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茅于轼谈经济2:从微观到宏观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茅于轼谈经济2:从微观到宏观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经济,经济理论,

作者: 茅于轼 著

出 版 社: 山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2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636966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2009年中国经济何去何从?从茅于轼先生的著作中寻找我们的答案。

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基本条件是有很高的储蓄率,它支撑着高投资率。没有投资,经济增长是根本不可能的。如何鼓励民间投资,使其大体上能够用掉巨大的储蓄,是我国经济面临的最难课题。

——《什么是中同经济最主要的结构性问题》

制度经济是研究经济行为和当事人的利益关系的。它比一般经济学更深入一步,探讨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如何行动,以谋取利益的最大化。

——《汇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价格要反映稀缺性,是一个寓意深刻的要求,它要求交换自由,公平竞争,定价自由,最后价格一定能保证供需均衡,市场出清。

——《电力定价的儿个经济学问题》

内容简介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一门学问。但是,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思想方法的学问。作者认为二者都对,看从哪个层次上讲。就事论事,经济学通过解决改进资源利用的问题,使投入更少,产出更多。但是,通过对资源使用效率的研究,人们越来越懂得,必须有全局和辩证的观点才能掌握经济学的规律。一个能够纯熟运用经济学方法的人,必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事物,能够深入到事物背后的本质。由于有这样一套过人的本领,杰出的经济学家差不多都是辩论高手,他们不但是经济学家,而且也是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思想家。

本书是作者近十年来发表文章的集子。有的文章当时议论的一些问题已经解决。希望读者朋友能在这些文章中接受一些新观点,至少能引起一些思考,并从中感到愉快。

作者简介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经济学界的鲁迅”。1929年出生于南京,抗战时辗转于大后方,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铁道机车车辆研究。20世纪70年代开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9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十二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2008年1月被聘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特别顾问。曾入选美国Marquis 1993至1995年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经济学的智慧》、《生活中的经济学》等。发表了几百篇有关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能源、环境、道德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篇 经济学概念

全球化中的中国经济

经济学有什么用场

经济学的轮廓

充满辩证法的经济学

何以均衡是最优的

发展经济学的新趋势

为什么会有贸易保护

经济问题对答——在某大学现场实录

第二篇 微观经济学

投机能否创造价值?

为什么商品要明码标价

对农业的忧虑

颠倒的收费标准

幸亏我们生活在一个收益递减的世界里

如何看待价格

为什么找零钱困难

永不堵车——谈堵车的经济学

区别技术效率和经营效率

“不二价”和超级市场

浅说货币

钱的生产力

商标何以值钱

物价降低未必是坏消息

假日消费与居民收入

从经济学角度看企业并购

谁为企业老总造饭碗——同名书评

电力定价的几个经济学问题

怎样认识石油价格变化

石油供应的安全之道

免除农业税的前前后后

征税成本由谁承担

二手房交易是否应征收个人所得税

应用税收杠杆的经验教训

评选税收十大新闻的评论

房地产业的泡沫会破裂吗

第三篇 宏观经济

小心你的辛勤储蓄变成了别人的高消费

一石激起千层浪——茅于轼教授向北大师生发难

少出煤才能多贡献

“有计划、按比例”有什么错

把你的储蓄变成投资

引进外资失败的教训

马尼拉冒烟的山

储蓄和消费何者更有助于经济增长?

再谈储蓄有利于经济增长

WTO的耻辱:评“用替代国价格计算非市场经济国的成本”

政府出钱帮助就业的经济核算

用什么机制配置资源:计划?法律?市场?

汇率调整的可行性

严肃税制的关键一步

启动内需的关键一步

第四篇 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

中国改革的制度观

人类社会的制度前景——基于理论框架的分析

私人办邮政

交换不是等价的

拗倔的乌托邦思想

私营经济之我见

收入差距扩大的后果有利有弊

为什么不保护生产者的权益

经济分析和制度分析

人类进化与经济学

市场制度的利和弊

什么是国力的基础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在河北大学的演讲

汇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什么是中国经济最主要的结构性问题

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五篇 生活中的经济学

参加一次美国家庭的财产拍卖

美国的生活和物价

个人投资结构的优化组合

聚集财富还是聚集

财富的测量

财富的创造

第六篇 回顾与反思

经济学反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经济的新形势

大手笔解决失业

什么是机遇和挑战

我国人力资本培育问题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同名书评

《企业游戏》读后感

经济落后地区如何赶上来

天则所的十一年

人权的逻辑分析

兴办小额贷款的几点经验

从历史寻求经济快速增长之谜的答案

跋——遥望茅于轼

书摘插图

第一篇 经济学概念

全球化中的中国经济

可以说,国内对人民币升值的看法大体上已经没有太多的歧义,但是实际的困难很大。就是一旦升值,已经存在的7000亿外汇储备将遭受巨大的损失。但是升值后人民币的购买力提高,我们的得益会更大。

