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语言艺术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赖新元主编
出 版 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0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013720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博达教师用书郑重承诺:给一线教师做书,做一线教师喜欢的书,做精品教师用书。
首次将职场励志形式引入教师用书,引发空前激烈的教师培训革命。
本书适合学校教师全员培训、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
博达教师用书,让每个教师优秀起来。
主编简介:鄢月钿,中学优秀教师,教务主任,工作勤恳,乐于钻研,一直在农村第一线从事教育管理及教学工作,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尤其是农村英语教育现状水平及发展困惑有深入细致地了解,曾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教科研文章多篇,参与了《英语课堂教学分组—合作模式》课题的研究,因工作出色,先后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县英语骨干教师,现正致力于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及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涵盖了教学语言艺术和教育语言艺术训练的方方面面。从宏观综论到微观剖析,从课堂艺术到辅导艺术,从艺术对话到精彩演讲,从个性张扬到群体发展,从全体教育到特殊教育,质朴无华,内容充实,观点鲜明,为教师深入研究和准确使用教学语言和教育语言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是教师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表达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法宝。
本书为“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丛书”之一,首次将职场励志形式引入教师用书,引发空前激烈的教师培训革命。通过朴实、诗意、形象而又充满激情的语言,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鲜活的教育故事中,在一个个真实、生动,富有代表性的故事里,涵盖了教学语言艺术和教育语言艺术训练的方方面面。是教师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表达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法宝。 本书内容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突出针对性、可读性和实用性,能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培训提供有力的帮助和借鉴,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可供广大中小学生班主任阅读学习。
目录
第一章 听起来很美
音质要优美
语速要适中
音量要适度
停顿要合理
语调要丰富
语气要生动
节奏要鲜明
第二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不可口不择言
不妨新语旧用
词语搭配不按常规出牌
深描细绘总相宜
句式可常变常新
比喻让语言平添亮色
第三章 把话说到心窝里
话要说到“心”坎上
以理服人才是大能耐
循循善诱是良方
“忠言”也可以不“逆耳”
“夸”人要“夸”到“点子”上
模糊是一种策略
第四章 教学表达有方法无定法
讲述说明法
提问置疑法
评价判断法
释疑解惑法
分析综合法
暗示提醒法
旁征博引法
第五章 有时无声胜有声
时刻保持微笑
用眼神来表达
让手学会说话
让表情“表情达意”
靠身姿提高表达力
切勿走入体态语的误区
沉默是金,倾听为玉
第六章 幽默更易受欢迎
幽默是和谐的桥梁
亦庄亦谐,寓庄于谐是为幽默
幽默使课堂活色生香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自嘲是幽默的高境界
第七章 打造自己的语言风格
简约严谨
质朴平实
清丽鲜活
庄重典雅
繁丰疏放
委婉诙谐
雄浑刚健
第八章 功夫在“话”外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场合要分清
学会说“对不起,我办不到”
任何时候都别忘了礼貌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听起来很美
音质要优美
音质优美,是良好的教师语言的基础。所谓音质,是指语音的音色,是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依据和标志。它主要是由声道的共鸣形状和发音部位与方法的不同决定的。每个人的发音体和发音习惯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造成了音质的个性差异。好的音质,圆润清亮、结实饱满,让人听了悦耳爽心,有利于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差的音质,粗糙沙哑、干涩低暗,使人听了刺耳烦心,就会影响课堂情绪,自然也要影响教学效果。
音质的好坏,有先天的因素,但并不是完全由先天决定的。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训练,是可以使音质得到改善的。提高音质质量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艺术训练。
一要用本色音自如地发声。有些初上讲台的教师为了使自己的声音能震动学生,讲课时大气粗声,一味地发高音;有的教了一段时间的书,把教师的教学语言当成“拉家常”式的语言,讲课有气无力,声音平淡而松软;甚至个别奢望在语言上别具一格来吸引学生注意,哗众取宠的教师故意压喉卡嗓,挤气出声,实际上这些都是大可不必的。教师说话应选择自己的自如声区中的最佳音域和最佳音量,并注意自我监听调节,切忌生硬做作,养成不良的发声习惯,人为破坏自己固有的音色美。因为任何人的发声机制都不是十全十美,关键是否善于用本色音,善于扬长避短,并适当地调节,从而声情并茂。如音色兴利的,注意用腹腔鼻腔的共鸣,使声音浑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