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实用婚丧喜庆大全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实用婚丧喜庆大全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家居/休闲游戏,生活窍门,

作者: 王俊 主编

出 版 社: 延边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31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342480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传统结婚礼俗,现代结婚礼俗,传统寿诞礼俗;现代寿诞礼俗,传统丧葬礼俗,现丧葬礼俗;传统节日礼俗,现代节日礼俗,喜庆庆典礼俗。

目录

第一篇结婚礼俗

一、传统结婚礼俗

说媒

相亲

纳采

纳吉

纳征

迎亲

亲迎

拜堂

进洞房

闹洞房

婚后礼仪

回娘家

贺婚喜幛

贺婚诗词

按日婚联

按月婚联

四季婚联

通用婚联

二、现代结婚礼俗

选择婚期

婚宴礼仪

结婚礼仪

新郎新娘在婚礼上的礼仪

主婚人致辞集体婚礼主婚人致辞

新婚夫妇代表致辞

城市青年婚礼致辞

农村青年婚礼致辞

军界人员婚礼致辞

商界人士婚礼致辞

老年人婚礼致辞

介绍人致辞

男宾代表致辞

新郎答辞

请柬

婚柬

贺婚题词

结婚周年纪念日的雅称

第二篇寿诞礼俗

一、传统寿诞礼俗

民间生日礼俗

婴儿诞辰礼俗

幼儿诞辰礼俗

成人诞辰礼俗

民间祝寿礼俗

传统做寿礼俗

寿宴礼仪

寿诞吉祥物

名人祝寿的礼仪

参加祝寿的礼仪

祝寿用品

祝寿柬帖

祝寿锦幛

祝寿诗词

祝寿楹联礼仪

年寿用语释义

二、现代寿诞礼俗

报喜

取名

贺三朝致辞

贺满月致辞

贺百日致辞

贺周岁致辞

贺十二岁生日致辞

中小学生生日致辞

成人生日致辞

祝寿致辞

高寿老人祝寿致辞

第三篇丧葬礼俗

一、传统丧葬礼俗

丧之礼俗

葬之礼俗

千奇百怪的葬礼

初终

装殓

报丧

成服

守铺

搁棺

送葬

落葬

居丧

传统祭扫仪式

墓碑联

墓碑匾额

墓碑、镇墓兽

祭轴称呼

祭文

挽幛

挽联

盖棺定论——谥号

家号家世家谱

二、现代丧葬礼俗

新事新办的程序

追悼会仪式

骨灰盒安放仪式

讣告

悼词

哀悼慰问信

慰问死者家属的礼仪

丧服

祭扫先人墓的仪式

祭母亲

祭父亲

遗嘱

由基层领导宣读的悼辞

由治丧小组代表宣读的悼辞

由来宾所致的悼辞

由家属所作的悼辞

家属答谢悼辞

慰唁辞选萃

现代挽联

第四篇节日礼俗

一、传统节日礼俗

春节礼俗

元宵节礼俗

龙头节礼俗

清明节礼俗

端午节礼俗

中元节礼俗

中秋节礼俗

重阳节礼俗

腊八节礼俗

二、现代节日礼俗

元旦致辞

新年贺卡

新年贺信

春节致辞

迎春团拜

情人节致辞

“三八”妇女节致辞

清明节致辞

“五一”节致辞

“五四”青年节致辞

母亲节致辞

“六一”儿童节致辞

“七一”建党节致辞

“八一”建军节致辞

教师节致辞

国庆节致辞

圣诞节致辞

第五篇喜庆庆典礼俗

喜庆柬帖礼仪

奠基仪式

奠基致辞

上梁仪式

奠基石的镌刻方式

开业庆典活动

开业致辞

开业请柬

开业贺幛

开业贺联

新居落成请柬

建房常用对联

乔迁喜庆礼俗

乔迁之喜喜联

乔迁之喜贺幛

同学聚会致辞

知青聚会致辞

战友聚会致辞

开学典礼致辞

毕业典礼致辞

校庆致辞

竣工典礼致辞

企业周年致辞

第六篇歌舞技艺礼俗

大秧歌

皮影戏

狮舞

汉中狮子舞

唢呐

尧山大鼓

凤阳花鼓

扁担舞

仡佬族牛筋舞

踢毽子

舞狮拜年

龙舟赛

荡秋千

