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最后一个穷人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最后一个穷人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小说,社会,

作者: 王新军著

出 版 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154000版次: 1页数: 191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587922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国西北,一个村庄,一户农民,三十年的生活史。

“第三代西北小说家”群体的代表作家,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献礼之作。

权威文学杂志《十月》隆重推出。

2007,看军人许三多;2008,看农民马三多。

许三多,一个执拗的傻子;马三多,一个富足的穷人。

这是一部可以与《许三观卖血记》媲美的小说。

——著名青年评论家张懿红

内容简介

甘肃河西疏勒河流域的一个小村庄沙洼洼。公农民马三多是个“一根筋”式的人物。小说从村里实行联产承包开始写起,一直到21世纪初,时间跨度近三十年,马三多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孩子的父亲,精通农活的好把式。其间,他和父亲经历了包产到户后的欣喜,各家单干要面对的天灾人祸、人情冷暖,他执拗的单相思以及一场迟到的爱情,勤劳和机遇带来的富足,最终为了拉扯大收养的几个孩子,几乎耗尽了半生的精力和积蓄,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成了富裕的疏勒河滩上“最后一个穷人”,但也是一个灵魂最为丰盈的“穷人”。小说文字拙朴,内涵丰富,整部小说,可以说是一个农民、一个西北村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生活史。

作者简介

王新军,当代青年作家,甘肃玉门人。曾游牧数载,后任乡文化专干多年。上海首届作家硕士研究生班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文化专干》《农民》《大草滩》《人生八卦》《坏爸爸》《八个家》等长、中、短篇小说百余部(篇)。作品曾获第六届上海中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第一届、第二届黄河文学奖中短篇小说一、二等奖,第四届、第五届敦煌文艺奖等文学奖项。他以自己扎根西北农村的朴实而温情的写作风格,被评论界誉为“第三代西北小说家”群体的代表作家。

书摘插图

1

那是刚刚入冬不久一个无风的早晨,太阳像一张酥黄的玉米面饼子挂在天上,散发着又黄又硬的光芒。村街上鸡鸣一落,就开始喝喝嘛嘛地响起了人声。纷纷扬扬了一阵子,便尘土一样塌下去了。清静涌来的时候,倒叫人猛乍乍地不好受。马善仁觉得这个早上应该有一些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因为他在鸡鸣全部落下的当口,紧接着就听到了一声明亮的鸟叫。那叫声不会是麻雀的,麻雀叫不出这样的声音。果然,不一会他就听见儿子马三多呼哧呼哧地跑进院子,朝他睡觉的屋子喊:

“爹,我们家分了一头牛。”

马善仁仰起头,扯开嗓子兴奋地叫道:

“把牛拴好,再去分。”

想了想又说:“别人分啥,你分啥。”

马三多应了一声,像一头看见了青草的小叫驴,扭头冲出了街门。

一头牛在廊檐下“哞——”地叫了一声,叫声透过窗户上已经变得黑乎乎的玻璃,亲切地传到马善仁的耳朵里,他的心里一下子就变得亮堂起来了。

这样一个初冬的早晨,农民马善仁第一次清楚地听到了自家院子里的牛叫声。牛叫声迅速使他的心跳加速了,尽管他的视野里一片漆黑,连一丝光亮也没有,但他的胸腔子还是被一阵阵涌起的兴奋冲撞着。毕竟他马善仁家已经拥有一头牛了啊!他的心中蓦地升起了一个明净的圆球,拉着他的身体一抽一抽地向上跑。这个早晨,对于沙洼洼的每一个农户来说,注定是要发生一些什么的。

不一会儿,马三多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爹,我们又分回一头羊来。”

马善仁突然有些把持不住了,又是一头羊哇!呵呵呵呵,又是一头羊哇!他的嘴角甚至流出了一串长长的涎水,来不及吸溜上去,他就有些慌乱地开口问儿子:

“公羊……还是母羊?”

话出了口,他才发现突兀地袭来的激动已经使他变得语无伦次。

顿了一会儿,马三多才不好意思地说:

“爹,我看不出来。”

马善仁披上棉袄坐到炕沿上,用力挺直身子,用一种雄赳赳的声调对儿子说:

“你看看羊头上有没有一对角,有角的就是公羊,没有的,就是母羊。”

马三多看了一会儿,哀戚地说:

“爹——这羊头上一边有角,一边没有,你说它是公羊还是母羊?”