中国经济连续以平均超过9%的速度增长了近30年。这样的增长速度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少有,在世界历史上也不多见。尤其因为中国人口众多,规模巨大,如此大规模的生产发展已经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它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国界。但是许多人还没有适应这个有点突如其来的变化。中国所发生的变化不但对发展中国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发达国家同样重要。因为国际贸易、投资、信息交流、人员往来,都因为中国经济在全球中的扩大而发生了变化。本文准备从四方面来讨论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即: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1.政治背景

中国大陆在1949年解放之后,只有经济恢复的三年(1950—1952)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前四年是正常发展的。以后就走上了僵硬的计划经济之路,再加上政治上的极左路线,到1976年,经济接近崩溃。全国人民衣食不足,估计农村有四分之一的人挨饿。改革开放以后,全国人民有强烈的要求,摆脱脱离实际的老框框,争取经济的自由。邓小平满足了大家的愿望,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政治开放的拨乱反正方针。和其他原社会主义的转型国家比较,它们原来的情况没有中国那么糟糕,人民盼望改革也没有中国那样迫切,因而改革的成效也不及中国大。但是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那时候的改革热情早已用完,现在中国面临寻找进一步改革动力的重大问题。

2.双轨制

从僵化的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最大困难是价格和所有权的重新调整。自由价格是和私人所有制相配合的。没有私人企业产生不出自由价格;而价格如果受控制,私有企业也不可能产生。中国巧妙地通过双轨制解决了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即在原计划经济之外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而且慢慢扩大。最后私人企业逐渐占有大半个天下。双轨制的出现没有伤害任何人,而使一部分人受益,所以改革比较顺利。当初大家担心双轨如何并轨,不料市场经济的天下迅速扩大,计划经济那些交易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最后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并轨。但是在投资领域,计划经济依然有很强的地盘,这方面的资源配置计划占了很高的比例。这也是中国经济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之一。

(1)高储蓄率保证了投资的高增长

中国经济和其他各国比较,高储蓄率是非常明显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储蓄率一直在30%以上,近几年超过了40%。全世界只有韩国和新加坡有几年超过了这个数字。如果一个人一年挣了100元,花掉60元把40元用于投资。假定每投资4元在下一年能够产出1元,那么40元的投资就能在明年使他多挣10元,也就是经济增长率为10%。所以说,即便中国经济的效率完全没有提高,光靠高储蓄和高投资就能够保证目前的增长率。当然,事实上既有效率的提高,也有浪费的增加,投资也不完全用于生产性的,而且中国投资的效率很低,因为政府的干预比较大。

中国的高储蓄能否保持下去?这要看导致高储蓄率的原因是否继续存在。主要原因是贫富差距大,人口中青壮年比例高。前一原因的未来取决于政治改革的进展,后一原因则迟早会慢慢消失,中国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23%,到2015年时将降低到19%。而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则从现在的7%上升到9.4%。①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也将慢慢消失。但这将是15年以后的事。对于一些长远的投资项目应该注意到将来中国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必然趋势。

(2)外贸依存度的迅速提高

中国经济在改革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型的经济,改革开放以后对外贸易迅速上升。改革以来26年(截至2004年)中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②在过去5年中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26%。③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例已从26年前的10%上升到2003年的70%。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生产的产品中为了出口的部分,加上消费品中来自进口的部分就达到了70%。因为中国有很大一部分加工贸易,进口就是为了出口,所以二者抵消了一部分。正因为如此,有些国家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100%。

然而中国巨大的外贸量确实对国内和国外的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就国内而言,外贸帮助解决了大约一亿人的就业,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这就大大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20多年的改革,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82%下降到58%。④这样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高速度的城市化,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从未有过的。

(3)糟糕的金融市场

中国的金融市场效率极低,不能将资金从收益率低的地方调动到收益率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的国家垄断。股票市场黑幕重重,投机泛滥,变成了一个投机而非投资的博弈场所。债券市场收益率很低,没有吸引力。居民的储蓄只好存入银行。银行基本上是国有的,严重地受行政控制,贷款不以赢利为目的,大量资金用来补贴亏损的国企,造成巨额坏账。

如前所述,中国的储蓄率极高,这些钱大部分都进了银行,而银行配置资源的效率很低。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靠低投资效率,高银行坏账来支撑的。表面上繁荣昌盛,暗地里巨额亏损。和其他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的国家比较,中国没有发生转型期的经济倒退,主要是上述寅吃卯粮的结果。不过这样的政策未必不对,因为每年7%.9%的经济增长,新增加的财富一年就达一万三千亿,而银行坏账总数也就是三万亿左右。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平稳地对付这巨额坏账,尽量避免发生金融危机。