基诺族的球类游戏

仫佬族斗鸡会

耍狮

放风筝

花灯

七巧板和九连环

木偶戏

斗鹌鹑和斗鸡

逛花桥

酒令

赛马

蒙古式摔跤

抛绣球

追天灯

赛跳灯

摔跤会

书摘插图

中国,传统习俗中媒人是一种职业,专司婚嫁男女双方的联络、协商等事宜。据说在专偶婚制产生以后,媒人也就诞生了,随后,它在中国婚姻的舞台上跑前跑后,东奔西跑,摇舌鼓噪,相当活跃。它在婚姻的历史舞台上是个重要的角色,总是被待为上宾,吃香的、喝辣的,抽好的。你看:“迎亲之日,为媒介者,峨其冠,华其服,高视阔步,大有唯我独尊之慨。主人必先于其大门之外,设方桌一席,席置水果醇酒若干,择饮士二三立待于前。俟媒介至,一声恭喜,强令痛饮,……然后……迎接升堂,款以上宾之礼,为客中重要人物矣。”同时,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又有另外一种属性。它又是一个丑角,在人们的心里、口里、眼里,都是其丑无比。人们痛恨、厌恶它,在青年男女的心中,它是十恶不赦的魔鬼;人们嘲讽它、咒骂它,说什么“狗馋跑圩,人馋做媒”,“夜猫叫唤没好事,没头鬼媒人要死呀”,几乎所有的民间谚语、歌谣都是从反面来描写媒人的;人们蔑视它,看不起它,在人们的眼里,它是妖婆;人们耳里听到的,几乎都是对媒人的嘲讽、咒骂,以及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造成的婚姻悲剧,正如恩格斯所说:“幸福的婚姻是相同的,不幸福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现代青年人对它嗤之以鼻,然而媒人就是这样,具有双重性,说媒在中国的历史上,大地上,成长着,生活着,发展着。随着社会的发展,说媒也展现出一些新的方式,婚介所、电视征婚等等。就是新时代的产物。

媒人吉称“媒妁”,古人解释说,媒合二姓日媒,斟酌二姓日妁,又说男为媒、女为妁。早在《诗经》的时代,就有媒妁的存在,《诗•卫风•氓》中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诗句。《周礼•地官•媒氏》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说明了媒的社会职能,古代除媒氏的记载外,还有媒官和媒互人的记载,《三国志》有“为设媒官,始知聘娶”,是设立专门的官职,按正统的礼数指导、管理婚嫁。媒官又称“媒互人”,是官媒,是整个政府中独特的一员。《元史•卷一八五》载:“镇民张复……叔母孀居且瞽,丐食以活……思诚怜其贫,令为媒互人以养之。”此外,宋代冥婚盛行,还有为鬼作媒的“鬼媒人”。

媒在历史上有过许多别称,诸如月老、红娘、冰人等,说媒也有许多别称,如执柯、作伐等。月老是月下老人的简称,是冥间专管婚姻的官儿。唐代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定婚店》有关于他的一段故事:杜陵地方有个叫韦固的小伙子,父母双亡,想早些娶媳妇。一次外出,途中住在宋城南店,遇到一位老人靠着口袋坐着,借月光看书。韦固探头去看,只字不识,心想,我也念过几天书的,连梵文都懂,这书上的字怎么不认识呢?便问老人,老人说是“婚牍”,专写谁娶谁人、谁嫁谁人的。又问口袋里是什么,老人说是红绳子,用来系夫妇的脚腕子的,说是即便山水阻隔,或是世代仇讐,系住了就没跑,总要结成婚姻。小伙急切之下,问老人他的婚事如何,老头说他的妻子是店北卖菜瞎老婆子的女儿,才3岁,要等到17岁时才能嫁过来。小伙见是个丑陋的女孩,一怒之下便派仆人行刺,伤了女孩的眉际,然后逃之天天。14年后,韦固做了相州参军,刺史王泰很赏识,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位女子容貌端丽,只是眉间常贴个花贴子,问了才知是过去刺伤的那个女孩,是被郡守收养的。自此以后,韦固与这女子恩爱至笃。由此,后世人称媒人为月老,称定婚的男女为“赤绳所系”。

