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分类: 图书,历史,史学理论,
作者: 梁柱,龚书铎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1字数:版次: 1页数: 311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107199165包装: 平装目录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代序
历史岂容虚无——评新时期史学研究的若干历史虚无主义言论
历史虚无主义二题
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三诘
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标本——评某论者的某些言论
近现代史研究中的若干“新观点”评析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认识根源
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之路——评《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是共和元勋还是帝制祸首——与农伟雄先生关于袁世凯研究的商榷
为什么说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科学地研究、宣传党和人民光辉的斗争历史——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不能告别的革命:中国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前提条件的创立
毛泽东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对否定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贡献若干观点的评析
科学地评价毛泽东领导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曲折
“补课论”应当休息
因无知而“无畏”的一个标本——从两篇“悼词”看文艺界的历史虚无主义
所谓“中西文化论争终结”说的实质——评《中西文化论争终结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文化“结构性缺损”说与历史虚无主义
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其特点
历史的颠倒与苏联的颠覆
后记
书摘插图
历史岂容虚无——评新时期史学研究的若干历史虚无主义言论
古往今来,世界上任何民族、国家、阶级和政党,没有不珍惜自己的历史的。因为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它能启发人的思想,丰富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素质,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还有助于从正反两面总结历史经验,鉴往知来,治国安邦,成就千秋大业。因此,历代各阶级、各阶层的有识之土,无不重视历史。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观察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共产党人,更是如此。诚如恩格斯所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要重视历史”。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无论党务、国务和军务多么繁忙,都不忘把“学一点历史”提上议事日程,并号召和督促全党在各项工作中落实。2003年11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和人民。”“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真学习我们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深入思考,科学分析,不断提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自觉运用这三个规律的能力,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