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教育的发现——钟启泉教育思想访谈录(教育名家访谈录丛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教育的发现——钟启泉教育思想访谈录(教育名家访谈录丛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钟启泉著;杨明全整理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26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010436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钟启泉教授专注于课程论研究领域,为我国课程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在学者云集的当代中国教育学界,钟启泉教授以其开阔的理论视野、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鲜明的性格特征而独树一帜。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启泉教授一直关注两个研究领域,一个是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另一个是课程论研究领域。围绕这两个领域,他辛勤工作了数十个春秋,其开创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国内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基础。作为一代学术宗师,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值得深入挖掘。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教育思想,本书运用“对话”这种古老的教育传统,带领读者去追踪钟启泉教授的教育思想之旅,从而获得智慧的启迪。

作者简介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比较教育专家。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兼职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比较教育学会会长,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IAACS)执行委员会亚洲区执行委员,《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社社长、主编。

目录

上篇

1.多元智力与课程改革

2.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3.课程领导:从“行政权威”到“专业权威”

4.“整体教育”语境中的学校变革

5.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与学

6.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

7.后现代课程的理论脉络

8.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价值

中篇

9.教师专业化的实践困境及超越

10.教学的理论内涵与教学文本的诠释

11.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旨趣与实践价值

12.学力理论的发展与新学力观的确立

13.变革的力量:课程改革的路径与诉求

14.审视重点校政策:追问与反思

15.素质教育的使命与教学革新

16.知识观的转型与学习概念的重建

下篇

17.让改革的进行曲更加嘹亮

18.学校,为造就人性化的教育服务

19.教育评价的改革理念与实践取向

20.国外的教师教育研究及启示

21.关于实践性知识的探问

22.英语学科与英语素养

23.怎样理解《历史课程标准》

24.“一纲多本”:教育民主的体现

25.关于教科书政策的访谈

后记

书摘插图

上篇

3.课程领导:从“行政权威”到“专业权威”

杨明全:我们知道,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是实施国家课程改革的最基层单位。学校如何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落实新课程的举措,这对于实现改革目标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这方面的讨论有两个重要的术语:一个是“课程管理”,另一个是“课程领导”。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代表了一种新的转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的领导尤其是校长应该如何转变领导和管理的职能呢?

钟启泉:“课程管理”的术语其实是比较陈旧的,新近在美国多用“课程领导”一词。这个术语之所以“新”,主要表现为它意在摆脱历来的“管理”模式,即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的“监控”、“管制”。也就是说,改变学校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之后才开始围绕学校的课程展开活动和运作的作法,改变行政和管理是由学校的外部因素提供驱动力的观念。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模式,学校就必须强调诉诸自身的创意与创造力,自律地、自主地拓展组织本身的内涵。这意味着要实现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根本转型:学校本身要把日常的课程实践活动作为自身的东西加以自主地、创造性地实施。不过,考虑到约定俗成等诸多原因,这里依然使用了“课程管理”的术语,但对其内涵应做全新的理解。

所谓学校的“课程管理”,广义地说,不仅限于课程内容如何(课程内容论),而且意味着推进课程内容的计划、编制(P)→实施、展开(D)→评价(S)这-过程中所进行的种种组织、运营上的条件创造(条件整顿)。费里森(K.V.Feyereisen)等人把作为学校课程之前提的学校经营组织,视为接受来自学校“周遭环境的输入-返回环境的输出”这样一个开放循环系统。他们关注学校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系统内的阻力与张力。日本教育学者高野桂一把课程管理的P-S的功能发挥过程及其相应的学校管理条件之关系结构,建构成了一个理论模型。

课程管理的P-D-S过程也就是所谓的课程计划、编制(P)→实施、展开(D)→评价(S)的流程及其反馈的循环系统。不过,其中D环节课程的管理方式,与课程的展开——广义的教学管理方式是同义的。因为,学校所有场景中具体展开的教学管理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一环,各自依靠专业的教师或教师集体,拥有其相对独立性和个性。在这一点上,不同于其他方面,这是因为“教学管理”本身也拥有固有的P-D-S系统。

这种分析表明存在两种对立的学校(课程)组织研究。一种是“封闭系统”的研究,把学校组织(课程)视为一个封闭系统,较少涉及组织与外部关系的探讨。“封闭系统”研究的代表性观点有两个。一是把学校视为一种具有结构的实体。“组织结构”一词成为探讨组织的焦点,并以组织结构特征为核心,讨论组织的各项特征,旨在阐明组织结构的特征与达成目标之关联。二是把学校(课程)视为一种制度,亦即社会系统的组织观点。它将组织区分为两个层面——个人层面与社会层面展开研究,兼顾组织目标的达成与个人需求的满足。