称媒为“冰人”,也有所本,事见《晋书•索紞统》。孝廉令狐第梦见自己站在冰上,和冰下人说话。索统圆梦解释说,冰上为阳,冰下为阴,主阴阳之事。你在冰上和冰下的人说话,人阳语阴,主为人说媒。因而,你当为人作媒,冰河开了,婚姻也就成了。由此,后世人称媒人为冰人,或简称冰,明代谢谠《四喜记》中《忆双亲》日:“这一曲《鹧鸪儿》,就是我孩儿的冰人月老”,《聊斋志异•寄生》云:“父遗冰于郑;郑性方谨,以中表为嫌,却之。”香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写张翠山、殷素素和“金毛狮王”谢逊乘冰山浮向北极,张殷二人原本两情相悦,在生死危难中终成姻缘,而两人陷于这种境地,皆谢逊所为,谢便无意中成了“冰人”。这实在是“冰人”的绝妙注脚。

称媒人为红娘,这是众所周知的,故事源于《西厢记》。不过,红娘之为媒,全然不同于世俗间的那些媒婆子,她是美满婚姻的使者,为青年男女所钦敬。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吧,当代为大龄青年解决婚姻问题的人从来都被别人称作红娘或自称红娘。然而,无论如何,媒都应该成为人类婚恋史的过去,都应该在未来彻底隐去它的身形。21世纪,婚姻自主、自由恋爱。交通、通信、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青年男女接触的机会较多,个性意识较强的青年人大部分都自由恋爱了。然而好的传统习俗还须保持和发扬。民间谚语说得好:初浆的衣裳不用捶,美满的婚姻不用媒。

相亲

旧时男女授受不亲,女子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身处深闺,难睹芳容。在经媒人说合之后,男方一般会提出“看一看”,这种在媒人的带领下到女方家里作初次访问的活动就称之为“相亲”,俗称“看亲”。

相亲的日子由男方提出,由媒人决定时间并通知男女双方,双方都应做好准备,男方要带一些礼物,礼不在多,表表心意而已,若能打动对方父母的心当然就更好了。作为主角的男女二人都应尽力收拾打扮得得体漂亮,以获取对方的青睐。

如果男方被女方父母留下款待,这一般说明他已得到了女方父母及女方的认可。若迟迟不备饭菜且任由男方告辞出门,则说明这门婚事即将告吹。中国是一个讲究含蓄的民族,这种事当然不会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全靠男方和媒婆察言观色。

当然,女方也可能会去男方家“拜访”,这在有的地方叫做“看当”。若女方父母不愿意接受款待,执意告辞,表明这门婚事难以告成。此时,男方当然不可费力强留。女方父母通过察看男方家庭情况,欣然接受邀请,或者将奉上的香茶一饮而尽,结局则是皆大欢喜。

纳采

“纳采”,就是男家请媒人向女家说明缔结婚姻的请求。是中国传统礼俗程序中的一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提亲”、“说媒”。

古时中国盛行包办婚姻,青年男女没有自主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就是他们的惟一选择。

后世通行的婚聘条件,是人们常听说的“门当户对”。门当户对除了家族社会地位以外,还有经济条件、家族世系、职业等等,结婚当事人本身的条件也给予考虑。

尽管是婚聘的第一个步骤,纳采也是要携带礼品的。古代用雁,所以这个仪式也称做“奠雁”。纳采用雁,有一定的讲究:“雁候阴阳,待时乃举,冬南夏北,贵有其所”。雁是候鸟,冬天飞往南方,夏季则生活在北方,来去有时。纳采用雁,实际上就等于告诉女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应该像雁那样适时选择其所在。

