孩子一个特别快乐的童年,不给他任何压力。可是当我真正做了妈妈,尤其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就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我既想要孩子快乐,又想要孩子不比别人落后,寄予很高的期望值,这样我就不得不带他去各种培训班。这样,我也陷入了两难。

现在学校中,有个性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需要向小林校长学习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巴学园离我们也会越来越近。

专家说法

杭师院心理学系副主任朱晓斌:对个性化教育的无限向往

在杭州师范学院教科院心理学系副主任朱晓斌眼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要完全施行像“巴学园”这样的个性化教育方式是不太现实的。“别的不说,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家长就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但是,巴学园一些本质的东西,比如对孩子个性的尊重、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成长,对孩子的关爱,无疑是值得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们学习和借鉴的,这,其实也就是个性化教育的核心所在。

朱晓斌认为,现在的孩子面临的压力其实并不比成人小。社会竞争的加剧,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导致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延伸到了小学阶段。围绕着高考这条轴心打转是现在教育的普遍现象,考上重点大学、找个好工作,这似乎成了眼下教育的目标,成了全社会统一的认识,目标的一致带来的后果往往就是教学手段的单一,这就是教育的现状。在这样的现状下,孩子个性的尊重和培养与现阶段“唯成绩论”难免会产生矛盾,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朱晓斌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应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个过程,尽管艰难而痛苦,如果能做到对孩子个性的尊重,慢慢地总可以达到这一步。个性化教育,最重要的是老师的作用,单一的教育方式、教学思想的呆板肯定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挥,有些时候,老师应该将思想放开些,孩子想象就会得到更多驰骋的空间。

朱教授认为在个性化教育中,父母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小豆豆之所以能在巴学园里快乐成长,和她的父母那种有原则的宽容的爱也是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他们的配合与信任,小林先生的教育方式才能得以完整实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眼下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其实,个性化教育的本质在于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尊重。“如果孩子喜欢运动,家长可以陪他打打球,而不是逼他学钢琴。”因为有些家长的误区,有时个性化的教育反而越走越远了。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陈欣李玲玲 楼顺忠

阅读孩子这本天书——重读《窗边的小豆豆》

20年前,第一次读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莫名其妙地被充满童趣的“巴学园”迷住了,莫名其妙地喜欢上小林校长,当然,还有天真活泼的小豆豆。而且,记忆十分清晰。所以,当翻开南海出版公司推出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欢喜。

吸引我的第一个原因是黑柳彻子写出了孩子的真实和原貌,准确地说是写出了孩子

心灵的真实和原貌,而这种真实和原貌在其他教育方面的书籍里几乎少见,可在现实生活里,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又都似曾相识过。

吸引我的第二个原因是,黑柳彻子细腻地描绘出一个得到成人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怎样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古今中外的教育一直在探索如何开发人的潜能,使每个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而小豆豆遇到的小林校长,则以对孩子的最大尊重和信任,以倾听孩子的方式,开启了孩子心灵的四重门———好奇心、自信心、自尊心和同情心。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教育诗话。

如果把《窗边的小豆豆》作为一面镜子,就会发现我们今天家庭和学校教育遇到的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会发现我们成人自身的问题。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经常做一些违反孩子自然成长规律的事,或拔苗助长,或对孩子自身生长出来的各种学习愿望进行乱砍乱伐;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不会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总是毫不在意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为不尊重孩子,孩子出一点差错,我们就怀疑他们的学习能力,然后,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以完全对立的态度阻挡孩子独立观察、思考和用整个生命去触摸世界。

我相信每个读过《窗边的小豆豆》的孩子,都会梦想身边有一所巴学园一样的学校,在那里能遇到像小林先生一样懂得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校长,这是一个教育梦想,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实现的教育梦想。

编辑推荐对于《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只想说一句话:这是一本所有母亲、所有老师、所有识字的孩子和所有曾经是孩子的人都应该一读的书。“窗边的某某”,在日本语言里的意思是“迷惘的一代”,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却用一种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会了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和人生。如果还有巴学园,孩子们也许就不会害怕学校了;感谢黑柳砌子,给了那么多人一个关于童年的幻想。

她写了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一本书,33种文字全球发行,拥有读者数千万!

她是亚洲惟一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足迹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那也懒还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拥有观众数十亿;她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赞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她就是小豆豆,黑柳彻子。

这本书记录了改变她一生的一段真实的时光。

目录

第一次来车站

窗边的小豆豆

新学校

我喜欢!

