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下的小人(双桅船经典童书)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儿童文学,童话故事,综合,
品牌: 玛丽·诺顿
基本信息·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159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32466116
·条形码:9787532466115
·包装版本:2005-07-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双桅船经典童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地板下的小人》,原名《借东西的地下小人》(The Borrowers),是英国儿童文学女作家玛丽·诺顿的代表作。诺顿笔下那些地板下的小人,靠一些被人们忽略的零零碎碎的小东西生活。他们会用邮票装饰墙,火柴盒做五斗柜,吸墨纸做地毯,别针做门闩,小盖碗做澡盆……食物就更不用愁了,人们掉下的土豆渣、面包屑,就够他们吃上半年……但是他们过得非常小心,不能被大人们发现,否则,他们就不得不搬家了。小人波德的孩子阿丽埃蒂与大人家的小男孩交上了朋友。男孩送给他们许多东西,两个孩子常常一起读书、聊天。但这样的日子终究过不长,波德家终于被大人发现了,他们找来了警察和狗,要彻底消灭波德一家。在男孩的帮助下,他们准备逃离庄园,希望在田野上寻找到新的生活。可是,男孩被管家关起来了,捕老鼠的人要将熏药从洞里灌进小人家,把他们熏出来。怎么办呢?小人们的命运究竟会怎样?快来读这本精彩的书吧!
《地板下的小人》适合阅读年龄:6岁以上
作者简介玛丽·诺顿英国儿童文学女作家。童年主要在贝德福德郡的乡村庄园里度过,她的许多作品都以此为创作背景。她毕业于修道院学校。年轻时,她当过老牌的老维克剧团演员。这个剧团以上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著称。1927年她与出生于船运世家的罗伯特·C·诺顿结婚,同丈夫-道到葡萄牙定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丈夫在海军服役,她和四个孩子住在美国。诺顿在1943年开始写童话。她的第一本儿童文学作品《神奇的床捏手》就是在纽约出版的。后来全家回到英国定居。1947年发表了《篝火与扫帚柄》。1957年这两本书汇集成一册出版。该书讲述三个小孩与一个想当女巫的英国乡村老处女之闻的友谊。后来被迪斯尼电影制片厂改编为音乐影片。《地板下的小人》(《波德-家》)(1952)是她的代表作,这是第一本以"借东西的地下小人"为主角的童话。获得同年卡内基儿童文学奖,1960年又获得了路易斯卡·罗尔书籍奖。该作品使她成为战后英国儿童文坛上的主要作家之一。
媒体推荐书评
这是一部荣获卡内基儿童文学奖与路易斯·卡罗尔书籍奖的童话名作。
它用精彩的故事讲述了友情、生存、自由等永恒的话题。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如同安徒生童话《癞蛤蟆》中那只金色的水桶,
跳进去的人,被提到生活和感觉的高处,往上拎去的过程更是有趣得妙不可
言……可以说,《地板下的小人》就是这样的金色的水桶。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子涵
住在地板下的这家小人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和我们那样不同
却又那样相像,尤其两位孩子的心居然息息相通,这让我们读得兴味盎然。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学者刘绪源
编辑推荐《地板下的小人》在英国深受儿童的欢迎。"借东西的地下小人"已家喻户晓。这部童话已被美国好莱坞改编拍成电影。
目录
第一章 听梅太太讲小人/1
第二章 波德一家/9
第三章 等爸爸回家/17
第四章 爸爸被看见了/20
第五章 真相/28
第六章 阿丽埃蒂的渴望/38
第七章 一道道门被打开/47
第八章 格栅外面的世界/54
第九章 一样的眼神/59
第十章 大人世界和小人世界/65
第十一章 爸爸的感觉/74
第十二章 托男孩捎信/79
第十三章 黑夜行动/87
第十四章 事情并没有那么可怕/94
