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精)

分类: 图书,科学与自然,生物科学,植物学,
品牌: 唐传核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36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02560971
·条形码:9787502560973
·包装版本:2005-01-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对于人体最佳健康状态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的全新认识代表了营养学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到来,它作为功能性因子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类胡萝卜素、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甾醇、类黄酮、花色苷、雌激素、原花色素、单宁、有机硫化合物,皂苷化合物等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作用机制等。
本书可供从事保健(功能)食品、天然活性产物、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适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卫生、农产品加工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媒体推荐前言
随着人们对“膳食与健康”(diet and health)的认识不断深入,植物生物活性物质(bioactive components from plants)或植物化学物质(phytochemicals)的研究与开发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众多科学家基本上已公认,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那些膳食植物来源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于人类“康乐”(well-being)状态的维持以及诸多现代慢性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人们对化学合成品的忌讳以及对天然化学品的崇尚,也使得全世界把目光投向于植物来源的诸多生物活性物质,期望能找到可以替代目前医药中广泛使用的诸多化学合成品的植物天然物质。这也是当今中草药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关注的一个主要原因。
植物化学物质种类极其繁杂,而且分布也极其广泛。每一种植物都含有大量已知的,或仍未知的植物化学物质。尽管如此,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植物化学物质,通常也称之为“植物生物活性物质”(本书专指此类物质),却不是很多。至今最受关注并且研究最为透彻的植物生物活性物质,要属膳食植物来源的诸多活性物质,如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植物甾醇、类黄酮、皂苷、多酚类等。此类活性物质长期以来一直作为膳食的一类组分为人类所摄食,从而安全性相对较高。因此,无论从“膳食与健康”两者之间相关性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开发利用的角度,它们都是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在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s)发展迅速的今天,如何利用此类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功能性食品,将是21世纪食品工业首要解决的课题。
鉴于此,作为《植物功能性食品》的一本姊妹专著,本书以“膳食与健康”两者相关性为脉络,详细地论述了膳食植物来源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本质、生物活性以及开发途径等。本书偏重于论述膳食植物的主要活性因子,解析此类组分对于膳食植物的生物活性的有效贡献。本书力求从一种全新角度反映现代意义上的功能性食品的一种主要发展趋势,突出一类以植物生物活性物质为功能性因子的功能性食品的开发途径及前景。正由于此,本书没能全面地论述植物来源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而是有的放矢地选取一些对人类健康最为重要而且最具开发潜力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重点论述。
当然,对人类健康有益的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并不局限于本书所述的,还有很多。较为常见的还包括有膳食纤维以及一些低分子酚类化合物等。植物多糖或膳食纤维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就已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它们的生理功能或健康效果几乎已成定论,甚至人们把它们归类为“第七大营养素”。因此,可认为它们已属传统营养学范畴,本书不予以重点论述。至于低分子酚类化合物(如酚酸类),由于分布广泛而且种类繁多,其营养或生理功能研究一直进展不大,本书亦不予重点论述。不过应该看到,尽管此类个别组分在人们日常果蔬膳食中的分布及含量并不引人关注,然而它们的总量却非常可观,因此它们对人们健康的总体贡献不容忽视。
本书的出版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20306008)的部分资助。在此,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著者所在学校(华南理工大学)的领导和老师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一直给予较大的鼓励与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及篇幅所限,书中存在疏漏及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唐传核
编辑推荐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对于人体最佳健康状态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的全新认识代表了营养学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到来,它作为功能性因子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类胡萝卜素、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甾醇、类黄酮、花色苷、雌激素、原花色素、单宁、有机硫化合物,皂苷化合物等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作用机制等。
本书可供从事保健(功能)食品、天然活性产物、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适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卫生、农产品加工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1 植物生物活性物质概况10
11 概论10
12 碳水化合物及磷脂11
121 单糖11
122 低聚糖11
123 多糖12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