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正骨临床丛书-髋部损伤

分类: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临床,
作者: 高书图等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532000版次: 1页数: 446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10210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着眼于发掘、整理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建院50多年来在平乐正骨基础上形成的特色疗法,并吸取现代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编写而成。
此套丛书着眼于发掘、整理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建院50多年来在平乐正骨基础上形成的特色疗法,并吸取现代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编写而成。本书中西兼容,推陈出新,突出实用,指导临床。
全书共分13个章节,具体包括髋部的临床检查、髋部的非手术疗法、药物疗法、髋部损伤并发症及后遗症、软组织损伤等,其内容突出实用,既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系《洛阳正骨临床丛书》髖部损伤卷。
书中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建院50多年来髖部损伤研究领域保持和创新的骨伤疾病特色诊疗技术,分总论、各论共13章。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各种髋部损伤疾病的诊疗方法、技术研究进展等。在对每个疾病的定义、诊断、证型分类、治疗等进行一般介绍外,重点反映了经洛阳正骨医院大量临床实践认证的诊疗方法,并对现有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评价。全书内容实用,旨在为骨伤科医师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治疗参考。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髋部的应用解剖
第一节 髋部的表面解剖
第二节 髋部的骨骼解剖
第三节 髋部的肌肉、血管、神经
第四节 髋关节
第二章 髋部的生物力学
第一节 髋关节的运动
第二节 髋关节的生物力学
第三章 髋部的临床检查
第一节 一般检查
第二节 特殊检查
第四章 髋部的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 X线检查
第二节 CT检查
第三节 MRI检查
第四节 髋关节造影
第五节 B超检查
第五章 髋部的其他检查
第一节 肌肉神经电生理检查
第二节 髋关节镜检查
第六章 髋部的非手术疗法
第一节 常用的正骨手法
第二节 外固定技术
第七章 髋部的手术疗法
第一节 髋部常用手术入路
第二节 内固定技术
第三节 常用手术
第四节 截肢术
第五节 人工关节
第六节 关节镜技术
第八章 药物疗法
第一节 中药疗法
第二节 西药疗法
第九章 康复疗法
第一节 功能锻炼
第二节 物理疗法
各论
第十章 骨折
第一节 骨盆骨折
第二节 髋臼骨折
第三节 股骨头骨折
第四节 股骨颈骨折
第五节 股骨转子间骨折
第六节 股骨上段骨折
第七节 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第十一章 脱位
第一节 骶髂关节脱位
第二节 髋关节脱位
第三节 股骨头骨折脱位
第四节 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
第五节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第十二章 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肌肉损伤
第二节 肌腱损伤
第三节 韧带损伤
第四节 髋关节滑膜炎
第五节 弹响髋
第十三章 髋部损伤并发症及后遗症
第一节 血管损伤
第二节 神经损伤
第三节 股骨头坏死
第四节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
第五节 髋内翻畸形
第六节 髋外翻畸形
第七节 创伤性骶髂关节炎
第八节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总论
第一章 髋部的应用解剖
第一节髋部的表面解剖
一、关节范围
髋部的关节范围的前方上部以腹股沟和髂嵴前份与腹部分界;后方上部以髂嵴后份与背部的腰区以及借髂后上棘至尾骨尖的连线与骶区分界;内侧以腹股沟与会阴分界;下部为经髌底上方两横指处的环形线。
二、表面特点
(一)Nelaton线及Bryant三角
正常情况下,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结节间作一连线,即Nelaton线,此线应经过股骨大转子。使患者仰卧,自髂前上棘画一线垂直于床面,再由大转子尖端画一线垂直于此线,即Bryant线,正常此线的长度约为5cm。由髂前上棘、股骨大转子及二垂直线相交点所成的三角即为Bryant三角。
股骨头脱位或股骨颈骨折时,上列各线的位置将发生变化,股骨大转子的位置将上升至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之上;Bryant线因大转子向上而缩短,同时髂转子角亦减小。这种测量虽然有时因坐骨结节不易清楚摸得,但在设备简陋条件下,对于检查尚能有些帮助。
(二)Shoemaker线及Kaplan点
仰卧时,两髋伸直,呈中立位,两侧髂前上棘连线应与身体纵轴相垂直,两侧髂前上棘与大转子的连线(Shoemaker线)向前腹壁延长相交点(Kaplan点),正常应位于脐部或脐以上,在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后,此点即移至脐以下。
(三)髂转子前、后线
髂转子前线为髂前上棘棘至股骨大转子的连线,它与两骼前上棘间连线所成的角度正常为30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