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知面、知心——人际交往与组织沟通

分类: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人际沟通,
作者: 黄步琪,黄宇隽著
出 版 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 218000版次: 1页数: 211印刷时间: 2008-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8063975包装: 平装目录
上篇知人知面知心
第一章挫折理论
第一节挫折理论简介
第二节挫折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三节如何对受挫者作心理援助
第二章人才理论
第一节人才与能力
第二节职业个性及其匹配度
第三节六大类典型人才
中篇同心同德共创辉煌
第三章“三心两意”上升为“同心同德”
第一节管理者的两大特征
第二节何谓“三心两意”
第三节“同心同德”是法人的生命力
第四节态度决定一切
第五节态度的测量
第四章理解再理解
第一节主导动机与理解
第二节误解的类型及其消除
第三节非期望行为
第四节如何转变非期望行为
第五章PAC人际交往心态理论
第一节PAC人际交往心态理论简介
第二节PAC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下篇人际认知奥妙无穷
第六章人际认知模式
第一节人际认知中的感觉
第二节人际认知中的知觉
第三节人际认知中的意象
第四节人际认知的常用方法
第七章人际认知三大效应
第一节首因效应
第二节近因效应
第三节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四节人际认知偏差
第八章认知冲突
第一节如何把握认知冲突
第二节如何唤醒积极的群体心理
第三节如何提高群体士气
第四节如何增强群体凝聚力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挫折理论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显然,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挫折可以让有的人走向成功,此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也会令有些人走向地狱,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如果我们了解了挫折所产生的心理机制,就较有可能帮助自己或他人更多地走向成功,避免陷入失败或痛苦的深渊,从而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一、何谓挫折
第一节 挫折理论简介
一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最急于完成的动机,被称为主导动机。主导动机一旦确定,个体就会千方百计将它体现为行为。如果主导动机由于主客观因素无法转化为行为,当事人就会产生“悲痛欲绝”的心态,这种状态称之为挫折。一个人一旦受挫折,就会表现出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愤怒、沮丧、不安等。
产生挫折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是指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原因的限制。社会因素是指政治、经济、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人为因素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