马善仁从来没见过只长一只角的羊,也没听说过只长一只角的羊。想了想,他一边提上裤子一边爱莫能助地对儿子说:

“哦,这样的话,我也说不上来了。”

话刚刚落地他又赶紧说:

“娃子,你快把羊拴好,再去分,别人分啥你就分啥。”

这一次马三多没有马上走,他犹豫再三,小心翼翼地说:

“爹,我想分一头驴,我们家要是有一头毛驴就好了。”

马善仁听了,停住正在系裤腰带的手,坐在炕沿上想了想,用十分肯定的口吻对儿子说:

“娃子,你想分啥你就去分好了,你想分一头毛驴你就去分好了。现在想要啥就有啥的时代到了,你快去。”

停了一下马善仁又接着说:“娃子,记住呵,分到了啥都要马上牵回家里来呀。”

马三多一声不吭地出门去了。

儿子出门后,马善仁用脚摸到地上两只缺了后跟的鞋,分清左右踏在脚上,揣着一腔愉快的心情下了炕。

他想出去摸一摸他的牛,摸一摸他的羊。毕竟他们家已经拥有一头牛和一头羊了啊,这都是他盼望了好久好久的东西。

牛是一头老牛,马善仁能够感觉到他骨节硕大的手与牛的身体相触时,那种骨头与骨头硌在一起的感觉。这是一头骨骼分明的牛,马善仁摸到牛脸上的时候,牛伸出带刺的舌头,在他手上卷了一下。马善仁因此断定,牛虽然是老了一些,但它是一头诚实而热情的牛。因为它这一卷,把马善仁的心窝子给哧地卷热了。

马善仁又去摸他的羊。

羊的确只有一只角。羊的身上有许多草屑,但羊身上摸起来总的来说要比牛身上光滑一些。马善仁的手慢慢地摸到了羊的胯下,有一团东西使他的手感觉软而且美。好哇!他心里不由得叫了一声,这是一头真正的母羊哇。伴随着这声内心的惊叫,马善仁捏紧了母羊少女一样坚挺的乳房,暗暗叫了一声好妞妞。因为羞怯,母羊飞快地在他胸口上蹬了一蹄子。

一头母羊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它会由一头变成两头,由两头变成四头,由四头变成八头……

这样变下去,又意味着什么呢?

哈哈哈——

兴奋的马善仁把心都笑歪了。

马善仁是不会把心里的高兴说出来的,男人要把高兴的事情埋在心里才算男人。从那一天起,马善仁和所有沙洼洼的男人一样,变得更加雄心勃勃深藏不露了。

这一回,马三多没有牵回一头驴来。他是空着两只手回来的。他一看见坐在地上的马善仁,就哭丧着脸说:

“爹,我没有分到驴,只分到了一辆小驴车。我不愿意,所以没有拉回来。”

马善仁像一只听到枪响的兔子一样从地上弹了起来。他说:

“你咋不拉回来?有了驴车,驴我们迟早会有的。你想一想,没有驴车,我们将来有了驴又有啥用哩?我们又去哪里找驴车啊?”

马三多一时听不懂他爹的话,抹了把几乎冻僵的鼻头,下意识地在屁股上蹭了蹭手,对马善仁说:

“爹,我还是觉得毛驴比驴车好。”

马善仁开导儿子说:

“有驴车总比没有驴、又没有驴车好些吧?”

马善仁又说:

“娃子,你快去把驴车拉回来,顺便从公家饲养场的草垛上多拉几捆青草回来给牛和羊吃,它们已经饿了。”

马三多一动不动地站着对他爹说:

“我也饿了,我们今天吃啥哩?”

马善仁对儿子说:

“你去拉驴车,我这就给你煮老玉米搅饭。”

“爹,你能不能搅稠些,太稀了吃上光撒尿。”

“三多,你快去,我一定给你弄稠些。”

马三多走出街门的时候,又回过头来对他爹说:

“你可不能像以前那样骗我,你要是骗我,我就把驴车重新给队里送回去。”

马善仁说:“爹不骗你,爹不会骗你的。”

2

几天以后,沙洼洼包产到户的事情就结束了。集体的东西包括土地、牲畜、农具全部分完了,连饲养场和场上的土粪都分完了。大家说比当年土改分地主家东西分得还干净。

大家说当年地主家的东西,是人家挣下的,是人家苦下的,也是人家省下的,分起来不好意思。现在队里大大小小的东西,是自己汗顺尻子苦下的,不分光了,留给谁?

大家都悄悄说,就是的,对着哩,不全部分光了,留给谁啊?