第十五章 半夜,地板被掀开/100
第十六章 富有的日子/108
第十七章 德赖弗太太的尖叫/114
第十八章 准备出逃/121
第十九章 危急时刻/130
第二十章 焖土豆牛肉的香味/140
附录
关于作者/148
关于这本书/149
童心:永恒的世界语(精彩书评)/刘绪源150
我们“看见”了什么(阅读指导)/陈明153
童年的阅读计划/安武林157
……[看更多目录]
序言多少年前,在山东烟台的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上,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前几年,我将这个观念修正了一下,作了一个新的定义: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现在更喜欢这一说法,因为它更广阔,也更能切合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
换一种说法: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
这套“双桅船经典童书”,选择的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无疑是精神的大餐。这些书就是我所说的那种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人性基础的书。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我曾称这样的书为王书。
我们现在先来说一说这所谓的良好的人性基础都到底有哪些基本面——
道义感。
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作为一种精神形式,当初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于文学。在今天的人的美妙品性之中,我们只要稍加分辨,就能看到文学留下的痕迹。没有文学,就没有今日之世界,就没有今日之人类。没有文学。人类依旧还在苍茫与灰暗之中,还在愚昧的纷扰之中,还在一种毫无情调与趣味的纯动物性的生存之中。
文学要有道义感,儿童文学更要有道义感。
必须承认固有的人性远非那么可爱与美好。事实倒可能相反,人性之中有大量恶劣成分。这些成分妨碍了人类走向程度越来越高的文明。为了维持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人类中的精英分子发现,在人类之中,必须讲道义。这个概念的生成,使人类走向文明成为可能。若干世纪过去了,道义所含的意义,也随之不断变化与演进,但它却也慢慢地沉淀下一些基本的、恒定的东西:无私、正直、同情弱小、扶危济困、反对强权、抵制霸道、追求平等、向往自由、尊重个性、呵护仁爱之心……这些道义的旗帜性内涵,与其他精神形式(如哲学、伦理学等)一道,行之有效地抑制着人性之恶,并不断使人性得到改善。
情调。
文学似乎比其他任何精神形式都更有力量帮助人类养成情调。“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文学能用最简练的文字,在一刹那间,把情调的因素输入人的血液与灵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泰戈尔、海明威、屠格涅夫、鲁迅、沈从文、川端康成……一代一代优秀的文学家,用他们格调高贵的文字,将我们的人生变成了情调人生。从而使苍白的生活、平庸的物象一跃成为可供我们审美的东西。
情调改变了人性,使人性在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而情调的培养,应始于儿童。
情调应该属于审美范畴。
我的看法是一贯的,在我的意识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我认为美感的力量、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但只有一个东西是不会衰老的,那就是美。然而,在现在中国的语境里面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美”成了一个非常矫情的字眼。这是非常非常奇怪的。
我横竖想不通:人们到底是怎么了?对美居然回避与诋毁,出于何种心态?难道文学在提携一个民族的趣味、格调方面,真是无所作为、没有一点义务与责任吗?