校长先生

盒饭

……[看更多目录]

文摘电车教室

小豆豆把手搭到电车教室的门上,这是昨天校长先生告诉她的教室,这时候校园里还一个人也没有。和现

在的电车不同,过去的电车门上有拉手,以便从外面能够打开。用两只手握住门上的拉手,往右一拉,车门立

刻就打开了。小豆豆心里怦怦跳着,悄悄地把头伸到门内,向车里望去。

“哇”

在这里,简直就像是一边学习,一边在旅行一样!车里有行李网架,车窗也全部是原来的样子。要说有什

么不同之处,那就是把司机的坐位换成了黑板,把电车的长椅子拆了下来,换上了小学生用的桌子和椅子,桌

椅朝着电车前进的方向摆放着。另外,吊环扶手也没有了。剩下的,天花板也好,地板也好,都是电车原来的

样子。小豆豆脱下鞋子,走到车里面,坐到不知谁的位子上。椅子是和原来的学校一样的木椅子,但坐在上面

心情好极了,真想一直这么坐下去。小豆豆心花怒放,暗暗决定:“这么好的学校,我一定不会缺课,每天都

会来的。”

接着,小豆豆向窗外望去,虽然电车已经不会动了,但可能是因为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随风摇曳的缘故吧,

感觉就像是电车跑了起来。

“啊,真开心!”

小豆豆终于忍不住发出了声音。然后,她把脸紧紧地贴在玻璃窗上,就像每次心里快活的时候那样,唱起

了不成曲调的歌:

非常快乐

快乐非常

要问这是为什么……

正唱到这里,有人上车来了。是一个女孩子。她从书包里取出笔记本和文具盒,把它们放到桌子上,然后

踮起脚尖,把书包放到行李网架上,再把装鞋的袋子也放了上去。小豆豆赶紧止住唱歌,照着女孩子的样子做

了一遍。接着,又上来一个男孩子。他站在电车门口,像投篮球那样,把书包向网架上投去。网架上的行李网

剧烈地抖动了一下,把书包反弹出来,落到了地板上。那个男孩说了一声:“真失败!”又从原地把书包向网

架投去。这一次,书包稳稳地落在了网架上。男孩喊了一声:“成功了!”但立刻又喊了一声:“真失败!”

一边爬到桌子上,打开网架上的书包,取出文具盒和笔记本。他一定是因为忘记拿出来这些东西,所以才说“

失败”的吧。

就这样,小豆豆这辆电车上,一共上来了九名学生。这就是巴学园一年级的全部学生了。

而且,这也是同乘一辆电车“旅行”的伙伴们。

后记写下巴学园的故事,是长期以来,我最想做的事情之一。非常感谢您阅读这本书。书中所写的事情,没有一件是编造的,它们都是真实发生的事。值得庆幸的是,我还没有忘记这些事情,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是我的心愿。还有一个原因是,在本书的《一言为定》这一篇中也写到过,我曾经和校长先生约定“长大以后,要做巴学园的老师”。但是,我并没有能够实现这个诺言。所以,我想至少要让人们知道,有这么一位小林先生,他是怎样深深地爱着孩子们,他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们,这一切,我觉得自己必须详细地把它们写下来。

令人悲哀的是,小林先生已经于昭和三十八年(1963年),也就是在十八年前去世了。如果先生还健在的话,我还可以向他请教很多问题,真是很遗憾。

当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发现,在年轻的时候,仅仅当做快乐的记忆留在心中的巴学园,现在重新回忆起来,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啊,原来小林先生是为了这个目的才那么做的啊!”

“先生连这个都想到了啊……”

从而理解到小林先生的良苦用心。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惊讶、感动和庆幸。就拿我来说吧,先生不停地对我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是怎样激励着我,支持着我,一直到现在的啊!它对我的鼓舞无法计量。如果我没有进入巴学园,没有见到小林先生,恐怕无论我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所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就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吧?

巴学园在昭和二十年(1945年)的东京大空袭中被烧毁。这所学校全部是由小林先生的个人财产创办的,所以,重建学校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战后,小林先生先在巴学园的废墟上创办了幼儿园,同时,先生又协助国立音乐大学创建保育系(即现在的幼儿教育系),并且在国立音乐大学讲授韵律学。这里的小学创建的时候,先生也尽力协助。但是,先生在自己的梦想—重新创办理想的、自己的小学—实现之前,于六十九岁那年与世长辞。