集体的东西就这样一下子全部分光了。

这样一来,马善仁家就有了一些想有却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它们是:

一头老牛

一头独角母羊

一辆小驴车

5亩承包地

300斤麦种

120斤苞谷

20捆青草

分完这些东西的当天下午,上面下来的工作组站在一片狼藉的饲养场上,对聚拢来的社员们说:

“以前的人民公社,现在已经改叫乡人民政府了。你们这里以前叫沙地大队第一生产队,从现在起,沙地大队就开始叫沙地村了。你们一队嘛,以前叫沙洼洼,以后就叫沙地村第一村民小组了。以前的队长代二,你们以后就该叫他组长了。大家欢迎。”

大家心里都在琢磨集体还有啥鸡巴东西没有分,一时就忘了拍巴掌。

见没有人配合,工作组脸色猛然变得怪怪的,用很重的声音说:

“下面……请老代同志讲话。”

老代蹲在地上没有反应过来,工作组不得已做了个手势,他也没有看清。因此工作组不得不用力搡了搡他,以示责怪和提醒。

老代愣了一下,抖了抖披在身上的军用大棉袄,响亮地抽了下鼻子,又吭了一声,才十分不悦地说:

“现在集体啥球都没有了,还叫我当这个鸡巴队长有啥用?集体啥球都没有了,我还讲啥哩——不讲了。”

说完老代就甩开两条树墩一样的短腿,大步流星地回家去了。

工作组扶了一把眼镜,看了眼晃荡晃荡远去的老代,收回目光对着稀稀落落的人群说:

“妈拉个巴子的,就这,散会。”

回到家后,马三多对他爹马善仁说:

“爹,我们家的牛是黄色的。”

马善仁说:“我知道,它叫老黄,今后你还叫它老黄好了。”

马三多说:“我们家的羊,是白的。”

马善仁说:“嗯,那我们就叫它小白吧。”

马三多想了想说:“唉,咱们家要是有一头毛驴就好了。”

马善仁说:“要是有一头毛驴,你叫它啥?”

马三多说:“我叫它爹爹。”

马善仁一挥手,啪地在马三多脖颈上抽了一巴掌。

3

风不断地刮着。

一直过了冬至,还不见一场雪。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风都在房檐上刮出吱吱的声音。屋顶上的树叶,水一样哗哗响成一片。

马善仁以为是雨点子砸响了房皮,觉得奇怪,便常常借故跑出屋去。

天是冷飕飕的,脸上没有水。马善仁就仰起脸用什么也看不见的眼睛朝天上专注地看一阵。

他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到,但他确实知道黑夜和白天是怎么回事儿。

就是这个没有雪的冬天,马三多不念书了。

是马善仁不让马三多念了。

几年前,大队学校的刘校长来沙洼洼找过一次马善仁。

刘校长对马善仁说:

“老马呀,你娃子已经能给你下地干活啦,能给你挣工分啦,如果去放羊的话,一天至少能挣五分工——半个工哩。”

马善仁说:“哦。”

刘校长又进一步说:

“老马,一天可是半个工啊,你就没有个啥想法?”

马善仁说:

“不行,我要供娃子念书哩。”

说这话的时候,马善仁的那双眼睛还能看见东西。不但白天和黑夜他分得一清二楚,公羊母羊他也能一眼就辨别出来。有时候,马三多叫嚷身上痒,马善仁就走过去脱下他的衣服,在阳洼里就着阳光,将虱子们一只一只逮出来,掐得噼啪响。

后来马善仁的眼球里好像钻进了一个东西,仿佛是一条寸把长的细虫。那虫子在他眼睛里不停地钻,钻着钻着就织了一张密密的网。突然有一天,那网就把他的目光给罩住了,看什么东西,都如隔了一层雾。那雾越来越厚的时候,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最后的最后,他的眼前是一片黑。

当眼前一片黑的时候,马善仁就知道他彻底成了个瞎子了。

马善仁的眼睛瞎了的时候,仍然矢志不渝地要将马三多日弄成一个读书人。关于这一点,马善仁沿袭了父亲的训示。

马三多的爷爷马举才在孙子出生的当天晚上,搬出一本厚厚的发了黄的线装书,从阴阳五行和风水运势等诸多方面考虑,偷偷为孙子取了“三多”二字为名。“马”字里当然隐含有速度的意思,“三多”则把福禄寿这三样悄悄地隐藏了起来。在那个闹腾腾的红色岁月里,这样做无疑会被认为是一种忤逆。但父亲马举才为了老马家日后的运道,还是滴水不漏地做了。他对外是这样解释的——为了让集体的马越来越多么——马三多,呵呵,呵呵呵。