还有一种是“开放系统”的研究。其代表性观点有两个:一是有机体的隐喻,把学校组织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强调组织存续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二是将学校组织视为一种政治制度,认为学校组织是权力运作与资源分配以及信息沟通的网络系统。“开放系统”观点认为,组织为了生存,必须对于外在的压力做出适当的回应,以及进行必要的自我调适,以顺应外在环境的需求,维持适当的平衡。否则,组织将会面临解散的命运。倘若把“学校管理”视为生态系统,那么,可以归纳为两点:(1)学校管理是学校得以生存发展之必要活动的共生关系的改善过程;(2)学校作为组织通过对于内外环境的应对,得以“自我改善”。在传统的组织范型里,校内组织是静态的,教师工作以分化的居多。不仅学科分化、班主任分化,而且在教师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同事之间的切磋机会少,组织构成不能满足来自外部的诸如生态学和国际化的要求。革新的组织范型的关键词是基于“开放的合作”的管理。所谓“开放的合作”是指立足于开放教育观的合作体制的改进。因此,需要有新的管理战略,这就是以教育生态学为背景的管理观。从教育生态学的视点出发,构成学校管理的要素(子系统),至少牵涉五个方面:目标、组织、运营、领导、课程(内容与方法)。这五个要素尽管是相互独立的,但要产生教育效果,就需要在相互共存、改善管理的过程中,应对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里所谓的改善学校管理,意味着从传统的学校管理转型为革新的学校管理。

杨明全:上述有关“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的组织管理模式代表了传统意义上的课程管理和革新的课程管理,可以说,它们代表的是旧范式和新范式。请您再进一步谈谈这两种类型的课程管理之间有什么差别。

钟启泉:这两种模式主要有五大不同之处:其一,旧范式主张的是“还原主义”:分析部分才能了解全部(部分的总和等于整体)。新范式的支持者则认为:当整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性系统时,比所有部分的总和还大。复杂适应性系统具有比之原先的系统更为复杂的新的复杂适应性系统。其二,旧范式采用的是“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带来力量与机制。支持新范式者认为,结构在复杂过程中显现,复杂适应性系统之间的关系网络里产生出明显的结构,但即便如此,结构仍然在不断地改变。其三,依据旧范式的说法,科学描述与观察者既知的过程无关,科学被认为是客观的。新范式认为一个人的知识论影响其在自然界所看到的事物及对这些事物所持的看法。因此,一个人对知识过程的了解是明显地被囊括在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之中的。究竟哪一个知识论是正确的并无共识,但个人有义务使之明确。其四,在旧范式中,把知识当作基本定律、原则、要素的堆砌是西方哲学数千年来恒久不变的说法,新范式以“信息网络”代替“基本要素”,其支持者认为我们对现象的描述是由信息网络所建构而成的。不同于旧范式的是,网络是非线性的、非阶层的。其五,旧范式认为知识是可以一成不变的、绝对的、必然的。新范式认为没有任何思考系统是封闭的,甚至数学上的证明也是如此。人对事实相对的理解是片面且有限的,我们对事实的描述也是如此。

杨明全:“课程领导”跟“课程管理”相比,确实在不少方面有理念上的一些发展和突破。我国要实现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转型,是否存在一些困境呢?

钟启泉:从我国教育现实的矛盾来看,“课程领导”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的确提出了一些挑战,这表明在我国的教育情境中,倡导“课程领导”也存在一些困惑。

“课程领导”是一种以革新“课程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实践。按照格拉索恩(A.A.Glatthorn)的界定就是,“课程领导所发挥的功能,在于使学校的体系及其学校能达到增进学生学习品质的目标”。这个定义强调了两点。其一,强调“功能”而不是“角色”。其二,强调领导是使整个制度和个人达成目标的过程。如果说,传统的“课程管理”局限于“管理操控”的脉络内,剥夺了教师参与课程事务的权力,造成教师课程智能的短缺。那么,根据美国课程专家的研究,所谓“课程领导”系指:第一,一个团体,而非个别的领导者(如校长),包括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成为领导者的潜能和权利。第二,团体内的所有成员一起学习、一起合作地建构意义和知识。领导可以促进建设性转变的学习,学习具有共同的目的。第三,透过成员间的交谈,把观感、价值观、意念、信息和假设表面化,一起研究和产生意念;在共同信念和信息的情境下,反思工作并给工作赋予意义,促进有助于工作的行动。第四,要求权利和权威的再分配,共同承担或共享学习、目的、行动和责任。可以说,“课程领导”是一种持续变化、充满活力的互动过程,也是课程领导者和教师在校内围绕课程问题谋求共识的互动过程,其间既关注教师和课程领导者的专业参与、决策和发展,也关注学校的情境因素对于教师参与“课程领导”的影响。“课程领导”的概念显然是值得关注的,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摆脱历来的管理思想——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的“监控”、“管制”的管理观念。

……

教育的发现——钟启泉教育思想访谈录(教育名家访谈录丛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你所知道的管理都是胡扯
天才团队:如何激发团队创造力
金融危机启示录(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2009))
MBA 联考英语阅读理解120篇精粹
MBA 联考真题模拟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 英语分册
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政策与效果基于北京市的实证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年)—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框架与策略
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十三辑)
俄罗斯转轨经济政策中政府诉求约束研究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