成人文学那里,我们就别去管它了,由它去吧。儿重文学这一块,我们还是要讲一讲的。不打这个底子不行。没有这个底子,人性是会很糟的。
美育的空缺,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误。这一失误后患无穷。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提出五育(德育、智育、体育、世界观教育、美育)并举的思想,其中就有美育。但美育的问题引起激烈的争论,几乎被否定掉了。后来仅仅是作为中小学的方针而不是作为全国的教育方针被肯定下来。再后来,对美育的理解日趋狭窄,到了最后,仅仅将它与美术、音乐等同了起来。在蔡元培看来,五育为一个优质人性培养的完美系统,德育、智育、体育为下半截,世界观、美育为上半截。然而,这上半截被腰斩了。中国的教育系统成了一个残缺的系统。
情感教育。
古典形态的文学,始终将自己交给了一个核心单词:感动。古典形态的文学做了多少世纪的文章,做的就是感动的文章。而这个文章,在现代形态的文学崛起之后,却不再做了。古典形态的文学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就正是在于它的悲悯精神与悲悯情怀。
人类社会滚动发展至今日,获得了许多,但也损失或者说损伤了许多。损失、损伤得最多的是各种情感——激情、热情、同情……
甚至是在这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所谓的“新新人类”)都已受到人类学家们的普遍担忧。而担忧的理由之一就是同情心的淡漠(他们还谈不上有什么悲悯情怀)。我们已看到,今天的孩子,似乎已没有多少实施这种高尚行为的冲动了。
种种迹象显示,现代化进程并非是一个尽善尽美的进程。人类今天拥有的由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种种好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情感的弱化就是突出的一例。 我们如此断言过:文学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性基础。而这一“基础”中理所当然地应包含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悲悯情怀。
若从上面所说到的这三个基本面来考量,这些选在“双桅船经典童书”中的作品是最理想的范本。它们在三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也是人的平衡,人类的平衡。
文摘书摘
阿丽埃蒂叹着气把日记本放好,走进厨房。她从霍米莉手里接过一圈洋
葱,轻轻套在脖子上,去找一块剃刀刀片。“说真的,阿丽埃蒂,”霍米莉
叫起来,“你不该把它套在你干净的毛线衫上!你想闻起来像一个泔水桶吗?
来,把剪刀拿去……”
阿丽埃蒂让那圈洋葱落到脚下,跨过它走出来,就像它是个孩子玩的铁
环,然后动手把它切成片。
“你的爸爸回家晚了,”霍米莉又嘀咕了一遍,“可以说都怪我。噢,
天啊,噢,天啊,我真不该……”
“不该什么?”阿丽埃蒂眼泪汪汪地问道。她大声吸鼻子,想用袖子去
擦。
霍米莉用手把落下来的一小圈头发拨回去。她心不在焉地看着阿丽埃蒂
。“都为你打破了那个茶杯。”她说。
“但那是好多日子以前的事了……”阿丽埃蒂眨着眼睛开始要说,又吸
了一下鼻子。
“我知道,我知道。这不是你的事。这是我的事。这不关那只打破的茶
杯。这和我对你爸爸说的话有关。” “你对他说什么了?” “这个嘛,
我只是说……我说那套茶杯还有……在上面老地方,在教室角落的柜子里。
”
“我看不出你的话有什么不对。”阿丽埃蒂一面说,一面让一片片洋葱
落到汤里去。
“但那柜子很高,”霍米莉叫道,“得沿着窗帘爬上去。你的爸爸上岁
数了……”她一屁股坐在香槟酒铁皮帽软木塞上,“噢,阿丽埃蒂,我没有
提到它就好了!”
“不要担心,”阿丽埃蒂说,“爸爸会量力而行的。”她从热水管口拔
出一个香水瓶橡皮塞,让几滴开水落到一个阿司匹林瓶子的铁皮盖里,加上
点凉水,开始洗手。
“也许是这样,”霍米莉说,“不过我要再跟你说两句。茶杯算什么东
西!你那亨德列里叔叔一辈子喝东西只用橡果的壳儿,他可是活得很老很老
,还有精力移居到别处。我的娘家人只用一只骨制小针箍轮流着喝东西。你
只是碰巧有了一只茶杯……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
“我明白。”阿丽埃蒂说着,在用绷带卷做的毛巾卷上把手擦干。
“我担心那窗帘,”霍米莉叫道,“他上了岁数,爬不上去了——怎么
也爬不上!”
“他那枚针能帮他爬上去的。”阿丽埃蒂说。
“他那枚针!那也是我教他这么办的!我对他说,拿枚帽针去,在针头上
贴上那种印有名字的布带,然后把帽针扔上去钩住窗帘,顺着布带往上爬。
那回是要他到她的卧室借一个绿宝石挂表,好让我看时间烧饭。”霍米莉的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