形容枯槁的马举才视那本发黄的旧书为自己的老命。当变迁的世事将他从学堂里驱赶出来的时候,马善仁就意识到父亲的全部生命已经融入了那几本古旧的线装书中。

父亲拒绝自己的两个儿子马善仁和马德仁继续上学识字,自己却沉迷在书本中不能自拔。直到他咽气的时候,才郑重其事地对两个儿子说,从三多这辈开始,咱老马家的后人,开始读书。再穷也读,穿不上,吃不上,书也要读。

马举才的意思是,富不过三,穷不过二,老马家肯定会在马三多这一辈上迎来好运道。

父亲把那本老书传了下来,直到马善仁双目失明的时候,他也没有弄清这本把父亲折磨得死去活来老泪纵横的古旧老书叫什么名字。在父亲的所有书籍被一伙青年娃们付之一炬之时,连马善仁都不知道父亲是用什么方法将那本发黄的线装书保存下来的。父亲的后半生,完全沉迷在那本老书所臆造的世界里,宛如一个满面清风的隐者。在沙洼洼纷争最激烈的那一年,他竟然抱着那本书在房后的地窖里躲了整整三个月而未被人发现。直到有一天,马善仁兄弟从地窖里把一具长满绿毛的尸体搬出来准备埋掉的时候,他们听到一个极其喑哑而又熟悉的声音对他们轻轻地说:

“娃子,我……还活着。”

马善仁被那个幽灵一样的声音吓坏了。

他飞快地找来镰刀,割掉了尸体上的绿毛,这才发现尸体竟然是他们兄弟二人找了三个月依然无果的父亲马举才。

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将父亲背到河边洗了整整一夜,最终也没有将马举才身上的绿色洗干净。直到死,马举才的皮肤都是那种淡淡的、泛着一层暗光的绿颜色。而他怀里的那本旧书却安然无恙,不仅没有受潮发霉,连颜色也没有发生改变,甚至连一个小小的褶皱也没有多出来。关于这一点,感到惊奇的不仅仅是马善仁一个,连他一向精明的兄弟马德仁也惊诧不已,而沙洼洼人几乎没有一个不认为这个书痴一样的干老汉已经到了成怪成仙的地步了。于是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便再没有人来打扰马举才余生的宁静和安详。

马善仁相信村人们的传说,他到死都认为父亲留下来的,必是一本能够使人成仙得道的宝书。

马三多在学校里非常刻苦地学习着,光一年级就上了三年。实在没有办法了,刘校长就让他上了二年级。

二年级他又是三年,每一年都考不到三年级。因为马三多劳动表现积极,最后刘校长只好让他上三年级了。

后来,刘校长又来找马善仁。他对马善仁说:

“老马,你娃子吧,他不是不聪明,他只是对书本不敏感而已。”

马善仁说不出话来。他知道刘校长是有学问的人,因为他和他去世不久的父亲一样,都是能随口说出“之乎”“而已”“者也”的人。

刘校长又说:

“你娃马三多呀,他上学终究……是浪费时间而已。”

马善仁脑海里记着父亲交代过的话,他说:

“那就让他慢慢学,学多少是多少。你说谁一生下来就能熟读唐诗三百首?你不就是一天一天跟先生学的?”

其实马善仁要说的话是:你不要忘了你可是我爹的学生。他想刘校长是不是已经把这层关系忘掉了?也许是忘掉了,不然他怎么会不让自己恩师的孙子上学哩。

并且他想告诉他,马三多是你刘校长老师的亲孙子。

这之后的另外一层意思是:难道你就不能在你老师的孙子身上多用些心?

听了马善仁的话,刘校长抬了抬滑到鼻尖上的黑塑料框眼镜说:

“那——不是一回事。”

“咋不是一回事,我看就是一回事。你不要以为我现在瞎了、看不见了,我心里明镜儿似的。读书识字长学问,我马善仁老早就知道这个道理。你别忘了,我爹可是以前全沙地大队最有学问的人。”

马善仁话里的另外一层意思是:你不要以为现在你是这坨地方最有文化的人,要是我爹不死,你敢这么对他的儿子说话,他不“之乎者也”死你才怪哩。

刘校长就这么给噎了回去。

马善仁这么说,刘校长当然就给噎回去了。

刘校长张着嘴,半天都闭不上。

……

最后一个穷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90天钢笔楷书速成教材(附VCD光盘一张)
韩天衡篆刻新作集萃
电视连续剧:落泪成金(7DVD)
没有语言的生活(经典珍藏 8DVD)
大型苦情电视连续剧:富贵在天(6DVD 完整版)
心理医生:引导心理走向 造就健康心态
掌纹诊病全书
给你力量励志丛书:灵活做事智慧做人
给你力量励志丛书:敢想敢做成大气
给你力量励志丛书:豁达开朗领导风范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