后世纳采的礼物大大地丰富了,有时多达五十多种。比如汉代的纳采礼物就有合观、鸳鸯、九子蒲(或墨)、双石、五色丝、长命缕、蒲带、棉絮、卷柏、嘉禾、阿胶、干漆、鱼、鹿等。这些礼物都有先锋赞文,提及这些礼品的象征意义。民俗中将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礼品分为四类:

第一类表示吉祥,像以羊代“祥”,以鹿代“禄”;

第二类是夫妻好合的祝吉物,如胶漆的合谐,凤凰的合俪,鸳鸯的和呜;

第三类象征以男性为主的夫妇关系,如以雁候阴阳喻妻从夫,以蒲苇喻妇女的柔顺,以附生于山顶、屈从成性的卷柏喻妇女的服从;

第四类是表示一般德性的,如舍利兽廉而谦,受福兽体恭心慈,乌鸦反哺、孝顺。

其后,由于战乱、动荡等因素礼物自然比较简单,如北齐有羊、雁、酒、黍、稷、稻、米、面等。

纳吉

纳吉,是问名之后的下一步。在问名和纳吉之问,有一个内容并不算简单的“地下工作”,即合婚,这也可以看做是纳吉的一部分内容。

我国传统的婚姻不仅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依据,而且也把“天神之光”作为依据。问名之后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考察双方缔结婚姻的可能性。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是合婚,后世俗称“批八字”。婚姻能否成立,这是最为要紧的一天。倘若其他方面的条件都比较相符,八字不合,也只好就此拉倒,无法再

进行下去。

所谓“八字”,这与我国传统的历法密切相关。我国古代以干支纪年、纪时,天干、地支相配组成的六十组名目及其顺序,分别指代着一定的年、月、日、时。每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由四组干支指代,共有八个字,这就是“生辰八字”。此外,古人为了便于记忆,又用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支,形成了人的十二属相(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由生辰八字,一望可知其人的属相,由属相的合与不合就可以判定婚姻是否相宜。关于这方面的合与不合,民间流行有许多俗谣,相合的如“青兔黄狗古来有,红马黄羊寿命长,黑鼠黄牛两兴旺,青牛黑猪喜洋洋,龙鸡更久长……”,“蛇盘兔,必定富”;不合的如“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如此等等。如果把各地的此类俗语收集到一起,就会发现其矛盾百出。

批八字除了涉及属相之外,还涉及阴阳五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与此相关,或是本命,或是上命。五行也有相生相克的说法,与此对应,命相也是如此,是什么命相,又可以根据生辰八字推算出来,从而也就可以判断婚姻的吉凶。

纳吉之后,“婚姻之事于是定”,双方交换的帖子类似于后世的结婚证书。此后,男女双方都受到社会伦理的约束,婚姻的终止再不是随便的事情,而要经过双方的协商或外人的调解。同时,男方逢年过节都要给女家送礼,有些地区称之为“缀节”,并且还要供给女方四季衣物。正是因为纳吉的这种特殊意义,人们才对其象征性代表——帖子格外重视,好多地方称其为“龙凤帖”。

纳重

纳征,是男女双方婚约已明确下来后,男家送礼给女家。它是男家迎娶女方必经的最重要的程序。亦即后世的过礼、送嫁妆、下彩礼。纳征,一般说来,很多物品都必须是成双成对出现的。人们很忌讳单数,认为那是不吉利的象征。

