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上游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报告

分类: 图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作者: 李云生等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 220000版次: 1页数: 158印刷时间: 2008/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09888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黄河中上游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报告》根据黄河流域中上游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特点,采用系统论方法,统筹考虑流域水资源及泥沙状况、水环境状况、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流域水环境问题和压力,结合水环境容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建立规划指标体系,提出水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和措施,优化规划项目布局方案,论证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并进行规划风险分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规划研究背景
第二节 规划编制思路
第三节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
第一节 自然状况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节 河流概况
第四节 重点城市
第三章 水资源和泥沙状况
第一节 水资源分区
第二节 泥沙特点
第三节 降水径流
第四节 蓄水动态
第五节 水资源利用
第六节 水资源量分析
第七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第八节 主要水利工程介绍
第九节 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
第四章 水环境状况分析
第一节 水环境功能区划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评价
第三节 污染源构成分析
第四节 水环境问题判断
第五章 规划目标与指标研究
第一节 规划目标概述
第二节 规划指标体系
第三节 技术路线
第四节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第五节 水污染物产生量预测
第六节 水环境容量分析
第七节 规划目标确定
第六章 水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和措施
第一节 分区污染防治战略部署
第二节 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研究
第三节 工业污染防治研究
第四节 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研究
第七章 费用效益分析
第一节 投资估算
第二节 效益分析
第八章 规划可达性和风险分析
第一节 可达性分析
第二节 风险分析
第九章 规划实施与评估
第一节 规划的实施
第二节 污染控制重点
第三节 规划的执行评估
附图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图(2006—2010年)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规划研究背景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 500 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 464 km。流域面积79.5万km2(包括内流区4.2万km2)。与其他江河不同,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面积占其总面积的92%。
“九五”以来,“三河三湖”污染严重,国家制定了“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规划。“十五”期间,黄河流域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频繁发生水污染事故,制定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迫在眉睫。1998年,《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但由于各种原因,规划未得到国务院批复。2005年,《黄河流域中上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启动编制,历时3年,2008年4月经国务院批复实施。
“十五”期间,黄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和管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研究、限排总量研究、黄河干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等基础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黄河流域开展以“现代化流域管理”,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和“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河流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开展大量有关黄河流域的河流治理与流域管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本次规划中得到充分应用,对保障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