当时,巴学园所在的地方,从东横线的“自由之丘”车站走三分钟的路就到了。现在,那里是“孔雀超级商店”及其停车场。这之前我有一次因为非常怀念巴学园,明明知道那儿已经完全没有过去的样子了,但还是忍不住开车去了那里。到了现在的停车场周围,我想起了电车教室,运动场……想要好好地看一看,就慢慢地开着车。正在那时,停车场的大叔看到我的车,就冲着我大喊:“停满了!停满了!不行!不行!”我很想说,“我不停车,我只是在回忆我的小学。”,但是我知道,谁也不会理解我当时的心情,所以就匆匆地离开了。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的心头突然涌上一阵悲哀,坐在奔驰着的汽车里,泪水“啪嗒啪嗒”地落了下来。

在日本,有很多优秀的教育家。大家都怀有着理想、爱情和梦想,但是要将这些变成现实,却是那么的困难,这一点我也有深切的体会。小林先生也是如此,在创立巴学园之前,他进行了年复一年的研究。巴学园作为一所完整的学校,创立于昭和十二年(1937年),而在昭和二十年(1945年)即毁于战火,只存在了极为短暂的一段时间。

但是,我在巴学园的那段时间,对小林先生来说,是他最富有热情,他的理想之花绽放的瞬间。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但是,如果没有战争,小林先生会培育出多少学生,将他们送到社会中去啊!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中就充满了叹息和悲凉。

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针,在这本书里也写到过,那就是先生经常说的: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先生热爱大自然,他希望孩子们尽可能地保持自然的性格。另外,他也喜爱真实的自然界,据先生的小女儿美代回忆,在她小时候,父亲总是说:

“让我们去寻找一下自然界中的节奏吧!”

一边这样说着,一边带着她出去散步。每当这个时候,先生总是喜欢走到有大树的地方,静静地观察着大树的枝叶迎风摇动的样子,先观察一根树枝,再看它上面的一枝,再看摇动着的树叶,还有它们和树干的关系。仔细地观察风强弱不同的时候,树叶的摇动有什么差异。如果不刮风的时候,先生则会久久地站在那里,仰望着大树的繁枝密叶……不光是看树木的时候如此,据美代说,先生对河流也有这种情怀,他每次到附近的多摩川的时候,总是忘情地看着水流,好像永远也看不够似的。

也许会有人提出疑问,在战争期间,这么自由的小学,为什么会得到文部省①和国家的许可而存在呢?详细的情况,我直到现在也不清楚,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原因是,小林先生不喜欢宣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媒体敬而远之。即便在战前,先生也从来没有让人拍摄过学校的照片,没有宣传过“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再加上巴学园的全校学生加起来还不足五十人,这么一所小学校,并不惹人注意,所以能够安全地存在下去。

我们这些巴学园的学生,不管自己是哪一个年级的,每年的十一月三日—就是巴学园开精彩的运动会的那一天—我们就会借用九品佛寺庙中的房间,大家聚到一起,度过快乐的一天,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大家都已经年过四十,转眼就快五十岁了,都已经为人父母,但是,大家还是互相称呼着“朔子”、“大荣君”,和小时候完全一样。我们能够这样亲密地交往着,也是小林先生留给我们的礼物。

我从以前的小学退学的事情,也是真的。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像宣传艺人的事啦,桌子盖子的事啦,都是后来妈妈告诉我的。但是我心里总觉得“嗯?我难道是一个这么差劲的孩子”,还半信半疑的。然而,五年前在我主持的电视节目《奈良的早晨》中,作为嘉宾出席这个节目的,竟然是我退学的那所小学的一位女老师!当时她是我的隔壁班(也是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听了老师的讲述,我非常惊讶。老师的话是这样的:

“彻子当时是隔壁班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我有事到教师办公室去,就让学生们上自习,我在走廊里的时候,几乎每天都看到你站在走廊里。而且,当我走过时,彻子总要叫住我,问:‘老师,我被罚站了,为什么呢’、‘我做了什么坏事了吗’、‘老师讨厌宣传艺人们吗’。你这样问我,我实在很难回答。所以到后来,我即使有事要去办公室,也要先开门看一看,如果彻子站在那里的话,我就不去了。你的班主任老师,经常在教师办公室里对我抱怨‘怎么会那个样子呢’。所以,后来你出现在电视上的时候,一看名字,我马上认出是你来了。因为虽然事隔多年,我还清清楚楚地记着你上一年级时候的事……”

“被罚站”这件事,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不禁大吃一惊。望着这位一大早就赶来参加电视节目、满头白发的温和的老师,我想像着她年轻时的样子,又想到自己那时候,明明被罚了站,还要刨根问底的“好奇的彻子”的样子,不禁有些好笑,同时,我也终于相信“退学了”这件事,的确是真的。

在此,我想对我的母亲,表达我发自内心的感谢。因为,直到我二十岁之后,母亲才告诉我曾经退学这件事。

满了二十岁以后,有一天,母亲问我:

“那时候,我们为什么要换一个学校,你知道吗?”

