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孔孟的智慧--边读边悟儒家处世智慧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孔孟的智慧--边读边悟儒家处世智慧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知识读物,

作者: 孟宪婷 编

出 版 社: 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3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23386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边读边悟儒家处世智慧,去圣乃得真孔子,逐史方悟寻孟轲。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石。可以说,今天中国基本上遵循的是儒家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内容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他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余人,其中有成就的弟子有七十二人。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是当时社会最博学的人之一。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并以“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思想作为他做人准则。他提倡“忠恕”之道,主张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

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他坚信“人性本善”的理论,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性就是“良知”。

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由“自省、克己、忠恕、慎独、中庸、力行”为中心,形成了一套自我修养的理论,使人们可以随时了解和调整自身的思想,逐步地对人格进行完善。

孔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学说延续了五千余年,至今仍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树奇葩。他们的人生态度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

目录

第一章 德行天下,为人之本

1.做个有德人

2.保有仁爱之心

3.孝悌乃做人之根

4.诚信乃为人之本

5.做君子莫做小人

6.正人先正己

7.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8.凡事都不要斤斤计较

9.守住平常心

10.保有一颗宽容之心

11.信义值千金

12.管好自己的舌头

第二章 明是辨非,大智之举

1.学会感恩批评

2.做人贵在反省自己

3.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

4.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

5.不做“好好先生”

6.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7.切忌自以为是

8.人贵有自知之明

9.抵住诱惑,赢得好名声

10.不要做以邻为壑的事

11.优柔寡断患无穷

12.看眼识人

第三章 做好自己,立世之章

1.人生当三戒

2.荣辱宠禄身后事

3.人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

4.正确看待贫富贵贱

5.忍耐是一笔宝贵财富

6.不可狂妄自大

7.拿得起放得下

8。正确面对财富

9.不争一己之利

10.言行得当.才能顾全大局

11.分清轻重缓急

12.知足常乐

13.淡化利欲之心

14.保持低调

15.正直为政

第四章 慧眼识珠.交往谨慎

1.拥有广泛的“爱”

2.结交朋友需谨慎

3.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

4.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5.向古人学管理,学用人

6.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

7.防人之心不可无

8.正确对待他人的过失

9.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10.给予会更快乐

11.不必苛求回报

12.不念旧恶

13.善用“和”字处理关系

14.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15.正家之道始于夫妻

16.家和万事兴

第五章 学无止境.前进之力

1.先做人,后做学问

2.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

3.喜欢学习,才能学到东西

4.尽信书不如无书

5.在学习中寻找快乐

6.将学习放在第一位

7.苦乐为动力

8.随时学习他人的长处

第六章 无败无胜,成败之路

1.凡事适可而止

2.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3.人生贵在坚持

4.学会选择

5.在逆境中磨砺意志

6.成功的路上没有坦途

7.加强能力的培养

8.改变态度,才能改变问题

9.选最近的目标,精彩长远的人生

10.人应有畏惧之心

书摘插图

第一章德行天下,为人之本

1做个有德人

原典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释义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亲近。”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含有寓仁义于交往的意思。他在这里提出了两个关键的概念:一是“德”,一是“邻”。

“德”就是美德,是从自己一方讲的;“邻”就是邻居、朋友,就是天底下所有愿意走在一起的人,这是从别人一方讲的。孔子的这句话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两种关系带来的必然后果,即“德若孤,必无邻”与“德不孤,必有邻”。一个人如果有“孤德”,自己只对自己好,自己美自己的,那么必将固步自封,最后必成孤家寡人。这样的人,不会有人愿意和他在一起。

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信陵君最爱招揽天下贤能之士。当时有一位名叫侯赢的隐士,年过七十却只做了个看守大梁东城门的小吏。他家境贫寒,但却颇有才华。信陵君很希望将他纳入自己的门下,于是亲自去拜访侯赢,并赠予他许多极为贵重的礼物。但令信陵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侯赢竟然婉言谢绝了。

一天,公子府大摆筵席。酒席摆好后,信陵君带着随从亲往东城门迎接侯赢。侯赢也不谦让,直接坐到信陵君的身边,企图用自己的傲慢无礼激怒信陵君。而信陵君却还亲自驾驶马车,态度丝毫也没有不恭敬。信陵君赶着马车刚走出不远,侯赢就对他说:“我有个朋友在屠宰场,您能送我去看他吗?”信陵君毫不犹豫地就将车赶到了屠宰场。