旧时的纳征相当于现在的送聘礼,送礼时间,按惯例一般定于新娘正式过门的前一天。

纳征,北方叫“过大礼”,也称“完聘”、“大聘”。这是进入婚姻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婚姻习俗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一环。当男家去女家送聘礼时,必须选择偶数的吉日,由媒人(多半是女性)和男方父母与亲戚(主要是男方的姑母)等,携带聘礼去相亲。把“生庚:’二字用金线缝在红绸上,所带的聘礼包括金花店(簪)两对、金环(金镯)两对、金戒指(一只金的,一只铜的)一对、豚肉、喜酒、羊、糕仔、红绸二尺四寸、乌纱绸七尺、蜡烛四对、爆竹、礼香两把、耳饰两对、姜花(糖米花饼)、礼饼等。完聘的聘礼,都陈列在由两个人扛抬的大食盒上,然后按照顺序吹鼓手走前,媒人押后,沿街吹吹打打,送到女家,其行列顺序如下:

(1)吹班,即吹鼓乐队。

(2)礼帖及男方婚书,礼帖就是记载礼物的单子,以及仪式程序表。但文法颇有讲究,如鸡鸭是写“德禽四翼,家凫四掌”,风梨写为“凤凰来仪”,香蕉写为“连招贵子”,金镯写成“金镯成双”,蜡烛写成“喜烛双辉”等。

聘礼的目录表,是用红纸折成十二折,如果是男家送给女家的,上面就写“端肃”二字;如果是女家送给男家的,上面就写“肃复”二字,内容是摘自《礼记》中的吉祥句子。

所谓“婚书”,就等于今天的结婚证书,男家送女家的叫“乾书”,女家送男家的叫“坤书”。

聘礼中的“福圆”、“阉鸡”、“鸭母”,由于是代表男家的福气,如果女家收下,就等于夺走男家的幸福,所以照例都要原样奉还。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福圆(龙眼)是象征女婿的眼睛,所以必需如数退还男家。至于猪肉,女家可以收下,但是按照风俗,必须把猪脚退还男家,其意为男家“肉要给人吃,骨不让人啃”,此时如果女家把猪脚收下,意味着女家对男家不礼貌。其他各种聘礼,都可以酌情收下。

接过聘礼的女家,取出其中的一部分聘礼,另外再加上十二种礼物,送还男家作为答礼。然后再由女家向男家奉茶,最后男家才接受女家的酒筵款待。接受此种丰盛酒筵款待的男家,要给每桌酒席奉送银钱谢礼。

这时男家和女家都要筵请亲友,表示两家已经结成秦晋之好。男家也要把婚书供在神佛与祖先神位之前,报告已经和×家结成亲戚。

如果说女家预计将来结婚时有丰厚的嫁妆,那女家就可不必客气收下男方的全部聘礼,只取出4,部分作为男家的回礼;反之如果预计以后不能陪送丰厚的嫁妆时,就很客气地收下男家的小部分聘礼,绝大部分都以谢礼的名义退还男家。所以比较有经验的人,从女家所收聘礼的多少,就可推知将来嫁妆的多少。

迎亲

迎亲,是婚姻的最后一道程序。它是请期获女家允许后而进行的,相当于后世的婚礼大典,或狭义的婚礼。古时的婚礼仪式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有时要持续两三天。近代婚礼多为三天,大典之前的一天,女家派人来“铺房”或“暖屋”;中间的一天是迎亲日,迎来新娘后要拜堂合卺(,成婚的意思,旧时成婚的一种礼

节),这是正式的婚礼大典;次日闹房。有的地方婚礼为两天,有的只有中间的一天。在婚礼正日,从迎娶到闹房,其间的仪俗丰富多采,达几十种之多。

在迎亲队伍到来之前,还要做许多准备,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挽面(绞脸)——按照旧式风俗习惯,妇女除非结婚,绝对不可以剃掉脸上的汗毛。惟独在结婚的前夕,也就是在“上头戴髻”之前,才能开始人生第一次的“挽面”。方法是由一名具有“挽面”经验的妇女,手拿一根坚韧的细线,用两手使线呈两角交叉状,紧贴在出嫁女子的脸部,然后用手一弛一张,就可以拔掉脸部的茸毛,使脸部光洁明净。

