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不对称创新(从挑战者迈向市场领导者,中国本土创新理论突破性著作)(商业创新系列丛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不对称创新(从挑战者迈向市场领导者,中国本土创新理论突破性著作)(商业创新系列丛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经营管理理论,
  品牌: 吴振海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17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303086610

·条形码:9787303086610

·包装版本:2007年7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商业创新系列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不对称创新》作者不但总结了以弱胜强的内在规律,还提供了一整套系统的不对称创新实施指南。《不对称创新》不仅对挑战者有具体的指导作用,对领先企业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是所有的企业家、经理人、管理顾问和创业者的一本必读之书。以弱胜强,是多数中国企业都面临的一个战略困境。然而,在敌强我弱之下,挑战者如何实现对领先者的赶超?行业的后进入者又如何才能找到生存的立足点,进而不断发展?

放眼产业市场的演变,强弱之间的转换时时都在上演。但是,以弱胜强,究竟是无心插柳,还是源于精心谋划?究竟是一时运气的偶然,还是成竹在胸的必然?

作者基于对战略、创新和营销理论的跨领域研究,在对全球近百个以弱胜强的商战案例系统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是以弱胜强、后来居上的唯一途径,但是要想成为成功的创新者而不是铺路石,挑战者的战略思想必须有别于市场领先者:这就是不对称创新。不对称创新立足于强大对手优势中所固有的弱点,既注重创造与其没有竞争互动、具有“温水煮青蛙效应”的不对称局势,同时也关注为客户创造价值。这就是挑战者以弱胜强的成功之道。

作者简介吴振海,现任北京英诺信创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不对称创新战略理论创始人,著有《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即将上市发行。曾在北京恒基伟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和西门子(中国)公司任职,在移动通讯、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等竞争性行业领域具有丰富的市场营销和产品规划经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战略创新和产品创新。

编辑推荐《不对称创新》由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等24位著名管理人士联袂推荐。

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首席合伙人王璞;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韦卫;l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白立新;强生全球创新中心总经理刘江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吕本富;三星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战略学教授朴胜虎;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吴贵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GfK专项研究(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弛;SAP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张侠;恒基伟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征字;理特管理顾问有限公司(Arthur D.Lttle)前大中华区总裁李广海;《销售与市场》杂志社社长、总编李颖生;《中外管理》杂志总编杨沛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奇虎董事长、天使投资人周鸿祎;台湾清华大学技术管理教授、创新孵化中心主任林博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教授金占明;中国惠普公司前首席知识官、著名营销战略专家高建华;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营销和创新管理学教授、营销与创新中心主任鸿翥吉马;美国创新洞察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前麦肯锡咨询顾问、《远见》合著者斯科特·安东尼;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滕斌圣。

作者在《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一书中提出了颠覆传统战略理论的全新战略思想:企业要想以小搏大、以弱胜强,就必须进行不对称创新。书中的观点新颖,视角独特,案例丰富,令人信服。

——蒙牛集团董事长 牛根生

这本书,或许对所有尚处于弱势状态的企业而言,应是灯明盏亮的。它至少确切地论证了“弱者”存在的理由。因为,大凡”强者“,皆为由弱而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 王忠明 博士

《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是一本鼓舞人心的佳作。它为所有有志于成为行业领先者的中国企业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书中的案例丰富,横跨众多不同的行业,通俗易懂,是所有的企业家、经理人和商学院学生的一本必读之书。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首席合伙人 团中央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王璞

从弱变强再到衰落是宇宙发展的规律。人类可以利用智慧发现一些方法来指导自身战胜强大的对手。作者通过分析中外案例,深刻地总结了企业以弱胜强的战略创新思想。这种方法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都可以得到运用。

——联想集团副总裁 联想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韦卫 博士

多数企业还在黑暗中摸索创新之路。即使你熟读哈佛商学院克里斯坦森教授关于颠覆性创新的著作,你也应该看看这本书。

——I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 白立新 博士

无论是行业的领先者还是相对弱小的挑战者,都能从《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 一书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强生全球创新中心总经理 刘江南

作者不但提出了创新的战略思想,还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实用指南,是近年来汗牛充栋的管理书籍中的精品。可以预计“不对称”竞争的战略思想将会影响主流的管理学界,并对中国企业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本富 博士

创新就是打破均衡。《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路》告诉位处弱势而又不甘久居人后的挑战者,打破均衡、改变地位不仅可能,而且可行。这是一本立意新颖、通俗生动、富有启发性的书,值得一读。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贵生