“嗯?”

我不明所以,妈妈轻描淡写地说:

“其实是退学了。”

如果,当我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时,妈妈就对我说:

“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

那样的话,当我第一天走进巴学园的时候,会是多么沮丧而又惴惴不安啊!那生着根的校门,电车教室,在我眼中,肯定不会是那样有趣了。能拥有这样一位母亲,我实在是很幸运。

因为当时处在战争期间,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巴学园的照片。在仅存的几张照片中,最有趣的是毕业典礼上的照片。毕业生照相的时候,一般都在礼堂正面的台阶上,大家一边嚷着“照相啦!照相啦”,毕业生们就排好队,但是在校生也想跟着一起照,就从这儿那儿地露出脸来,结果照出来的相片都弄不清楚谁是真正的毕业生了。每当大家聚到一起的时候,都要研究一番“这是哪个班毕业时的相片”。但是,这个时候,小林先生从来不责备大家。先生一定是觉得孩子们自由自在、生动活泼地照相,比呆板的毕业典礼的照片要好吧。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没有比这样的照片更能体现出巴学园的风格的了。

要述说巴学园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在这本书中,我想要说的是一个叫小豆豆的女孩子,在周围大人们的引导下,终于能够顺利地和大家一起学习、交往的故事。能够使这些为人所知,我已经觉得非常欣喜和满足。

我常想,如果今天还有巴学园的话,可能就不会有孩子讨厌上学了吧?因为,在巴学园,即使放学之后,孩子们也不愿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儿到学校去。巴学园就是这么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

那么,在巴学园,和我一道在电车教室旅行的伙伴们,现在怎么样了呢?在这里,我简单地说一下我知道的情况。

高桥君(高桥 彰)

总是在运动会上拿第一名的高桥君,现在仍然只有他读小学低年级时那么高。高桥君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国学院久我山高中(这所高中的橄榄球队非常厉害,是非常有名的),然后升入明治大学的电气工学系,并从那里毕业。

现在,高桥君在滨名湖畔的安藤电气公司担任“协调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职位,目的是为了追求公司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高桥君要了解大家的辛苦和烦恼,并且解决实际的问题。正因为高桥君能够设身处地地体味他人的苦处,才会出色地做好这项工作吧!而且,我想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高桥君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这一定也给他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高桥君还有一项专业方面的工作,就是指导刚进公司的新员工学会使用公司的IC大型机器。

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曾经去滨松,拜访了高桥君和他温柔的太太。高桥太太对巴学园的事情非常了解,简直像自己就在巴学园上过学一样,她深深地理解高桥君,是高桥君的知己。我们一起谈话,我听取了高桥君的很多感想。高桥君告诉我,他“的确没有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怀有自卑的心理”,我想真的是这样。因为,如果高桥君怀有这种自卑心理的话,他就很难升入那么好的高中和大学,更不要说担任“使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了。高桥君说的“第一天到巴学园的时候”的话,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那就是,“看到还有别的像我一样的孩子,觉得安心了”。所以,在巴学园的第一天就这样安心地度过了,以后的每一天都十分快乐,一次也没有想过要找个理由请一天假什么的。在游泳池中赤裸着身体游泳的时候,一开始非常害羞,但是一件一件往下脱衣服的时候,仿佛感觉到自己的害羞心理也一层一层地脱落了。这样出现在别人面前,也不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的了。当高桥君站在比自己还要高的跳马面前时,小林先生鼓励他说,“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的!绝对能跳过去”,仅仅在最后一刻才伸手托了他一下,让人感觉这就是高桥君自己跳过去的(现在想来是这样的),由此来增加他的自信心。跳过去时的欣喜,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如果自己向后退缩的话,就会被人推动着向前,自己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才行。当然,运动会上的光荣和喜悦,现在仍然清楚地记得……

像小学生时一样,高桥君的眼睛明亮有神,声音也显得深思熟虑,他向我娓娓地述说了上面的那些关于巴学园的往日回忆。

我觉得,高桥君良好的家教,也使得他的性格更加完美。但小林先生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先生不是仅仅看到眼前的事情,而且还考虑到几十年之后的事,据此来培育我们。先生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同样,他对高桥君一直说的话是“你绝对能做到”,这句话无疑深深地影响着高桥君的一生。

分手的时候,高桥君讲了一件事。那是高桥君在巴学园上学的时候,在学校外面,他经常会被外校的学生们欺负,有一次他沮丧地来到学校之后,我问他“怎么了?是哪个孩子干的”,话音未落,我就跑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又跑了回来,对他说“高桥君,已经没事啦”。“那时候,我非常高兴”,分别的时候,高桥君又一次对我说。我已经忘记这件事了,但高桥君一直念念不忘,谢谢你这样记着我做的小事情!