(4)配置效率的提高和交易费用的上升

投资领域计划还起着重要作用,在商品交换领域已经相当市场化的背景下,投资成为特别薄弱的一环。①有许多学者研究中国经济效率提高的真实情况,大多数都肯定市场化对效率提高的贡献。②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市场化改革中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加剧,表现为诉讼案件增加,犯罪率上升,由于人与人信任度降低,一般交易费用增大。③大大地抵消了效率的提高。

二、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

1.中国将成为世界资源的消费大国

目前中国按购买力平价的人均消费量为美国的十分之一,但是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5倍。中国经济按人均计算每10年翻一番,所以10年之后中国的消费总量将和美国相当。大家都说美国的资源消费如果普及到全世界,地球将承担不起。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个前景已经并不遥远了。

印度经济也在快速增长。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全球资源供应的紧张将逐渐显露。最近的石油涨价,而且价格始终居高不下,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说明地球将迎来资源紧缺的新时代。资源的价格将上升,新的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技术将得到重视。在本世纪之内,人类社会将逐步完成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技术转换。促进这个过程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资源消耗的迅速增长。

2.中国成为世界资源采购大国。并改变世界市场的价格结构

按人均计算,中国是一个资源不足的国家。人口密度高,土地条件恶劣,可资源利用的比例很低;近年来石油产量每年增加1%左右,原因是后备资源不足;中国已经没有可供大量采伐的成熟林,木材不得不大量进口;中国没有多少高品位的铁矿石,也需要靠进口。在重要的矿物资源中只有煤还算丰富,可以开采一二百年,但是按人均算也不比其他国家多。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进口原材料的趋势将日益明显。去年以来,大量进口石油已经使原油价格猛烈上升。这一局面今后很难改变,除非中国经济不再增长。不仅仅是原油,其他如铁矿石,木材,大田作物(大豆、棉花、小麦)都可能保持高进口,因而形成高价格。中国的购买已经改变了世界市场的价格结构。

中国大量进口原材料,导致这些商品价格上升。有些国家抱怨中国给他们造成损失,这种分析是错误的。因为中国大量进口原材料用的是硬通货,是靠中国出口创汇赚来的。如果大量进口使这些商品的价格上升,那么一定因为中国的大量出口制成品而使相应商品的价格降低。事实上也是这样。中国出口的家电,如电视机、冰箱,价格只及原来的一半,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利益。全球经济一体化确实给和中国做生意的国家带来了低价进口的利益,也给中国带来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3.中国的来料加工给中国带来贸易盈余

进出口贸易中可分为一般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后者是指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部件,加工成制成品后再出口。一般贸易中进口的商品就在本地消费,不再出口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是低劳动打成本。为了利用这一优势,中国发展了来料加工业务。即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或部件,制成成品后再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在沿海建厂,承接来料加工的定货。因此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来料加工占的比例特别大。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大约有将近一半是属于这类来料加工业务的。这种性质的对外贸易必定造成外贸的盈余。因为出口的价值是进口价值再加上劳动的贡献,它必定大于进口时的价值。如果中国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外贸盈余就将继续下去。当然,最后的外贸平衡还要加上一般贸易的净收支。

中国的这一外贸特点,对人民币币值的长期趋势会有影响。经常性的盈余会导致人民币的升值,或者说,相对而言会导致贸易伙伴国家货币的贬值。而且这一规律不仅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一切接受加工贸易的国家。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1.保持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还能继续存在十年以上

如前所述,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是高储蓄率,工资低廉,依靠国际市场。这些条件的前景大体上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机会,可以逐项分析如下。

储蓄率和社会总体政治经济结构有关,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变量。政治安定,经济前景好,社会保障水平没有大的变化,对外开放继续下去,储蓄率就不会有大的波动。但是有一个变量是一定会变的,那就是人口结构。现在由于提倡每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节省了下一代的抚养费用,提高了储蓄率。慢慢地人口老化,就会发生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许多家庭将动用过去的储蓄,储蓄率变为负的,社会的总储蓄率将会降低。但这一情况在未来10年之内还不至于发生。

……

茅于轼谈经济2:从微观到宏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如失如来
钱多多嫁人记
老庄中的名言智慧
论语中的名言
中国式养生
暖の闺房
人口地理学概论
SAT II 15套题——新东方大愚英语学习丛书
大学不知道——新东方大愚励志系列丛书
TOEFL IBL阅读词汇小伴侣——新东方大愚英语学习丛书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