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入空门-李叔同为何出家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佛教,
作者: 金梅编著
出 版 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0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105964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对于李叔同皈依佛门这一举动,国民党元老、曾经执教于李叔同母校南洋公学的吴稚晖,说过这样一句话:“李叔同可以做个艺术家而不做,偏去做和尚广不只当时,即在过去了90年后的今天,还是有许多人,其中包括李叔同的一些崇敬者,对于这句话,依然抱有同感。就是说,在人们的心目中,“李叔同为什么出家?”实在是一个“世纪之谜”。这也表明,人们是在期待着能够解开这个“谜”的谜底。然而,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文章,大体分为三类:一,李叔同自叙;二,李叔同出家之因研究;三,李叔同亲友的相关回忆等,内文即按此顺序编排。另外,还附录了(李叔同略传)、(李叔同——弘一法师年表二文,这对有兴趣的读者,更深入地探索其出家之因,或许也能有些帮助。
目录
编者的话
断食日志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节录)
余出家之宿因
余深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节录)
手书训言赠杨白民并题记
李叔同书信摘抄
弘一法师之出家
我的畏友弘一和尚
怀晚晴老人
余观李叔同之出家(节录)
弘一法师强大的“人生欲”
李叔同先生为什么出家(节录)
李叔同先生的三个心灵境界
记弘一法师(节录)
弘一大师出家的研究(节录)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李叔同出家奉佛的内因与外因(节录)
如何观察弘一大师的出家
弘一法师赞
我对于弘一法师的理解(节录)
启迪众生的大导师
高尚其志 肥遁自甘(节录)
发愿重来的李叔同(节录)
李叔同:一个”具有二重性格”的“极端主义”艺术家(节录)
李叔同的出家之因
诸家论说辑录
家事琐记(节录)
忆旧
记弘一大师之童年
话旧
余与大师之关系
两法师
弘一法师的出家生活
一代名师
追怀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在白湖(节录)
庆福戒香记
我虔念着弘一大师
弘一律师在湛山
忆弘一大师
〔附录〕
李叔同略传
李步同——弘一法师年表
媒体评论
李叔同是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从此尘世再无李叔同这一人物,佛门却多了一个多才多艺的高僧。——弘一大师 在他。世间竞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小旅馆好。统舱好,粉破的席子好。破旧的手巾好。白菜好。咸苦于蔬菜好。跑路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夏丐尊 我以为人的生活叮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牛活,二是精神牛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牛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三层楼。 我们的弘一大师。是一层一层走走上去的……故我对弘一大师的由艺术升华到宗教,一向认为当然,毫不足怪。——丰子恺
书摘插图
断食日志李叔同
丙辰嘉平一日始。断食后,易名欣,字俶同,黄昏老人,李息。十一月廿二日,决定断食。祷诸大神之前,神诏断食,故决定之。
择录村井氏说:“妻之经验,最初四日,预备半断食。六月五日、六日,粥,梅干。七日、八日,重汤,梅干。九日始本断食,安静。饮用水一日五合,一回一合,分五六回服用。第二日,饥饿胸烧,舌生白苔。第三、四日,肩腕痛。第四日,腹部全体凝固,体倦就床,晨轻晚重。第五日,同,稍轻减,坐起一度散步。第六日,轻减,气氛爽快,白苔消失,胸烧愈。第七日,晨平稳,断食期至此止。
后一日,摄重汤,轻二碗三回,梅干无味。后二日,同。后三日,粥,梅干,胡瓜,实入吸物。后四日,粥,吸物,少量刺身。后五日,粥,野菜,轻鱼。后六日,普通食,起床,此两三日,手足浮肿。
断食期内,或体痛不能眠,或下痢,或嚏。便时以不下床为宜。预备断食或一周间,粥三日,重汤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