美代(金子美代)

校长先生的三女儿美代,毕业于国立音乐大学的教育系,现在是国立音乐大学附属小学的音乐教师。美代也和校长先生一样,“喜欢教小孩子”,并且怀着这样的想法和孩子们接近。据说美代三岁左右的时候,就能够合着节拍走动,身体做出各种动作,说好多好多的话,校长先生就是参考了很多美代这时候的情形,去和孩子们接触的。

朔子(松山朔子,结婚后为齐藤朔子)

小豆豆第一天上学的时候,见到的穿着有兔子图案背带裙的大眼睛女孩,就是朔子。朔子后来轻松地通过了当时最难考上的女子学校之一—都立第六女子高中(即现在的三田高中)的入学考试,后来又升入东京女子大学英语系。毕业之后,担任御茶水YWCA的小学生的英语教师,一直工作到现在。特别是夏天小学生们露营的时候,朔子根据巴学园的经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朔子在攀登阿尔卑斯山的穗高峰的时候,邂逅了现在的丈夫。现在,朔子的儿子已经上大学三年级了。为了纪念他们夫妇在穗高峰的相识,儿子的名字叫做“保高”。

阿泰(山内泰二)

不肯娶我做新娘的阿泰,现在是日本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阿泰现居美国,是所谓“精英外流”中的一员。

阿泰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即现在的筑波大学)理学院的物理学系,在本校的研究生院取得硕士学位之后,作为富尔布赖特交换学生去了美国留学,五年后在罗彻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而后,阿泰留在罗彻斯特大学,继续高能实验物理的研究。现在,阿泰已经是位于伊莉诺伊州的大名鼎鼎的“费米国立加速研究所”的副所长,这个研究所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加速研究所,在物理学界尽人皆知。在这个研究所里,聚集了美国五十三所大学的最聪明的研究者,有一百四十五位物理学家,技术人员则达到一千四百多人。阿泰是这个巨大的研究所的副所长,并且兼任物理部的部长,从这里也能够看出阿泰卓越的天才。四年前,这个研究所成功地完成了最大能量为五千亿电子伏特的运转,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最近,阿泰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共同发现了一种叫做“欧普希龙”的物质,有的人甚至说这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我想阿泰将来一定会得到诺贝尔奖的。阿泰的夫人是女性中罕见的数学才女,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

这一对研究物理学和数学的优秀的夫妇,有时候会和两个儿子一起,举行家庭音乐会。大家分别演奏大提琴、钢琴、小提琴等自己擅长的乐器,真称得上是一个艺术之家。

对于本来就聪明过人的阿泰来说,也许他上任何一所小学,都会有今天的成就。但是,在巴学园,每天早晨都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开始”的学习方式,也许会使他的才华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吧。说起上课时的阿泰,总是一直呆在他的酒精灯、烧瓶、试管的旁边,再不然就是在自己的坐位上读着很难的科学书或者物理书,在我的记忆中,阿泰总是这个样子。

大荣君(大荣国雄)

因为拉我的小辫子而被校长先生训斥的大荣君,在高桥君的“尾巴”事件中,又是他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消息。

大荣君现在是日本屈指可数的东洋兰鉴定专家之一。据说,有的东洋兰,一棵的价值就高达数千万日元,所以有必要进行鉴定。而且,东洋兰的售卖和栽培也极为困难,但是大荣君不知什么时候,领悟出了其中的技巧,现在他整天乘着飞机或汽车在全日本跑来跑去。为了写这篇后记,我通过电话联系上了大荣君,当时他刚刚从外地回来。

我问:“后来,你去了什么学校?”

大荣君:“哪儿也没去。”

我问:“哪儿也没去?那么,你是说上到巴学园为止了?”

大荣君:“是啊。”

我问:“嗯?那么,连中学也没上吗?”

大荣君:“啊,在疏散地的大分县,上了几天大分中学。”

唉,说得这么轻巧。在战前,大荣君是大园艺家的孩子,是占了等等力大部分林地的“赞花园”的小主人,但是这一切都在战争中烧毁了。但是大荣君生性豁达,并不以此为遗憾。下面是那次电话的继续:

大荣君:“你知道花朵中最香的是什么吗?我觉得应该是中国的‘春兰’,那种香气,无论是什么香水,都不能和它相比。”

我说:“春兰贵吗?”

