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秦始皇传—人民文库丛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秦始皇传—人民文库丛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传记,历代帝王,

作者: 张分田 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69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1006982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人民出版社是党的第一家出版机构,始创于1921年9月,重建于1950年12月,伴随着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巨变一路走来,成为新中国出版业的见证和缩影!

“指示新潮底趋向,测定潮势底迟速”,这十四个大字就赫然写在人民出版社创设通告上,成为办社宗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版宗旨的表述也许有所不同,但宗旨的精髓却始终未变!无论是在传播马列、宣传真理方面,还是在繁荣学术、探索未来方面,人民版图书都秉承这一宗旨。几十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大批为世人所公认的精品力作。有的图书眼光犀利,独具卓识;有的图书取材宏富,考索赅博;有的图书大题小做,简明精悍。它们引领着当时的思想、理论、学术潮流,一版再版,不仅在当时享誉图书界,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影响。

为挖掘人民出版社蕴藏的丰富出版资源,在广泛征求相关专家学者和老一辈出版家意见的基础上,我社决定从历年出版的2万多种作品中(包括我社副牌东方出版社和曾作为我社副牌的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披沙拣金,精选出一批在当时产生过历史作用,在当下仍具思想性、原创性、学术性以及珍贵史料价值的优秀作品,汇聚成《人民文库》,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收藏需求,积累传承优秀文化。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家世篇:声名显赫的霸王之胄

第一节赢秦得姓与秦赢立国

一、华夏传人,玄鸟图腾

二、柏翳佐舜,得姓为赢

三、费昌佐殷,子孙封侯

四、蜚廉事纣,被迫西迁

五、造父善驭,封之赵城

六、非子息马,厥号秦赢

七、西垂大夫,名扬西戎

八、关于赢秦文明发展程度的估计

第二节襄公勤王与秦国跻身诸侯之列

一、西周灭亡,平王东迁

二、攻戎救周,始命列国

三、夺取岐西,向东发展

四、帝王之基,得天独厚

第三节秦穆公始霸与秦国大国地位的确立

一、“尊王攘夷”与诸侯争霸

二、秦穆公任贤,百里奚致霸

三、东服强晋,饮马黄河

四、远途袭郑,兵败殽山

五、改变方略,西霸戎夷

六、春秋以来秦国文明程度的发展

第四节秦孝公变法与秦国跃居“战国”首强

一、励精图治,下令求贤

二、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三、依法治国,中央集权

第五节从称“王”到称“帝”

一、秦惠文君称“王”

二、秦昭襄王称“帝”

三、从秦国灭周到秦始皇称“皇帝”

第六节周秦之变:一次非同寻常的王朝更替

一、周秦之变的特点

二、周秦之变与欧亚大陆的帝国化时代

三、周秦之变的主要历史动因

四、周秦之变对秦始皇历史地位的界定

第二章孺子篇:承继宗祧的少年君王

第一节做政治人质的王孙异人与以投资牟利的商人吕不韦

一、羁旅邯郸的质子异人

二、善于牟利的商贾吕不韦

三、围绕储君嫡嗣地位展开的政治交易与政治谋略

四、赵姬再嫁与赵政出世

第二节荣任王储与初登君位

一、子楚回国与赵政归秦

二、幼冲之年的秦国王储

三、十二岁登临王位

第三节母后专权、仲父辅政与缪毒乱政

一、太后赵姬代行王权与大臣辅政

二、染指最高权力的“仲父”兼“相邦”

三、缪(士毋)乱政:“与缪氏乎?与吕氏乎?”

