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中学生版·言文对照)(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
分类: 图书,国学,集部,别集,
品牌: 阙勋吾
基本信息·出版社:岳麓书社
·页码:337 页
·出版日期:2002年
·ISBN:7806651667
·条形码:978780665166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古文观止》是我国最有影响的古代散文传统选本。此书编成于清朝康熙三十三年,编选者是吴楚材、周调伺两叔侄。本书所选以散文为主,但又兼顾了颇有影响而通俗易懂的辞赋与骈文;在散文中涉及30多种文体,古代常见的文体都搜罗在其中了。
《古文观止》虽然好,但是对课业负担比较重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还是篇幅多了一些。岳麓书社经过认真论证,决定从《古文观止》中精选出61篇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加上精确的注释翻译和简明扼要的分析,出版这个精选本,以适应中学生和其他青少年读者的要求。如果认认真真地读了这个精选本,甚至熟读成诵,那么,也就大体上把握了古代散文的发展轮廓,初步积累了汉语的词汇、语法的感性知识,进一步深造,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媒体推荐前言
学习文言文的入门读物《古文观止》
陈蒲清
《古文观止》是我国最有影响的古代散文传统选本。此书编成于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编选者是吴楚材、吴调侯两叔侄。他们的前辈吴兴祚,为《古文观止》写了序言,在序言中称楚材为侄,称调侯为侄孙。他们都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除《古文观止》之外,他们还编了《纲鉴易知录》。前者是古代散文的普及选本,后者是古代历史知识的普及选本。
中国文学与欧洲文学,各自具有不同的传统。欧洲文学强调模仿现实,重视虚构的叙事作品,故以史诗、小说、戏剧为正宗;中国文学重视实用,重视抒情、言志,故以抒情诗、散文为正宗。《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我国的古典诗歌,如星空璀璨,长河奔腾;诸子、史传、骈文、古文,我国的古典散文也如大山逶迤,峰回路转。我国的戏剧、小说,其兴起远远在诗歌与散文之后,并且往往以诗歌和散文为基础。故要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从散文与诗歌入手。
中国的诗文作品,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一般人不可能一一阅读,于是就有选本出现。如:萧统(503—551)主编的《昭明文选》,就是诗文兼选的综合选本。后来,诗歌与散文的选本,逐渐分开。诗歌和散文,都各自出现了一些权威的选本。选本把流传的名家和名作,集中编选在一起,极便于普通人的学习。故一般学习者,极少读名家的专集,而是阅读权威的或流行的选本。所以,鲁迅先生说:“评选的本子,影响于后来的文章的力量是不小的,恐怕还远在名家的专集之上,我想,这许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们也该留意的罢。”(《选本》)
选本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群众中最流行的选本,并不一定是那些权威选本,而是适合群众需要的普及选本。诗歌中最流行的选本,恐怕是《唐诗三百首》;而散文中最流行的选本,则非《古文观止》莫属。散文选本中,最有权威的选本,大概首推桐城派大师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然而,它的读者面恐怕远远赶不上《古文观止》。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选者的编选目的和编选内容有关。《古文观止》的目的是“正蒙养而裨后学”(吴兴祚原序),即给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文言散文的入门读物,而不是为子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因此,他们能够广泛吸收前代选家的成果(如著名文艺批评家金圣叹的成果),不拘一格地选择群众熟悉的作品。而且,内容适当,分量适中,全书共选古文222篇;文章又大都短小精悍,容易成诵。所以,很快为群众乐意接受。《古文辞类纂》的编选者姚鼐,是桐城派的传人,他从小就跟随刘大櫆学习“古文法”,晚年在扬州“以所闻习者编次论说为《古文辞类纂》”,作为传授桐城派“古文法”的读本(见《古文辞类纂·序目》)。所以,他的选择就不可能完全不拘一格。