大荣君:“嗯,贵的、便宜的都有。”

我问:“东洋兰的花是什么样子的?”

大荣君:“啊,东洋兰的花朵很素雅,但还是素淡的好啊。”

大荣君的声音还是那么慢悠悠的,显得很是从容,和在巴学园的时候一点儿都没有变化。我一边听着大荣君的话,一边思考着,大荣君连中学也没有读完,但他一点儿没有觉得有什么难为情的,自己研究、自己开拓,从事着自己真正喜爱的工作,这一切令我非常感动。

税所爱子(结婚后为田中爱子)

叔公是著名的东乡元帅的税所同学,是从青山学院的小学部中途转学到巴学园的。那时候,我感觉她是一位“文静稳重的小姐”,其实在那时,她的担任陆军近卫三队少佐的父亲,已经战死了。税所同学在镰仓女子高中毕业之后,和现在的丈夫—一位建筑设计师结婚。现在,税所同学的长子在建设公司工作,次子也已经确定了工作,她已经很轻松了。她有时候也写和歌自娱。

我说“您也喜欢写和歌,到底是和诗人税所敦子有血缘关系的缘故啊!”回答是,“哪里呀,呵呵呵呵”。我说“您还是和在巴学园时一样,那么谦虚和稳重”,税所同学立刻接着说,“扮演辩庆时的体形,到现在也还是那样啊!”她的声音让人感觉出她的温馨的家庭生活。

右田昭一君

因为要给大家带葬礼上的包子而出名的右田君,从都立园艺学校毕业,但他还是想学习从小就喜欢的绘画,于是又进入武藏野美术大学的设计系并从那里毕业。现在右田君和朋友一起成立了美术设计公司,并努力地开拓事业。

青木惠子(结婚后为桑原惠子)

曾经饲养了在空中飞的鸡的惠子,后来和一位庆应义塾的幼儿园老师结婚,已经度过了银婚纪念!女儿也已经结婚了。

另外,还有一位后来转学来的坂本敏子同学(结婚后为菅敏子),从香兰女校毕业后,在“梅•牛山哈里伍德美容沙龙”工作,现在是排名第三位的资深发型师。

渡边义治君 毕业于神奈川大学,后来成为公司职员。

下面也介绍一下小林宗作先生的简略经历。

小林宗作(本名为金子宗作)

小林先生于明治二十六年(1894年)六月十八日生于群马县的吾妻郡。先生从小爱好音乐,经常在能够望见榛名山的家附近的河边,手里挥动着指挥棒玩耍。因为先生家境并不富裕,又是六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所以先生在小学毕业之后,立刻当上了代课老师,并且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取得教师资格。(仅仅小学毕业,就能够通过资格考试,非得特别优秀不可。)随后先生来到东京,在牛进小学担任教师,同时一边学习音乐,并且考入了一直向往的东京音乐学校(即现在的东京学艺大学)的师范系。毕业后,先生成为成蹊小学的音乐教师。成蹊小学的创立者中村春二先生的教育方针,给了小林先生很大的影响。中村春二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小学开始”,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绝对不超过三十人。而且倡导自由教育,贯彻尊重孩子们个性的教育方针。比如说,如果上午完成了学习计划,下午就散步,采集植物标本,写生,听老师说话,唱歌……等等,后来,小林先生也实行这种上课方式。

小林先生在成蹊时期教的学生中,有后来成为钢琴家的井上园子和野边地瓜丸等人。

在成蹊小学期间,小林先生为小学生们写了适合孩子们的喜剧歌剧,三菱财阀岩崎小弥太男爵看了这出歌剧之后深为感动,决定资助小林先生去欧洲,考察那里的教育情况。岩崎男爵(他是我的一位故友泽田美喜的父亲的表兄弟,泽田现供职于伊丽莎白•桑德斯中心)也是这所独特的小学的创办者,他还从财力上资助了山田耕作等多位艺术家。小林先生当时正为音乐教育、儿童教育中的很多问题而烦扰,他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项资助,初次西行欧洲,学习教育学。那是在大正十二年(1924年),先生当时三十岁。

然后,就像《韵律操》那一篇中所说的,小林先生见到了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道格拉斯,来到了他在巴黎开设的学校中,直接向道格拉斯先生学习。另外,小林先生还参观了好多所小学,两年后返回日本。小林先生回到日本之后,立刻与赞同自己的幼儿教育主张的小原国芳先生,共同创办了成城幼儿园。后来,小原先生创立了玉川学园,小林先生则创立了巴学园。