因为这是一个女孩子一生中的第一次挽面,所以非常慎重,负责挽面的必须是“好命人(北方叫“全靠人”)”,也就是父母兄弟姐妹俱全的人。因为是第一次“挽面”,所以特称为“开面”(北方叫“开脸”)。“挽面”完毕之后,还要赠送好命人谢礼,接下去是“上头戴髻”。

上头戴髻(上盖头)——就是男女两家各选一个黄道吉日,分别在自宅同时举仃。男家是在自宅正庭的中央设一个“五升村”,让新郎坐在上面,面对神佛与祖先的灵位。这时就要请一个“好命人”,从新郎后面给他梳三次头,然后再让他穿上结婚礼服,戴上礼帽,祭拜大公(太上皇)、三界公(三界大帝)、观音佛祖与祖先,祈求结婚后子孙绵延不绝、万世其昌。

女家也要在同时用同样的方法来举行这种“上头戴髻”的加冠礼,俗称“上盖头”。惟独女方的加冠礼,要在正庭中央天公炉的下面放一扁平竹篓,然后让女儿面向外坐在一把专用的椅子上,这象征着女方即将离开娘家出嫁,所以才和男方采取相反的方向。女家请来一个“好命人”,给新娘梳好头之后,再插上象征女子

成年的发簪(笄)。

梳头插簪的仪式完了,就穿上结婚礼服,戴上“盖头”,向三界公和其他神佛祖先祭拜,然后给父母各敬一杯茶,父母喝完之后,也要祭拜天公及其他诸神佛。、

在男家,要赶紧布置新房,选择一个好时辰,才能安放新人用的床铺,并祈求神佛保佑平安,所以特称之为“安床”。其他一切用品也都要新买,屋里屋外更要打扫清洁,大门和房门都贴上对联,门楣上还要挂一块长条红布,上面绣有吉祥的词句。女家也要把房间布置得焕然一新,准备招待祝贺的亲友和迎亲的新郎。

食姐妹桌(与姐妹惜别宴)——女子出嫁,即脱离生身父母之爱,从此就要和兄弟姐妹离别,到另外一个新环境度过一生。

所以在出嫁的当天,姐妹之间不胜依依之情,而特别举行一次惜别宴,称之“食姐妹桌”,兄弟姐妹在席间说些吉利话,祝福这位出嫁的新人婚姻美满。

惜别宴完了之后,新娘就要进入化妆室,开始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次化妆,并且在穿上结婚礼服戴上盖头后,回到闺房,静候男家的亲迎。

花烛——花烛为合卺时所行之礼。迎娶一般在男家进行,招郎则在女家进仃。结婚之日,设花烛礼场于室内厅堂。新娘进门,即由喜宾迎至礼堂,也称为“华堂”。与新郎并立向内行参拜礼,接着相对行交卺礼。礼毕,由喜娘领新夫妇人洞房。然后饮多为糖水泡红枣的交杯茶,枣与“早”谐音,谓之早生贵子。合卺后,尚有告祖及见舅姑等礼节,也有的是在筵席后新郎新娘向宾客敬茶时进行,叫喝“新人茶”。

送嫁——女子将行结婚之时,在男家称迎娶,在女家称出嫁。出嫁之前,新娘沐浴,化妆打扮。出嫁之时,行告祖和辞父母之礼。女子出嫁由兄弟姐妹等送之,一般男女各两人,称之为男高宾、女高宾,又称送舅。婿家待高宾之礼甚重。

亲迎

亲迎,就是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古时迎亲在黄昏,婚礼的取义就在于此。婚是个形声字,其中的一部分在这里,新郎是受父亲之命去迎亲的。到了女家,女家的人要出门相迎。新郎进门要献上礼品雁,这个仪俗叫“奠雁”,是古婚礼中比较重要的仪程。然后,新郎要把新娘很礼貌地接到车上,迎往家中。

……

实用婚丧喜庆大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雅思听力高频词汇
中国当代艺术院校师生优秀设计作品精选集
网格与商务智能
领导者论
有六Q的孩子有大出息
民俗通书  老黄历
人生规划  万年历
古今对联集粹
新版实用谜语鉴赏
新编万事不求人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