“超限战”曾引起了中国军事界的广泛注意和广泛争论,我希望“不对称创新战略”能引起中国企业界的高度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张文魁

今天的领先者也是由昔日的挑战者成长进化而来。然而,成功进化背后的规律却鲜为人知,所以很多企业迷失在机遇的丛林之中。《不对称创新新:挑战者成功之道》让我第一次看到企业成功进化过程中那个神秘的一环。

—— GfK专项研究(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 张弛

《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为各行业的挑战者指出了一条以弱胜强、后来居上的创新成功之路,对迅速成长和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得此“葵花宝典”,必能内力倍增,笑傲江湖。

——SAP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 张侠 博士

作者经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总结提出了独到的战略思想,引起了我的共鸣,值得向所有的企业家和经理人推荐。

——北京恒基伟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征宇 博士

无论多么领先和强大的公司都存在固有弱点,而终有一天被挑战者所击败。吴振海先生跳出传统的竞争理论,从“不对称”的角度入手,给出了以弱胜强的解决方案。本书不仅对挑战者企业有具体的指导作用,对领先企业也有很大借鉴意义。

——理特管理顾问有限公司(Arthur D.Little) 前大中华区总裁 李广海

不对称创新的魅力就在于:因为正确的创新使企业没有了大小,只有不同。《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是后发企业难得和不可错过的一本力作。

——《销售与市场》杂志社长、总编 李颖生

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古来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企业亦同此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个穷国,不也正在战胜西方的强国吗?问题是要掌握以弱胜强的规律,明确其战略思路,提出操作办法,这也正是本书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现实需求之处。

——《中外管理》杂志总编 杨沛霆

我们亦在寻找劣势企业的创新取胜之道,追赶未必要跟随。阅读此书,必有收获。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 周逵

孙子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如何利用战略挫败对方,如何能够以弱胜强、以小搏大,《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能够给你答案。

——奇虎董事长 天使投资人 周鸿祎

《不对称创新:挑战者成功之道》阐述了在面对有强大企业主导的产业竞争环境下如何创求赢,是现在华人企业家竞逐国际市场不可不读的致胜兵法。

——台湾清华大学科技管理教授 创新孵化中心主任 林博文 博士

《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路》一书在“不对称”这一视角下,通过众多的商战案例来总结以弱胜强的规律,值得一读。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教授 、博士生导师 金占明 博士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不可能采用正面进攻的战略,需要找到一条对挑战者来说更有利的捷径。《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一书提出的战略创新思想和框架,符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极具实用价值。

——中国惠普公司前首席知识官 著名营销战略专家 高建华

创新已经成为公司董事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吴振海先生提出的不对称创新理论引人深思,那些所有想在创新方面有所作为的经理人都不能错过本书。它应该在所有经理人的书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和创新管理学教授 营销与创新中心主任 鸿翥吉马

不对称竞争是我们在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构成。《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一书对“不对称”概念进行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并在书中提供了众多亚洲市场案例。

——美国创新洞察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 前麦肯锡咨询顾问 哈佛商学院教

如何做到以弱胜强、后来居上,常令管理者困惑茫然。但强弱企业之间的转换,却每时都在上演;大部分属于无心插柳,偶尔出于精巧的设计。本书试图找出无心插柳背后的规律,优化设计的步骤。怀抱鸿鹄之志的弱势企业,对此不可不闻,不妨尝试。

——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 滕斌圣 博士

目录

第一章 挑战者的成功之道

以弱胜强,中国企业面临的困境

以弱胜强,到底有没有方法?

以弱胜强的战略是非竞争战略

创造不对称局势,以弱胜强的秘密

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

第二章 创造认知不对称局势

认知不对称局势的概念

对目标客户的认知

将非客户的认知

针对产品应用

针对客户需求

针对营销方式

针对盈利模式

针对其他战略因素

第三章 创造优先级不对称局势

优先级不对称局势的概念

立足于价格细分市场

立足于区域细分市场

立足于产品细分市场

立足于业务种类

第四章 创造意愿不对称局势

意愿不对称局势的概念

利用对手的盈利模式

利用对手的品牌形象

利用对手的产品品类

利用对手的主流产品

利用对手的渠道模式

利用对手的利润来源

利用对手的资产组合

第五章 创造能力不对称局势

能力不对称局势的概念

利用对手的体制机制弱点

利用对手优势中的能力弱点

变自身劣势为能力优点

培养本企业的综合能力优点

第六章 不对称创新战略的实施指南

挑战者的战略创新流程

挑战者的战略原则

第七章 挑战者的成长之道

从弱变强与意志不对称

从弱到强的四个阶段

致谢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创造不对称局势和不对称创新是本书的核心思想,但是“不对称”的概念最早却是源自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大作《困境与出路》一书。虽然颠覆性创新是该书最重要的思想,然而最吸引我的却是在书中仅仅出现过两次的“不对称动机”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概念。所谓不对称动机,是指一个公司想做的事情恰恰是另一个公司不想做的。换言之,就是做对手不想做的事。

