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应用教程(第3版)(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规划教材——应用型教材系列)

分类: 图书,计算机/网络,家庭与办公室用书,因特网 电子邮件,
作者: 陈强,叶兵,朱玉娥编著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3字数: 403000版次: 3页数: 260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218007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丛书的特点:
坚持面向应用的方向,以应用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
准确定位,合理取舍内容,切合实际需要。
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新的教学三部曲。
写法通俗易懂,易于理解,便于教学,容易入门。
品种丰富,涵盖面广。包括必修课教材、选修课教材、教学辅导书、实训教材、参考书等。
著名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教授亲自组织和指导,有经验的专家和骨干教师参与编写,教材质量高。
丛书包含4个系列:
基础系列涵盖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材。
应用型教材系列适合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本科院校和基础较好、要求较高的高职高专学校的主干教材。
实用技术教材系列针对应用型院校和高职高专校所需掌握的技能技术编写的教材。
实训教材系列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都可以选用这类实训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长时间从事Interne教学与应用的基础上写的。
全书共12章。书中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5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Interne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连入Interne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二部分为后7章,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Interne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应用。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插图,每章均配有一定数量的练习思考题,便于读者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本书适用于希望了解和学习Interne的读者使用。特别适用于作高职高专、成人高校和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Interne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社会上各种Interne培训班的教材。
目录
第1章 Internet概述
1.1 引言
1.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1.2.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2.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什么是Internet
1.3.1从不同的角度理解Internet
1.3.2Internet的特点
1.4 Internet的起源、形成及发展
1.4.1ARPAnet网的诞生
1.4.2NSFnet网的建立
1.4.3美国国内互联网的形成
1.4.4全球范围Internet的形成和发展
1.4.5下一代Internet
1.5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1.5.1第一代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1.5.2中国八大骨干网
1.5.3中国研发的下一代Internet核心技术世界领先
1.5.4中美俄共建“环球科教网络”
1.5.5 中国与欧洲全面启动下一代Internet研究与建设合作
1.6 Internet的技术管理机构
1.6.1 Internet协会
1.6.2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
1.7推动Internet迅速普及的几项技术
1.7.1WWW系统
1.7.2浏览器软件技术的发展
1.7.3dava程序设计语言的应用
1.8 Internet技术应当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1.8.1物理连接问题
1.8.2通信协议问题
1.8.3计算机的主机号与域名问题
1.8.4数据的安全与防病毒问题
1.9 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和主要服务
1.9.1 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
1.9.2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
思考题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1 引言
2.2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2.1信息和数据
2.2.2 信道
2.2.3信道容量
2.2.4码元和码字
2.2.5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2.2.6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
2.3数据传输类型
2.3.1基带传输
2.3.2频带传输
2.3.3宽带传输
2.4数据传输方式
2.5数据交换技术
2.5.1 线路交换
2.5.2报文交换
2.5.3分组交换
2.5.4虚电路与数据报
2.6差错检验与校正
2.6.1奇偶校验
2.6.2方块校验
2.6.3循环冗余校验
思考题
第3章Internet技术基础
3.1 引言
3.2计算机网络的两级结构
……
第4章Internet的地址和域名管理
第5章连入Internet的具体操作
第6章WWW及其浏览
第7章电子邮件
第8章Internet新闻组
第9章文件传送与下载
第10章远程登录与BBS
第11章搜索引擎及其应用
第12章网络电话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Internet概述
1.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随着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发展,对“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定义,人们曾经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分类问题同样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本节将简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的有关问题。
1.2.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曾经从各个侧面对它提出了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3类:
(1)从强调信息传输的广义观点出发,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计算机之间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借助于通信线路将计算机与远方的终端连接起来,形成了具有通信功能的终端——计算机网络系统,首次实现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了与ARPAnet(阿帕网)这类高级形态的计算机网络区别开来,有人把按照这种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称为“计算机通信网络”。
(2)从强调资源共享的观点出发,人们把计算机网络理解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的方式连接起来,并且各自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之集合体”。这种定义方法是在ARPAnet网诞生以后不久,由美国信息处理学会联合会在1970年春天举行的联合会议上提出来的,以后在有关文献中便被广泛引用。
(3)从用户透明性的角度出发,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由一个网络操作系统自动管理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而使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是透明的计算机大系统”。这里“透明”的含义是指用户察觉不到在计算机网络中存在多个计算机系统。按照这种观点,具有资源共享能力仅是计算机网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这种观点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的3类观点代表了人们从3个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网络的描述。那么,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