在开办成城幼儿园的时候,小林先生总是对幼儿园的老师说:“不要把孩子们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而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更要大得多。”小林先生创办的这个幼儿园,和以前的幼儿园都大不相同。

昭和五年(1930年),小林先生第二次去欧洲。因为先生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感觉到有必要进一步学习韵律学,于是再次回到道格拉斯先生那里。在欧洲,小林先生又考察了好多学校,决定要真正地开始创办自己的小学,于一年后回国。

昭和十二年(1937年),小林先生创办了巴幼儿园和巴学园(小学),并且成立了日本韵律学协会。

很多人知道小林先生是“将韵律学普及到日本的人”,并且研究他的人也不少。但要说到小林先生具体是怎样进行儿童教育的,除了当时我们这些小学生,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三年前,小原先生也去世了。而且,这本书中出现的丸山老师,还有和小林先生在同一时期受教于道格拉斯的石井漠先生,都已经去世了。

战后小林先生教过的学生中,有人说“先生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人”。我回想起在巴学园的时候,经常高高兴兴地和我们说话的小林先生,想到先生一定是在战后有太多悲伤的事情,才变得沉默的吧?想到这些,我不禁十分悲哀。而且,如书中所言,小林先生在巴学园的废墟上担任国立幼儿园的园长,并担任国立音乐大学的讲师,但是他终于没能再次创立像巴学园那样有自己特色的小学,就去世了。一边看着因为空袭而被烈火吞噬着的巴学园,一边说“下一次,我们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呢”的小林先生,在他当时的热情再次被唤起之前,就永远地离去了。

上面非常简略地叙述了小林先生的经历。如果写得再详细一点,那就是先生还长期担任过东洋英和女学院、石井漠舞蹈学校、都立保姆学校、东京都保姆培育所等学校的教师。在巴幼儿园的毕业生中,有女演员池内淳子女士。在巴学园我的学姐中,有女演员津岛惠子女士。

后记写得很长,这是因为我希望大家更多地了解小林先生,就不知不觉加上了这么多。现在我主持的朝日电视台的《彻子的小屋》节目,其主制作人是佐野和彦君。佐野君毕业于学艺大学的乐理系,然后开始在电视台工作,同时,也教小孩子音乐。在教音乐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很多疑问,这时候,他听说“有一位叫做小林宗作的杰出的教育家”,就非常想知道这位教育家是怎样教学生的,是怎样的一个人。于是,佐野君这十年以来,向国立学校的有关人士询问了很多小林先生的事情,认真地做了好多研究。不过,要说到小林先生是如何具体地和孩子们接近,就不得而知了。有趣的是,我在做《彻子的小屋》节目之前,曾经做过好几年“Wide Show”的主持人,从那时起就和佐野君相识了,算来已经有十年之久了。但是,在这期间,我一直不知道佐野君在收集小林先生的资料,而佐野君虽然知道我“受到过一位了不起的校长先生的教育”,但做梦也没有想到那就是小林先生。当我开始写“小豆豆”的时候,这才突然揭开了这个秘密。佐野君又惊又喜,激动地跳了起来:“真没想到,我身边就有人知道这些事情,我寻找了这么多年,原来近在眼前……”

佐野君想要真正地着手收集小林先生的资料,起因是他遇到了一位女士,在小林先生教孩子们韵律操的时候,这位女士给孩子们用钢琴伴奏。女士告诉佐野君,小林先生曾经对她说:“哎,孩子们是不会那么走的!”

就是说,小林先生在提醒这位女士,她不懂得孩子们呼吸的频率。就是这么一件事,促使佐野君开始了对小林先生的研究。我真心地希望,通过佐野君对事物纤细敏锐的感觉和他的调查研究,能够使小林先生更多更详细的事迹为人所知。

出征去了的校工阿良,后来安全地回来了。而且,现在每到十一月三日,阿良总要和我们一起聚会。

我把这本书的题目命名为“窗边”,是因为在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正流行着“窗边族”这样的说法。这个词给人一种被排除在外围,而不是处于主体的地位上的感觉。当时我总是站在窗边等待着宣传艺人路过。而在第一所学校中,实际上,我隐隐约约地总是有一种被排斥感。所以,我就选择了这样的书名。关于“小豆豆”,则在书中已经做了说明。