正是由于不对称动机的存在,一些新兴的小公司才有机会战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市场领先者。而以小搏大、以弱胜强正是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一个问题。对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但有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借鉴全球产业发展史上企业的成败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与此如出一辙的企业竞争规律。现在的市场领导者多数也是由过去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挑战者成长而来的,因此了解挑战者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对于中国企业意义重大。

但由于国内市场经济环境建立时间较短的原因,国内对于成功企业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个案分析阶段,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系统研究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虽然后者的研究成果严谨、系统,对于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在适用性和研究角度上似乎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是适用性问题。很多国外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如何从优秀走向卓越,更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情,而对平庸甚至先天存在种种不足、相对弱势的企业如何走向优秀,却研究甚少。在自然界,凶猛的猎豹威风凛凛,但有95%的小猎豹在出生后两个月内死去,在之后的10个月里又会有70%夭折。即使像狮子这样的动物之王,90%的幼狮也活不过第一年,最终会被公狮或其他食肉动物猎食。如何“从幼狮成长为雄狮”和“让雄狮并成为狮群中的狮王”,显然需要不同的方法。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先天基因并不差的猛兽的命运尚且面临如此之大的变数,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那些在内部资源实力或外部市场地位处于相对弱势的中国企业,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其结局可想而知。

对成功企业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是“英雄主义”色彩过于浓厚。这样的研究首先从结果上把企业划分成“凡人”和“英雄”,然后再从“凡人”和“英雄”在行为特质方面的区别,总结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脱颖而出。比如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詹姆斯。柯林斯得出一套系统的观点,如第五级领导、先人后事、直面现实、刺猬理念、自律文化、技术加速器等。按照作者的说法,只要遵循这一套观点并认真执行,几乎所有的公司都能改善自己的经营,甚至可能成为卓越的公司。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英雄”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然后奇迹发生了,“英雄”就成功了,企业就能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蜕变。整个过程似乎是“英雄”的独角戏。然而,这样的研究似乎忘记了企业并不是生存于真空环境里,忘记了还有众多的潜在对手可能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忘记了现有商业世界的竞争残酷性。对于那些已经在业界位列优秀的企业,如果说这样的结论还勉强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对于那些相对弱势的企业来说,这样的结论可能就有点片面。相对弱势的企业的生存发展机会,一方面取决于在市场机会面前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强大对手是否给你这样的机会。其中第二个因素有时对能否成功具有更大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只要强大对手能给挑战者这样的机会,那么后者就有机会通过摸索尝试,最终形成能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从而奠定发展的基础。

如果我们留意一些成功企业家偶尔不经意的吐露,我们会发现,他们有的会说自己很幸运;有的会说不是自己做得足够好,而是对手留给自己太多的机会;还有的会说不是自己太聪明,而是对手更愚蠢。所有这些,我认为并不都是自谦之词,而是隐约感觉到,要想真正发现相对弱势的企业能够取得成功的秘密,就需要探索为何在同样的机会面前,强大的对手会无动于衷,在具备资源优势或市场地位领先的情况下,他们反而与机会失之交臂。

如果我们把焦点放在产业市场演变的历史上,就会发现以弱胜强的戏剧性事件不时上演。相对弱小的企业成功地取代原先的领先者,成为新一代的市场霸主。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摩托罗拉就一直是韩国模拟移动电话的领先者。但随着三星一款神秘手机的推出,这家本土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从1994年的25.8%上升到1995年的51.5%,而摩托罗拉的占有率则从52.5%跌至42.1%。三星是如何后来居上的呢?

美国施乐公司曾经在大型复印机领域占有绝对优势。当时有两家美国大公司试图正面进攻施乐公司:一家是IBM公司,当时IBM的规模是施乐的20倍,但在市场上硬撑了6年后,最后却不得不退出该领域;另外一家公司是柯达,其规模是施乐公司的4倍,结果却也一样落败。打败施乐公司的不是IBM和柯达,而是规模不及施乐公司1/10的日本佳能。为什么是佳能而不是IBM和柯达把施乐掀翻马下?

