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节能行为的经济分析及政策引导研究

分类: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工业经济,
作者: 郭琪著
出 版 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220000版次: 1页数: 234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587247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节能是可持续消费的具体体现,是应对能源短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合理有效的能源消费行为。世界能源委员会20世纪70年代提出“节能是指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一切措施,来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由此可见,节能是要充分发挥在自然规律所决定的限度内能源利用的潜力,包括利用效率和利用质量。就此,本书所研究的公众节能行为是指与能源消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通过改变与能源相关的行为习惯或改进行为技术从而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即提高能效)实现节能的行为,以及通过使用优质清洁能源(即提高能质)实现节能的行为。世界节能先行国家的节能规划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由最初的减少绝对能源使用量(energy saving),到保持能源消费总量基本不增长的情况下发展经济(energy conservation),再到注重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直到近期由于能源消费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进入有助于环保的倡导使用清洁能源(climate change)阶段。在整个推行节能的过程中,能源战略已逐渐从传统的增加供给转向需求管理。
作者简介
郭琪,1978年11月出生,山东邹平人,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1996~2007年就读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获博士学位,其间于2002~2003年赴日本山口大学交换留学,研究方向为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曾经参与多项国家软科学课题及山东省财政厅课题,在《财贸经济》、《涉外税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第1章引论
1.1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
1.2研究成果综述
1.3分析范式及逻辑框架
1.4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公众节能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经济分析
2.1公众节能的行为动机
2.2公众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
2.3公众能源消费函数
第3章政府引导政策促进公众节能行为的作用机制
3.1法律政策对公众节能行为的作用机制
3.2经济政策对公众节能行为的作用机制
3.3信息政策对公众节能行为的作用机制
第4章节能先行国家政府引导行为的政策分析与评价
4.1主要节能先行国家的政策调节
4.2节能先行国家政策实施效果的考察
第5章中国节能政策演变及评价
5.1 中国节能政策的演变
5.2中国节能政策的能源效应评价
5.3中国节能政策的经济效应评价
5.4中国节能政策的环境效应评价
第6章中国政府引导公众节能的政策创新
6.1 完善创新中国节能政策体系的现实背景
6.2建立“政监分离”的独立节能监管机构
6.3健全和完善节能法律体系
6.4构建有效多样的节能经济政策体系
6.5强化与推广节能宣传体系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1章引论
1.2 研究成果综述
对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瓶颈制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马尔萨斯的“资源绝对稀缺论”,认为资源稀缺必将引发经济增长停滞,马尔萨斯揭开了研究人类需求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供给关系的研究。之后真正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制约的是里卡多,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业化初期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机制,刘易斯等人也用二元经济模型分析了同一问题,认为总量有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如能源)同样对经济增长有类似的制约作用。随着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类似的观念逐渐被强化和得到认同,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掀起了一股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持悲观主义的思潮,以罗马俱乐部梅多斯等人合著的《增长的极限》为代表。悲观论者对资源制约问题的分析是在资源利用效率不变的前提下得出资源稀缺对经济增长存在严重的负效应,甚至是爆炸式的毁灭,但现实中,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利益主体会由于资源日益稀缺反过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实施各种节约资源的努力,从而降低资源投入强度,创造和开发各种资源替代物,因此至少在悲观论者所预言的时间内,不会出现里卡多陷阱或所谓的增长极限的情况。这也是以西蒙为代表的乐观论者的主要观点,亦即认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可以不断持续下去,科学技术的提高与创新可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资源利用条件、拓展资源利用空间、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等,减轻对常规稀缺资源的依赖,创造高级资源替代低级资源的基础和条件,实现在既定资源条件下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同时也为人类发展的资源供给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