能够出版这样一本书,我首先要向书中那些美丽又可爱的插图的作者—岩崎千弘女士表示由衷的谢意。遗憾的是,千弘女士已经在七年前去世了。但是,她留下了大约七千幅优秀的画作。众所周知,千弘女士是儿童画的天才,在世界上,恐怕再没有任何一位画家能够如此生动地表现出孩子们的神态来了。无论孩子们是什么样的姿态,千弘女士都能够生动地描绘出来,而且,她还能清楚地表现出六个月的婴儿和九个月的婴儿的不同神态。千弘女士的画作总是孩子们的好伙伴,期盼着孩子们的幸福。能够在这本书中采用千弘女士的画作,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想能够实现,对我来说欣喜激动莫过于此。由于我的文章和千弘女士的画实在吻合得太好了,有的读者甚至认为“是不是千弘女士在去世之前,特意为这本书画了几幅插图”。当然不是这样,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千弘女士一生之中画过多少孩子、多少天真烂漫的画像啊!我写这本《窗边的小豆豆》,要把一篇篇文章积累到够一本书的程度,的确很难。因此,我特意在讲谈社的《年轻女性》杂志上连载,这样可以每个月都有一定的截稿日期,迫使我必须完成写作计划。从1979年2月到1980年12月,我一直连载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后来将这些文章汇集成书。这期间,为了选择合适的插图,每个月我都要去位于练马区下井神社的岩崎千弘绘本美术馆(我也是那里的理事之一),在副馆长松本猛先生(即千弘女士的儿子)和他的夫人由理子女士的帮助下,挑选图画。两年中,每个月都要去那儿,虽然挺不容易的,但也是一个好机会,使我能够看到千弘女士大量的原作,所以我觉得非常快乐。在此,我要向这两位年轻的夫妇,还有愉快地应允我使用原画的岩崎千弘女士的丈夫松本善明先生,表示深深的感谢。另外,这家美术馆的馆长,剧作家饭泽匡先生,常常鼓励磨磨蹭蹭的我说,“快一点儿把小学的事,校长先生的事写给我们看啊”。在此,我也要向饭泽先生表达我的感谢,谢谢饭泽先生对我的鼓励。

当然,以美代为首的巴学园的同学们,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协作,实在太谢谢你们了。

早在二十多年前,讲谈社的加藤胜久先生就发现了我发表在《妇人公论》杂志上的、关于巴学园的极短的小散文,加藤先生对我说,“写成一本书怎么样”,并且给我带来了厚厚的一大摞二百字的稿纸。当时我还非常年轻,甚至连“海味”和“山味”都分不清楚,而且,除了在学校里写的作文之外,我几乎没有写过什么东西。加藤先生给了我“自信”,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什么时候写一写巴学园”的希望的种子。在这里,我也要对加藤先生表达我深深的谢意。当时的加藤先生给人的感觉是精明能干的年轻职员,时隔二十余年,再见到加藤先生的时候,他已经身居要职,但精明能干的感觉仍然没有改变。当时加藤先生给我的稿纸,我没有写文章,而是做了别的用途,没想到二十年后,竟然会有这样的结局,真是很让人高兴。

另外,我还要向当时负责《年轻女性》杂志的长泽明先生两年来每个月的辛勤忙碌表示感谢。

还有,我还要对讲谈社的岩本敬子女士道一声“谢谢”,她担任了《窗边的小豆豆》连载时的准备工作,而且在这次汇集成书的时候,为了使这本书“成为一本好书”而全力以赴地工作。能够和非常理解巴学园的人士一同工作,真是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为本书进行装帧的和田诚先生是一位非常亲切的人,迄今为止,我出的书全部都是由他进行装帧工作。

就这样,《窗边的小豆豆》终于得以与大家见面。虽然巴学园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大家读这本书的那一瞬间,巴学园仿佛又恢复了过去的样子。能够如此,真是让我感到无上的快乐。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美呀美呀意大利(Bella Bella Italia)
博采英语阅读4
新管理(现代经理人不可不知的管理新知识)/经理头脑新风暴丛书(经理头脑新风暴丛书)(New Management)
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美国史学大师史景迁中国研究系列)(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30种炸鸡秘方曝光(风格迥异口味美妙)/杨桃文化新手食谱系列(杨桃文化·新手食谱系列)
商品房买卖合同文本及相关法律规定/法律文书及相关规定丛书
.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加德纳趣味数学系列)
沙拉酱(杨桃文化新手食谱系列)
德加素描/世界名家经典素描临习鉴赏系列丛书(世界名家经典素描临习·鉴赏系列丛书)
5岁聪明宝宝(幼儿智力早开发)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