创业初期的好记星,在资金、技术、渠道网络和品牌知名度上,和文曲星、快译通这些知名的电子辞典厂商相比,都处于明显的劣势。但好记星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法宝,成为快速崛起的市场新贵呢?

索尼曾经是音乐视听产品市场的领导者。凭借着创新的随身听产品,索尼公司傲视天下。然而进入MP3时代,索尼却把市场领导地位拱手让给了苹果公司。MP3技术对于索尼公司来说轻而易举,然而索尼却又为何失去领先地位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啤酒市场上,领导品牌是麒麟啤酒。然而从1986年到2001年,朝日啤酒的市场份额从开始的10%稳步上升到近40%,夺取了市场第一的宝座。而麒麟啤酒则从60%下降到40%以下。朝日啤酒是如何取得这样令人瞩目的业绩的呢?

上面这些商战案例中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奥秘?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究竟有无规律可循?以弱胜强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决定深入研究这个领域。随着对颠覆性创新理论了解的深入,我发现克里斯坦森教授的“不对称动机”的实际含义可能过于狭隘,颠覆性创新理论的应用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我对颠覆性创新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时,《蓝海战略》也在国内逐渐流行开来。恰好《蓝海战略》一书的作者在其宣传网站上也对颠覆性创新和价值创新的区别做了说明。两种理论派别之间的相互“揭短”,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我开始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各自的适用性,并试图围绕着“不对称局势”建立一个理论框架,以期能对中国企业有所帮助。

在构建“不对称局势”理论框架的过程中,除了在战略、创新和营销三个领域的广泛涉猎以外,我也试图从军事战略思想中获得一些启发。凑巧的是,我注意到“不对称”作战思想在美国军方战略理论的研究中也备受重视。如1997年美国国防部在其《四年防务审查报告》中指出:“美国在常规的武器竞争中的优势促使对手使用诸如不对称的方式来攻击美国。”美军在1998年版的《作战纲要》中提到:“美军不仅自己必须追求不对称效应,而且还必须警惕对手利用其自身优势按不对称打击的条件来攻击美军。”在其《2020年联合构想》中,美国军方又强调:“不对称作战手段也许是美国即将面临的最严重的危险。”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曾经说过“美国拥有无可匹敌的陆海空军,对潜在对手来说,试图建立与美军竞争的军队是没有意义的。因而可能寻求进行不对称作战,其方法是找出我们的弱点,建立能够或至少期望可以利用这些弱点的能力。”美军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力,却最担心潜在对手不对称作战的威胁,由此可见“不对称”的威力绝非一般。

虽然“不对称”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源于西方,但是在研究中我也发现,无论是在军事作战上还是在企业实践中,“不对称”思想在中国都早已有所应用。比如在军事战略思想中,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战争经验的总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就是不对称作战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企业实践中,柳传志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联想的战略制定原则——“做外国大公司所不能或不愿做的事;做一般小公司或短期行为的公司做不了的事”,这甚至比克里斯坦森教授的研究发现还要早些。此外,在和国内一些企业家和经理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这种“不对称”思想在他们的思考中也隐约存在。

为了验证并完善围绕“不对称局势”思想的理论假设,全面系统地总结商战中以弱胜强的规律,除了对过去个人的实际企业经验进行反思以外,我更多的是对全球企业家的间接经验进行系统研究。英国战略思想家利德尔·哈特说:“直接经验就其本质说来是极其有限的……间接经验则具有较大的价值。”孙武写作《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写作《战争论》,迈克尔·波特写作《竞争战略》,如果他们都偏执于有限的直接经验,这三本大作也许永远无法面世。孙武隐居于吴都郊外的穹窿山,一面浇园种地,一面潜心钻研兵书,通过学习古代的作战方法以及作战史实,才从中总结出兵法传世之作。克劳塞维茨则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场战争,并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19世纪军事理论巅峰之作《战争论》。迈克尔·波特教授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则这样描述了《竞争战略》的写作过程:“我差不多花了10年的时间来进行知识积累,写了《竞争战略》这本书。在这期间没有人打电话给我,我没有机会,只是坐在图书馆里下工夫。我在哈佛教书当然饿不了肚子,但是也没有去找一个快速赚钱的方法,比如去做咨询,而是对自己投资、下工夫。经过10年的自我投资之后,我确定我得到一些非常不同、非常有特色的东西,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引述这些事例,我并不是想否定直接经验的重要性,而只是想说明总结借鉴间接经验同样可以产生真正有洞察力的思想。

