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转型期发展研究
分类: 图书,经济,保险 ,
作者: 朱俊生 著
出 版 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281000版次: 1页数: 343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381510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十一章。第一至第三章从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提出保险业的评价标准,并对转型期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作出了初步评估,指出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以及提升资源配置的水平;第四章对中国保险业的效率作出了总体评估,揭示了保险公司效率不高的症结所在;中国保险业的结构与资源配置不当表现在空间布局不合理、城乡保险市场发展失衡、商业保险与政策性保险以及社会保障发展不协调等方面。第五至第十章分别从这些角度探讨转型期中国保险业的结构与资源配置问题。第五章主要探讨中国东、中、西部保险业发展的布局与资源配置问题;第六章基于农村保险市场发展滞后的现实,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需求问题,提出农村居民的保险需求具有自身的特点,农村保险供给必须适应这些独特的需求;第七章着重探讨商业健康保险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定位问题;第八章着重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创新与发展问题;第九、十章从养老保障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企业年金和个人年金保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协调发展问题。第十一章提出中国保险业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以及提升资源配置的路径与选择。
作者简介
朱俊生,1976年生。2006年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8年于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保险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保险、农村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曾主持北京市优秀人才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四项研究课题。并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与一般课题各一项。已出版著作《中国保险费率市场化论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三农”保险创新》。在《中国农村经济》、《财贸经济》、《经济科学》、《保险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先后获省部级一、二等科研成果奖各一项。
目录
第一章 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机制、路径与实证分析
第二章 保险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机制、路径与实证分析
第三章 保险业发展的评价标准及总体评价
第四章 中国保险业的效率研究——以寿险公司为例
第五章 中国保险业空间布局研究
第六章 我国农村人身保险市场需求分析
第七章 商业健康保险与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协调发展
第八章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第九章 企业年金的创新与发展
第十章 个人年金保险的创新与发展
第十一章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机制、路径与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保险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诸多矛盾和风险,阻碍了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想研究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应该秉持的理念以及应选择的发展路径,就必须先对保险业目前的发展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任何评价都需要基于一定的标准,对保险业的评价也不例外。我们认为,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双向互动的良性关系既是保险业发展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也是保险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我们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视角对保险业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从这一视角出发,第一章至第三章首先对保险业与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视角提出评价保险业发展水平的标准,最后运用这些标准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总体评价。
在本章,我们首先对保险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研究,然后对中国保险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以考察我国保险业发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一、保险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基于功能的视角
基于Allen&Santomero(1996)和Peter Haiss&Kjell Stimegi(2006)从功能角度出发的分析框架,以下我们着重分析保险的功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风险转移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保险的主要功能是风险转移。被保险人一般通过支付保费为特定的不确定性事件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