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真谛(矫龙文库)

分类: 图书,体育,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中国武术,形意拳,
品牌: 马琳璋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308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537721181
·条形码:978753772118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矫龙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部分蚌埠——系心意拳的练法、用法、功法和技巧体系,并且将自己习拳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体悟融会其间。
作者简介马琳璋,1942年生,安徽省蚌埠市人,著名心意六合拳传人,民间心意武术大家。1962年经丁怀堂介绍拜蚌埠心意拳开山大师宋国宾的爱徒褚衍玉为师,学习六合心意拳;1974年在上海得拜上海心意拳大师卢嵩高的徒弟、心意拳家解尖榜为师继续深造六合心意拳;1975年到上海又巧遇卢嵩高大师的另一高徒马孝凯,并随之学习六合心意拳。
媒体推荐序
自古以来,有文事必有武备。武备者,武技其一也。然又有心意拳者,古传之经典,武技之上乘秘技也。此拳阴阳互补,动静相宜,虚实兼备,智勇双全,文武齐进,故其术有别于其他拳术也。
拳术之道,分门别类,有以术制术者,有以法对法者。也有以套路为基本者。而心意拳则以单式左右对练为能事,其式阴阳对称也;其术则以头、肩、肘、手、胯、臀、膝、足为拳,全身应敌,通体为拳。其技无它,惟遵循“手快打手慢,功夫大打功夫小”耳,心意拳是科学、实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拳术之一。
心意拳与其他拳术有所不同,有其拳术以技击为长,亦有拳术以养生为能,惟心意拳者养生与技击并重,內养內壮与外练外强相结合,非以偏而偏,实以全概全也。我人以心意拳为锻炼者上乘修炼之不二法门,其修炼者,內修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练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练至心意相合、神与灵合时,则心意拳成矣!
心意拳的內修是以修炼心意二神为主宰,为真谛;以调理气血、调动潜能、开发智力、增聪益明、延年益寿为主机;以找劲合力为辅助,然再锻炼人体之肌肉、骨骼、神经、气血,以达到舒筋活络、平衡阴阳、“天人合一”,此为心意拳之最高境界也。,
古人云:习拳必明理,明理增功速。是以拳正者则必有谱也.谱者,阐理、述法,教术
经验之总结也,此亦本书阐明之宗旨也。有人言:“心意拳乃內家拳之祖,非拳术中之佼佼而上乘者,恐学艺之难矣”。此乃非也!心意拳术,入门极易,只要学者听师言,遵师训。肯模仿,善钻研,会找力,善运用;只要于初学时架正势顺,寻力得机,心意相连,则识心意拳之道不远矣。古人云:“拳术入门须身授,口传心法悟为先”。学者能身受、心悟,由体悟而后才能知拳。为使学者入门迅速,学举知拳,故不揣浅陋,写成此书,以诲后来。望后学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亦为古人云:“有状元徒弟而无状元师父”。非师者没有状元者,而实徒弟定能胜过师父也。
对于学艺,笔者历来主张“一处拜师。百处学艺”,“人投三师艺必精”。要投投明师,
要访访高友,凡从我学艺者,皆可多处访求明师,多结交高手;兼考各流派而融合之,善学
而虚心,必有大收获、大成就。凡我弟子,能从我处学,从我书中吸取营养,再从别师处择
其善者,从我法中学而走出我之学,兼及诸家之长,将来定能远超出我而成为武术新秀。
笔者前已出版过《心意拳》一书,惜其书有形有象,而少理少论,只能使学者知其然而
不知其所以然。今为学者计,再推出此书以补前书之不足,故名此书为《心意拳真谛》。
此书虽不能曰是“经典”,但其由浅入深,由普入专,由入门而阶及神明,由神明而入灵化,
实入门进阶和明镜也。二书可为兄弟篇,其书分而为二,合则实为一。今《心意拳真谛》出版之日,方抒我意,如能不辜负后人学者,则幸甚!幸甚!学者若能从此书中学到或者体悟出心意拳养生和技击之道理,练出技击之神灵,找出心意拳之真谛,掌握心意拳之精髓和心意拳之科学法度,其离心意拳上乘之境界不远矣!
此书亦旨在抛砖引玉,望同道贤者为弘扬祖国心意拳武术文化计,万勿自秘而给予指正,我为幸之,学者幸之。
马琳璋
目录
第一章理论篇
第一节 心意拳武术文化的内涵与传统文化渊源
第二节 心意拳渊源再探
第三节 蚌埠心意拳
第四节 一代好宗师 金兰两兄弟
第五节 心意拳要论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一、平地式踩法
1.盘法
轻步站,左手左足在前,侧身,左肩领前,全身直立;左手掌心向内,五指叉开向下,置于左胯旁护胯;右手掌心向内,五指叉开向左前下方,置右胯前护裆;头顶项竖,下颏内收,闭口叩齿,舌顶上腭,眼向左前方平视(同图2一1)。
接上式,左足向前垫半步,屈膝下蹲,足掌落地后五趾抓地,足心含空;右足立即跟上,也屈膝下蹲,用膝盖顶近左膝弯内处。也全足掌落地,五趾抓地,足心含空,成左鸡步;左掌由左胯前反掌变掌心向外,五指叉开向下,从左胯前移插到左膝内侧;右掌仍掌心向内。五指叉开向下置右胯旁不动(同图2—2)。此式在心意拳术中叫六合式。
左足向前踩进一步,踩进时足掌要平地而前行,足掌不得抬高离地,足掌落地后,五指抓地,足心含空;右足也足掌平地向前踩进,向前超过左足落地,五指抓地,足心含空。两足在踩步的行进中裆部要扣,但不能夹紧夹死,两脚在行进时要提踵磨胫,并日。要两胫相摩发出声来,这就是《拳谱》中所说:“摩胫摩胫,意气响连声。”当右足全足掌落地后,五趾抓地,左足再向右足前踩进。
两足如此反复不断轮换向前踩进,一直踩到练拳场地尽头,视体力而停住休息。
2.回身式
当踩到左手左足在前时立定,五趾抓地,右足跟上用膝盖顶近左膝内侧,足掌着地,五趾抓地(同图2—2);然后两足跟欠起(同图2—5),用两足前掌往右后拧转,转成右肩领前,欠起的两足跟全部落地,面部向右(作为心意拳的单式此乃为回身式);同时,右掌掌心向外,五指叉开向右下方,置右膝内侧处;左掌转成掌心向内,五指叉开向下方置左胯旁;头顶项竖,下颏内收,闭口叩齿,舌顶上腭(同图2—3)。
灵 意
这种踩法是在平地上进行,有运步闪转自如、动意为活的妙处。与敌方搏击时能运转自如而不会有所闪失,轻灵快捷让敌方不察我之脚步所至,这就是踩鸡腿的功用和灵意。
二、犁地式踩法
此式最好在河边稀泥地或者在被犁过的水田里练习。也可以在足踝骨部带上铅瓦或在腿上绑上沙包进行踩腿训练,其功法效果相同。
1.盘法
身体如前轻步站式站在泥中(同图2一l)。
下蹲成六合式(同图2—2)。
左足在稀泥里向前踩进就像犁头向前犁地一样,脚面上的泥有向足背两边翻的感觉,停步时五趾抓地,足心含空;右足同左足一样行进,当靠近左足旁停住,五趾抓地,足心含空;然后,右足再从左足旁像犁地一样往前踩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