侯赢见到自己的朋友朱亥后,故意独自和朋友谈话,把信陵君晾在了一边。

侯赢一边谈话,一边注意观察信陵君的反应,他发现信陵君不仅没有不耐烦,反而脸色更加温和了。由于信陵君的亲朋好友都在等着他回去开筵,所以随从们都暗地里骂侯赢不识抬举,市中之人也都好奇地观看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可信陵君自始至终都和颜悦色地在一边等。

来到公子府,信陵君把侯赢请到了上座,并向他介绍了在座的宗室、将相,还亲自为他敬酒。直到这时,侯赢才真正心甘隋愿地佩服信陵君。

信陵君能够招揽到侯赢,当然获益匪浅。首先,在大庭广众之下,信陵君亲自驾驶马车迎接侯赢,并在闹市站了很久,让市人围观,实际上已经成就了自己礼贤下士的美名;其次,侯赢后来还向信陵君举荐了朋友朱亥,并和朱亥一起帮助信陵君完成了击退秦军的壮举,成就了信陵君的事业。

其实信陵君当时就知道侯赢的一切举动都是在试探自己,于是他就摆出了一副虚心温和、谦恭大度的姿态,最终成功地把侯赢及朱亥纳入了自己的麾下。由此看来,信陵君没有糊涂,忍了一时的无礼,却成就了自己一世的英明。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孤立起来,真正的有德之人全都是生活在人群中间的。也就是说,一方面,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养和风范,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周围的人成为同志和朋友。另一方面,有道德的人既已献身于道德学问,就会耐得住孤单和寂寞,即便暂时没有得到他人的理解,也会在道德学问中,在先贤的思想和人格中找到神交的同志和朋友,这样,他也不会孤立。说到底,因为道德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绵延发展的,所以,有道德的人也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总会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朋友。

人际交往中,一个人道德品质和修养的高下,是决定与他人相处得好与坏的重要因素。道德品质高尚,个人修养好,就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友谊;如果不注重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就难以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交不到真心朋友。我们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处处自我感觉良好,盛气凌人;还有的人一事当前往往从一己私利出发,见到好处就争抢,遇到问题就相互推诿,甚至给别人拆台。这些人生活中之所以难有朋友,归根到底,就是在自身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方面出了问题。

也许有人觉得,有些人道德品质不好,个人修养难以恭维,身边不是同样有许多朋友吗?其实这种所谓“朋友”并非真朋友,而是“伪朋友”。别人与他交往不是冲着他的人品人格去的,而是冲着某些目的而去的,这种交往,充其量只是“势利之交”。一旦其丧失了利用价值后,那些所谓的“挚友”也就会弃他而去。所以说,要想收获真正的友谊,拥有真正的朋友,最终要靠良好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只有用高尚道德修养赢得的友谊和感情才是真诚的,才会历久弥坚。

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现在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的另一种诠释。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旁边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讲道德、讲原则,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里面。例如,由于放弃一些物质利益,讲道德、讲原则的人往往会被人讥笑,说他们迂腐,甚至虚伪,从而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我们也许就会因此反问自己: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是这么做的?我们是不是做错了?我们是不是真的迂腐、虚伪?答案是否定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古人看来,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感悟经典

有德之人具有极大的感应力与亲和力,根本无需去刻意寻找,自然就会有人来找你,来帮助你!天下最让人喜欢的人,就是有德之人。他们总是按照良心法则去做人做事,从而能赢得人心。一个人能够赢得人心,就会在周围有一大批朋友。朋友是帮助你走向成功的资本。有德之人朋友遍天下,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碗饭吃。中国有句俗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话的确是一句大实话。这里所说的“靠”,不是依靠,而是大家靠在一起,不把自己孤立封闭。这样,才能风调雨顺,马到成功。

2保有仁爱之心

原典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释义

孔子说:“我没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见过厌恶不仁德的人!我心目中爱好仁德的人,应认为仁道至高无上,而不是可以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厌恶不仁德的人,他的仁道作为,应该是避免世俗问不仁德的人事影响到自己,但有人就总要受外界影响。你们问有谁能够坚持一整天尽心而求仁道的人吗?只要求仁,就能得到仁;求仁的心力谁都有。我还从没见过没能力求仁的人呢——但也备不住有,不过我还没有见过。”

在孔子的心目中堪为世人典范者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一个“仁”字。孔子认为,能够体现“仁”者,才是了不起的大人物,才是众人中的君子,才是学业、事业上的上上智者。

关于“仁”的定义,孔子并未提出完整的回答,而是因人,因事,随机解说。譬如,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他认为:那种即使拥有无碍的辩才,不违背他人心意的应对方法的人,实已远离仁也。又说:“刚毅木讷,近仁。”他认为,那种言辞鲁钝而心地质朴的人,其行止近乎仁。