著名战略大师加里·哈默尔在其《领导革命》一书中写道:“绘画艺术上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建立在对现实的重构的基础之上。画布、颜料和画笔并没有改变,而是艺术家认知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战略管理理论上的创新也是如此。本书提出的“不对称局势”思想,就是通过观察挑战者和领先者之间的竞争互动关系,并对近百个以弱胜强的商战案例进行剖析解读而总结形成的:不但要分析当时挑战者做了些什么,还要研究对手是否做出反应以及背后的原因。

为了验证“不对称局势”和“不对称创新”思想的适用性,作为本书研究基础的案例材料涉及的行业广泛,横跨日化、传媒、玩具、半导体、消费电子、互联网、金融、商业零售、家用电器、餐饮、食品、饮料、通讯设备、办公设备、汽车、摩托车、饲料和航空等众多产业。其中有些案例,读者可能比较熟悉,但我希望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来对这些案例进行再观察、再思考。虽然本书主要是为中国的企业家和经理人所写,但是在案例的选择上并没有把眼光局限在中国市场上,而是努力汲取全球的企业家和经理人在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过程中所展现的智慧。其中中国企业的案例约占50%,其他案例则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和韩国。案例材料一般来自国内外公开的媒体报道、案例研究、企业传记以及专家学者的专著。其中有些案例为直接引用,有些案例则是对各方面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后综合完成。绝大多数案例材料的来源,都已在本书的参考文献中标明。在此,也向所有案例的原创作者和相关的媒体及出版社表示由衷的感谢。

如同《蓝海战略》的作者钱·金和勒妮·莫博涅两位教授所观察到的一样,我的研究同样也证实没有永远卓越的企业。有的企业先是作为挑战者而成功,而后来又作为领先者而失败,如康柏;有的企业在一个产业领域惨败而归,而在另外一个产业领域却大获成功,如苹果。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所采取的战略行动是否正确。只有深刻认识什么是正确的战略行动,企业的成功才可以系统地复制,才能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只有深刻把握挑战者以弱胜强的真正规律,企业家和经理人才能在商海中游刃有余。无论是在血腥的红海,还是开拓无人争夺的蓝海,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挑战者企业来说,这个正确的战略行动就是不对称创新。不对称创新既注重利用强大对手优势中所固有的弱点,创造与其没有直接竞争的不对称局势,同时也关注为客户创造价值。这就是挑战者以弱胜强的成功之道。除了总结规律以外,本书还提供了一套如何实施不对称创新的战略指南,以便让不对称创新思想不仅仅停留在概念上,而更具有可操作性。

尽管如此,不对称局势和不对称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或思想,还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完善。正如加里·哈默尔所说:“全球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对产品、公司对公司的竞争,还是一种思想对另一种思想、一种管理框架对另外一种管理框架的竞争。”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不对称创新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强大的制胜法宝。期待与中国的企业家和经理人共同分享未来成功的喜悦!

文摘以弱胜强的战略是非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说:“企业要想繁荣的话,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你在哪个产业竞争,关键在于你如何竞争。”

但是对于具有雄心壮志的挑战者来说,这句话应该改为:挑战者要想自身企业繁荣的话,重要的问题并不是说你在哪个产业竞争,关键在于你如何“不”竞争——避开和强大对手的正面竞争。

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挑战者为什么要规避和强大对手的正面竞争呢?

这正是由挑战者和强大对手的资源实力差距所决定的。如果挑战者不是避实击虚,而是以硬碰硬,那么就会被资源、能力强大得多的竞争对手所击败,这样企业就无法生存发展。

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挑战者来说,生存发展的最佳方式就是摆脱有利于领先者、不利于挑战者的竞争局势,积极创造更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非竞争局势。

那什么是非竞争?要想真正认识非竞争的概念,我们还是先看看研究直接竞争的博弈论。

1994年,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约翰?纳什,凭借“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博弈行为,就是具有竞争或对抗性质的行为。在这类博弈行为中,参与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参与竞争的各方,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必须考虑其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然后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在国外很多大学,博弈论成了热门课程,不少商学院甚至定其为必修课。在一些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的战略咨询服务中,博弈论也得到很多应用。

