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论语中的名言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论语中的名言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南怀瑾 讲述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144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808348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南怀瑾先生关心国家统一、民族振兴大业,一生致力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语》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的重要思想言行,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许多警句名言里所包含的思想,体现人类普世价值,两千多年来历经无数考验却始终万古常新,颠扑不破,被古今中外奉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金科玉律。本书从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中精选出来,共119篇,大都是《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南先生予以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解释,引领读者轻松喜悦地进入《论语》,获取生命的智慧。

内容简介

《论语》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的重要思想言行,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许多警句名言里所包含的思想,体现人类普世价值,两千多年来历经无数考验却始终万古常新,颠扑不破,被古今中外奉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金科玉律。南怀瑾先生青年时期即遍研儒家经典,对《论语》的精髓有着深刻的体悟。《论语中的名言》是从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中精选而来。读者可以通过南先生对《论语》名言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解释,轻松喜悦地进入《论语》的境界,深入领会《论语》的真义,对增长处世智慧,提高自身的人生价值大有裨益。

目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巧言令色鲜矣仁

吾日三省吾身

君子不重则不威

慎终追远

礼之用,和为贵

敏于事而慎于言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四十而不惑

有事弟子服其劳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

礼与其奢,宁俭

其争也君子了

既往不咎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朝闻道,夕死可矣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吾道一以贯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德不孤,必有邻

朽木不可雕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不耻下问

三思而后行

愚不可及

斐然成章

不念旧恶

盍各言尔志

不迁怒,不贰过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文质彬彬

敬鬼神而远之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束修

举一反三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求仁而得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知老之将至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诲人不倦

君子坦荡荡

威而不猛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任重而道远

其余不足观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仰之弥高

循循善诱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功亏一篑

后生可畏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不忮不求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未知生,焉知死

升堂入室

过犹不及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四海之内皆兄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名不正言不顺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不辱君命

贫而无怨,富而无骄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不患人之不己知

以德报怨

不怨天,不尤人

老而不死,是为贼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杀身以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

过而不改

当仁不让于师

有教无类

道不同,不相为谋

君子忧道,不忧贫

辞,达而已矣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性相近,习相远

割鸡焉用牛刀

色厉而内荏

乡原,德之贼也

道听涂说

患得患失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小人之过也必文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允执其中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书摘插图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连起来看,照字面讲,凡是中国人,无论老少,一定都知道。照古人的注解,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亦说乎”,“说”是古文借用字,就是高兴的那个“悦”字,是很高兴的。假如这是很正确的注解,孔子因此便可以作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连大龙峒孔子庙我也不会去了。讲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似通非通的,什么道理呢?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靠薪水吃饭的,是“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了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绝不是不亦乐乎。

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愠”,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在内心中有烦厌、厌恶、讨厌、怨恨之感。那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骗你,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在是做不到。

根据书上的字面,顺着注释来看,就是这样讲的。所以几百年甚至千多年以来,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四书反感,过去的读书人也对四书反感。因为它变成了宗教的教条,硬性的法律,非遵守不可。

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等到真正了解了以后,就知道孔子真是圣人,一点也没错。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作“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

那么学问从那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所以学问的宗旨,随时注重“时”和“习”,要随时随地学习,不是我们今天来读四书就叫做学问,不念四书就不叫做学问,这不是它的本意。

第二点接着下来,是说做学问的人要准备一件事。

就我个人研究,有个体会——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杀头也不干,所谓“仁之所至,义所当然”的事,牺牲自己也做,为世为人就做了,为别的不来。因此为学问而学问,就准备着一生寂寞。我们看历史——即看孔子就知道。孔子一生是很寂寞的。

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

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不一定是远方外国来的。

尤其做学问的人更是如此,所以第二句话跟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人在远方,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来,才大大的抬头。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这样就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

“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了。“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

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

再说,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作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

我们现在不妨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作为参考:“如何是独乐乐?日: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日: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日: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

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便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什么是“巧言”?现在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态度上好像很仁义,但是假的,这些与学问都不相干。“鲜矣仁”——很少真能做到“仁”这个学问的境界,因为那是假的。

“巧言令色鲜矣仁”,我经常也跟同学们讲,作领导人第一个修养是容忍。

有的人不一定像小丑那样的“巧言令色”,但每个人都喜欢戴高帽子,人若能真正修养到戴高帽子感觉不舒服,而人家骂我,也和平常一样,这太不容易。

所以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和人家的缺点,待人的时候,不一定看到表面化的“巧言令色”。大家经验中体会到,当你在上面指挥时,觉得那种味道很好;但是这中间很陷人、很迷人,那就要警惕自己。

你说素来不要名、不要钱,只讲学问,就有人来跟你谈学问。要注意,“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他那个学问是拿来作工具的,所以除了要懂“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道理以外,相反的,我们做学问要踏实,不能“巧言令色”。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为孔子的学生,名参,少孔子四十六岁。由这一点我们看到,孔子回到鲁国讲学传道的时候,都是培养年轻的一代,同我们的心情一样,怕自己死了以后,这个命脉,这个根本失传了。和我们现在一样,对于年轻学生,拼命讲给他们听,好办一个交代。

曾子在当时孔子的学生中比较鲁,鲁就是拙一点,其实并不是笨,只是人比较老实,不太说话,后来嫡传孔门道统。

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要注意的,他做的是什么学问?“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什么是“忠”,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地做,这叫做“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了话都兑现?都做得到?

第三点是老师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曾子说,我只有这三点。

我们表面上看这三句话,官样文章很简单,如果每一个人拿了这三点来做,我认为一辈子都没有做到,不过有时候振作一点而已。

曾子这几句话,为什么要摆在这里?严格地说,这些学问不是文学,要以作人做事体会出来,才知道它难,这就是学问。

君子不重则不或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自重,现在来讲是自尊心,也就是说每个人要自重。“君子不重则不威”,拿现代话来讲,也可以说是自己没有信心。

我们要知道,人都天生有傲慢,但有时候,对事情的处理,一点自信都没有,这是心理的问题,也是大众的心理。比如交代一个任务给诸位中间任何一人,所谓“见危授命”,你有时候会丧失了这个信念,心理非常空虚,在这地方,就须要有真正的学问,这个学问不是在书本上,这就是自重。

所以一个人没有自信,也不自己重视自己,不自尊,“学则不固”,这个学问是不稳固的,这个知识对你没有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来。

那么“无友不如己者”,是讲什么?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

我们既然要自尊,同时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自尊心,“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你,世界上的人,聪明智慧大约相差不多,反应快叫聪明,反应慢就叫笨。你骗了聪明的人,他马上会知道,你骗了笨人,尽管过了几十年之久,他到死终会清楚的。难得有人真正笨到被你骗死了都不知道的,这个道理要注意。

所以,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人与人相交,各有各的长处,他这一点不对,另一点会是对的。有两个重点要注意的:“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这个家伙的行为太混蛋了,但有时候他说的一句话,意见很好。你要注意,不要因为他的人格有问题,或者对他的印象不好,而对他的好主意,硬是不肯听,那就不对了。

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古人对于这一句的解释,我也有意见。拿孝道来讲,过去讲中国文化的孝道,本来很重要,我们看历史上给皇帝的奏议,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这句话。……

论语中的名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现代CAE技术与应用教程
三维复杂介质地震数值模拟
如失如来
钱多多嫁人记
老庄中的名言智慧
中国式养生
茅于轼谈经济2:从微观到宏观
暖の闺房
人口地理学概论
SAT II 15套题——新东方大愚英语学习丛书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