如:流传众口的《陈情表》、《桃花源记》、《滕王阁序》、《阿房宫赋》、《岳阳楼记》等,他就没有入选。而且,这个选本的分量比较大,文章有700多篇,有的是长文章,全书共达74卷(《古文观止》仅12卷)。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古文观止》的影响就超过了《古文辞类纂》。当然,平心而论,《古文观止》有些地方是不如《古文辞类纂》的。如:《古文辞类纂》把古文分为十三类,而且每类都有源流辨析,《古文观止》就没有这种独特完整的体系。又如:明朝散文大家归有光,《古文观止》选的是《沧浪亭记》,而《古文辞类纂》选的是《先妣事略》、《项脊轩志》等,这些家庭纪实文在归有光的文章中当然更有代表性。然而,作为人门的读物,读者要求的是简易、实用,既不会责备求全,也不会追求哪一家的体系,所以《古文观止》的影响就超过《古文辞类纂》了。即使是要研究桐城派或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古文源流的少数读者,也可以先读《古文观止》,再读《古文辞类纂》。
……
编辑推荐《古文观止》是我国最有影响的古代散文传统选本。此书编成于清朝康熙三十三年,编选者是吴楚材、周调伺两叔侄。本书所选以散文为主,但又兼顾了颇有影响而通俗易懂的辞赋与骈文;在散文中涉及30多种文体,古代常见的文体都搜罗在其中了。
《古文观止》虽然好,但是对课业负担比较重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还是篇幅多了一些。岳麓书社经过认真论证,决定从《古文观止》中精选出61篇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加上精确的注释翻译和简明扼要的分析,出版这个精选本,以适应中学生和其他青少年读者的要求。如果认认真真地读了这个精选本,甚至熟读成诵,那么,也就大体上把握了古代散文的发展轮廓,初步积累了汉语的词汇、语法的感性知识,进一步深造,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曹刿论战 《左传》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
寺人披见文公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子产论尹何为邑 《左传》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译文] 子皮想派尹何担任自己采邑(封地)的长官。子产说:“年纪轻,不知道能不能胜任。”子皮说:“尹何忠厚老实,我很喜欢他,他是不会背叛我的。要他去学习学习,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政事了。”子产说:“不能这么办。大凡爱护一个人,总希望对他有利。现在您爱护一个人,却把政事交给他,就好像还不会拿刀却要他去割东西,那对他一定有很多的伤害。您这样爱护人,只能把它伤害罢了,那还有谁敢来求得您的爱护呢?您对于郑国来说,好比国家的栋梁。栋梁折断了,屋椽自然要崩塌,我也将被压在下面。我不敢不把这些话全说出来。您有一块美丽的丝绸,不使人拿它去学着做衣服。大官、大邑,那是靠它寄托一生的,你却要学习政事的人去管理。岂不是替美丽的丝绸设想得比大官大邑还多吗?我只听说学习好了然后去管理政事,没有听说过拿政事去叫人学习的。如果真的这样做,一定有危害。譬如打猎,只有习惯于射箭、驾车,才能获取禽兽。要是从没有上车射过箭,驾过车,那就只担心翻车被压,还有什么心思去考虑获取禽兽呢?”子皮说:“说得真好啊!我没有见识。我听说君子务必懂得大的、远的事情,小人只懂得小的、近的事情。我,是一个小人,衣服穿在我的身上,我知道小心爱护它;大官大邑是靠它寄托一生的,我却把它疏忽了,看轻了。不是你这么一说,我还不知道啊。前些时候,我曾经说过:‘你治理郑国,我只治理我的家邑,使我的身子有所寄托,也就足够了。’现在听了你说的这番话之后,才知道这样还不够。从现在起,虽然是我的家族之事,也听从你的意见去办!”子产说:“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正如每个人的脸面一样。我难道敢认为您的脸面就像我的脸面吗?不过我心里觉得您这样做很危险,就据实相告罢了。”
子皮认为子产很忠诚,所以把郑国的政事完全交给他。子产因此能够治理郑国。
[简评] 本文写了郑国政治家子产和子皮之间的一次关于用人从政的谈话。子产直言忠告,子皮从谏如流,两人都推心置腹,开诚布公,成为一段政治佳话。
子产的议论,既深刻,又形象。他从两个方面深刻说明不可以派没有经过政治训练的人去管理政治大事。一方面是政治大局,说明如果管理不好,会造成巨大危害;一方面是私人关系,指出如果任用没有经验的人去主管政治大事,即使动机上是爱他,但实际效果则是伤害他。他运用了多个比喻,把道理说得形象生动。这些比喻都十分贴近生活:拿刀子割东西,用贵重锦绣做衣服,驾车射箭,都要事先经过训练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