孔子有一名叫樊迟的弟子,曾经问“仁”三次,孔子的回答,俱不相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再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第三次,孔子的回答稍微具体一些:“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辨析三种回答,言虽异,义则一致,坦然地阐述了“仁”的意旨,即“仁”应该在“爱人”、“与人”中方能体现。

孔子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所谓好“仁”者,是全心于仁道而无以复加的人。而其所谓恶“不仁”者,是从反面来说的。心恶不仁,即是好仁。孔子说,能达到这样境界的人,他还没有见到过。

在孔子看来,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

我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生活,一个很重要的修养就是需要懂得有原因、有分寸、有标准地爱人。

爱人,首先要爱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快乐地做好自己,有的时候,爱自己其实很简单。爱自己的前提就是要充满快乐地活着,保持尊严地活着。每天高高兴兴地为自己做一顿早餐,然后快快乐乐地去工作,回来再认认真真地做一顿晚饭;每天出门前对着镜子中的自己笑一笑,留给自己一份好心情;换季的时候,为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新鞋子;灿烂的阳光下,出门走一走……

有这样一个痴情的男孩,苦苦追求一个女孩已经有好几年了,但她却迟迟没有答应。

有一次约会时,男孩对女孩痛哭流涕,表示如果没有她,他将无法再活在这个世界上。男孩在一次没有明确结果的询问后,果真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幸亏被家人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抢救,活了过来。

其实,这个女孩对他已经慢慢产生了好感,但这件事发生后,女孩反而不愿再和他进一步发展下去了,对他也越发冷淡了。

好朋友问她为什么,女孩对他说:“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怎么会真正爱别人呢?”于是这个因爱情而轻视自己生命的年轻人,凶不爱自己而失去了爱情。所以说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关爱别人,也能更好地去接受别人的爱,只有这样相爱的人才会长久。

人活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还有我们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他们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要把爱赋予他们,与他们共同分享快乐,承担烦恼。在我们付出爱心的同时,也收获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包括那些与你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我们也要心存善意,在他们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也要以真诚的微笑,伸出援助之手,因为付出永远都要比索取陕乐!

一个越战归来的美国士兵从旧金山打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而且,我要带一个朋友和我一起回家。”

“当然好啊!”他的父母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他的。”

不过儿子又说:“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我的这位朋友只有一条胳膊和一条腿。他无家可归,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你们能接受他吗?”他的父母回答说:“哦,是这样啊,儿子,很遗憾,或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

儿子马上说道:“不要啊,爸爸妈妈,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要他和我们住在一起!我要他和我一起分享我们的生活!”

他的父母又接着说:“儿子,父母总会比你考虑的周全些,他是一个有残疾的人,他甚至不能照顾自己,他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担。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没有你,他一样会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

回答他的父亲的,是电话那端的一串盲音。

一个月后,这对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警局的电话,警方告诉他们亲爱的儿子已经坠楼身亡了。警方相信这是单纯的自杀案件。于是他们伤心欲绝地飞往旧金山,并在警方带领之下去辨认儿子的遗体。那的确是他们的儿子没错,但令人惊讶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或者儿子并不了解,作为父母来说,无论自己的孩子变成什么样子,都始终能够拥有父母执著的爱,但是对于他的父母来说,在他的孩子最渴望听到他们说出一句对于一个残疾人的接受的时候,却选择了说不,他们头脑中的对他人的不爱,导致了自己的儿子总结出了对自己的不爱,因而用轻视自己的生命,换回了父母一世的悲伤。

仁爱之心,爱人之心,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用爱去包容一切,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人,才会上付出的这份爱收获回快乐。待人冷酷换来除了无尽的悲伤之外什么也不会有,因为冷酷过后,你会发现受伤最深的,其实是自己的心灵。

感悟经典

富有爱心的人不但能够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温暖,他自己的一生也必定是快乐而又充实的。学会爱人吧!只有学会爱人,我们才能携着爱侣迈过鹊桥,才能摘到友情的丰硕果实,才能尝到亲情的佳酿,才能在旁人的簇拥下登上理想的巅峰!

……

孔孟的智慧--边读边悟儒家处世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糊涂经的智慧--难得糊涂的低调做人哲学
三字经的智慧--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
曾国藩教子经的智慧--天下父母都要学会的教子方略
史记的智慧--决定成败的66条人生法则
老庄的智慧--边读边悟道家人生的智慧
韩式健康饭桌--调味酱67例(中韩)
韩式健康饭桌--营养早餐50例(中韩)
韩式健康饭桌--美食疗法62例(中韩)
满族(清代)历史文化研究文库--八旗十论
走向世界丛书(全10册)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