但是博弈论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即竞争的不同参与者之间,其决策是具有互动性的,也就是你的选择会和对手的选择相互影响。举例来说,伐木工人的决策和一个军事指挥官的决策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伐木工人砍树的时候,他根本不需要担心木头会跳起来反击他,木头和工人之间不存在对抗;而一个军事指挥官指挥战斗,打算消灭对手的时候,自己的每一步行动都可能引来对手的抵抗。博弈论就是建立在竞争参与者之间的决策相互影响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说竞争就是强调和对手的互动,在相同的活动上比对手做得更快更好,那么非竞争则是避免和竞争对手形成互动的局面。

挑战者战略的核心就是要创造一种和强大对手没有互动的非竞争局势,把对手变成被动没有反应的“木头”,把自己变成积极主动的“伐木工人”。

创造非竞争局势才是竞争的最高境界。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如何做到“不争而善胜”呢?在海尔集团内部的一次竞争力讨论会

……[看更多书摘]

后记本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在即将定稿之际,特向所有引发本书写作和帮助完成本书出版的所有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苹果公司的现任CEO史蒂夫·乔布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一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让我最终做出了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他在那次演讲中说:“每天早晨我都对着镜子自问,‘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去做今天要做的事情吗?’如果一连很多天我自己的回答都是‘不’,我就知道自己应该有所改变了。让我能够做出人生重大抉择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记住生命随时都有可能结束。”正是史蒂夫·乔布斯的这段话让我在一年多前最终选择了创业道路,由此得以自由支配个人的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创新管理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书的核心思想也才得以萌芽和发展。史蒂夫的问题也是我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时常拷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正是出于坚信本书思想对中国企业的潜在价值和探究以弱胜强规律的好奇心,才让我能够最终坚持完成本书。

本书思想的发源和形成更是得益于几位著名战略或创新大师的智慧和思想的启发。他们是:“颠覆性创新战略理论”创始人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蓝海战略理论”创始人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竞争战略理论”创始人迈克尔·波特教授,战略管理大师加里‘哈默尔先生和大前研一先生。除了这几位大师以外,我还要向曾经或正在实践着以弱胜强的中外企业家和经理人表示由衷的敬意。没有他们的思想、智慧和实践的启发,本书不可能完成。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我也参考了国内外大量著作、文献和媒体报导。绝大多数案例材料的来源,都已在本书的参考文献中标明。在此,我也向所有案例的原创作者和相关的媒体及出版社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还要特别感谢在百忙之中阅读本书的核心思想介绍和书稿样章,并热情帮助本书做推荐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经理人。他们是: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首席合伙人王璞,著名营销战略专家高建华,SAP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张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吕本富,I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白立新,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滕斌圣,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教授金占明,三星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战略学教授朴胜虎,GfK专项研究(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弛,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技术管理教授林博文,北京恒基伟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征宇,理特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前大中华区总裁李广海,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和创新管理学教授鸿翥吉马,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奇虎董事长周鸿讳,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吴贵生,《销售与市场》杂志社长兼总编李颖生,强生全球创新中心总经理刘江南,联想集团副总裁韦卫,《中外管理》杂志总编杨沛霆,美国创新洞察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远见》合著者斯科特·安东尼,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其巾,王璞、高建华、张侠、滕斌圣、张征宇、张文魁和白立新等几位先生,不但在百忙之中热情为本书写下推荐语,还在电话或邮件中对我的研究表示了认可和鼓励,让我倍感激动。

此外,我还要对以下几位提供特别帮助的先生和女士表示感谢,他们是:蒙牛集团的总裁新闻助理张治国和卢建军,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培训部副主任靳宪勇,南方略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祖轲,成伟管理顾问公司执行总裁吴玉光,埃森哲咨询顾问陈虹,光明牛奶奶粉事业部总经理李茂银,创新洞察管理顾问(新加坡)公司合伙人Kuen Loon Ho,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财经易文总经理刘静和李丹阳,商务印书馆经管室主任刘祚臣,科技部发展研究中心的张杰军博士。

更需要感谢的是策划本书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京师锐文公司。他们的精心策划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并被列入该社重点书系——商业创新系列。

最后,我必须感谢来自家庭的支持、鼓励和热心朋友的关怀。是他们让我在写作和工作之余,体验和享受到真情带来的快乐。因此,我也将本书献给他们,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吴振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对女巫低语(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插图本)
我不知道我是谁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
赚到10000点(6000点只有一步之遥,10000点还会远吗)
大全集、迪功集、谈艺录
管理者的秘诀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优秀高三英语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2件事
驼背小人(插图版经典译丛)
华北的农村/齐如山作品系列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