第三章亲政篇:图谋帝业的大国霸主

第一节平定内乱、剪除权臣

一、平定缪(士毋)之乱

二、罢黜吕不韦

第二节佐成帝业的霸王之士

一、李斯与《谏逐客书》

二、尉缭与《尉缭子》

三、茅焦强谏,“抗枉令直”

四、顿弱论秦国连横的外交谋略

五、姚贾献破坏各国合纵之策

六、韩非与《韩非子》

第三节运筹帷幄、勇冠三军的善战之将

一、王翦、王贲父子两世名将

二、蒙骜、蒙武、蒙恬、蒙毅祖孙三代忠臣

第四节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君臣关系

第四章统一篇:横扫六合的天下共主

第一节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政治、军事、外交谋略

一、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战略决心

二、时不我待,当机立断,连续作战,不使喘息

三、致力连横,破坏合纵,远交近攻,孤立对手

四、收买内奸,巧施反间,败坏政治,弱化敌手

五、改善内政,顺从民心,调整政策,安抚降地

六、中央突破,由近及远,灵活机动,逐个击破

第二节灭韩

一、韩国的兴与衰

二、韩人郑国间秦与秦始皇修成郑国渠

三、韩非使秦与秦始皇的战略决策

四、韩王请臣与秦王灭韩

第三节灭赵

一、赵国的兴与衰

二、秦、赵火并与统一战争战略准备的完成

三、赵国合纵攻秦

四、秦以救燕为名攻赵

五、秦始皇的离间君臣之计与赵国连失良将

六、赵国的灭亡

第四节灭魏

一、魏国的兴与衰

二、从秦攻魏拔卫到魏国献地请降

第五节灭楚

一、楚国的兴与衰

二、李园之乱

三、启用王翦,灭楚平越

第六节灭燕

一、燕国的兴与衰

二、秦国借赵攻燕与救燕攻赵

三、太子丹自秦亡归与荆轲刺秦

四、燕、代合兵抗秦与秦军扫燕灭代

第七节灭齐

一、齐国的兴与衰

二、君王后事秦与后胜误国

三、齐国不战而降

第八节开拓疆土、巩固边防

一、南平“百越”

二、设官治理“西南夷”

三、经营北部边疆

第九节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第五章 称帝篇:集先秦各种君权观念之大成的始皇帝

第一节 秦始皇首创“皇帝”名号

第二节 宗法称谓:皇帝是天下一家的大家长

一、“后”:家国一体与天下父母

二、“宗”:“天下宗主”与“天下一家”

三、“君父”:君父一体与“王道三纲”

第三节 权势称谓:皇帝至高、至上、至尊、至贵

一、“王”:干戈戚扬与“王天下”

二、“君”:支配土地、子民的发号施令者

三、“万乘”:军事统帅权与征收赋役权

四、“正长”:最高行政权力的支配者

五、“太上”、“元首”、“至尊”、“民主”:“啡天子不制度”

六、“辟”:“作威作福,君之职也”

七、“御”:驾驭天下的主宰

八、“天下”、“国家”、“社稷”:君与国一体

九、“一人”:四海之内,惟王至尊

第四节 神化称谓:皇帝受命于天、体胤神圣

一、“帝”、“天”、“上帝”:天与王合

二、“天子”:皇天上帝的嫡长子

三、“龙”、“日”、“九五之尊”:皇权神圣与皇恩浩荡

第五节 圣化称谓:皇帝是与道同体的道德表仪和文化权威

一、“君师”:君师合一与“以吏为师”

二、“君子”、“大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

三、“圣人”、“圣王”:君与道同体,圣与王合

第六章 思想篇:偏爱法家的“杂家”君主

第一节 皇帝制度法定意识形态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秦始皇统治思想的主要来源和基本构成

一、深入剖析统治思想的若干思路

二、各种大众信仰对秦朝的统治思想的影响

三、各种源远流长的政治传统、政治惯例和政治经验

四、影响广泛的全社会普遍政治意识

五、诸子百家的特色学说与秦朝统治思想的理论构成

第三节 “大一统”观念的全面实现

一、从“王天下”观念到“大一统”理论

二、“大一统”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秦朝的“大一统”

三、“大一统”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

第七章 制度篇:确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圣王”(一)

第一节 皇权支配下的“三公九卿”制度

一、皇权与相权的基本关系准则

二、秦朝的三公九卿及相关的中央政府机构

第二节 中央集权与单纯的郡县制度

一、“郡县”与“分封”之争

二、秦朝的封君食邑制度

三、秦朝郡县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第八章 制度篇:确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圣王”(二)

第一节 官僚制度与法制化的行政管理

一、入仕与选官制度

二、法制化的行政管理

第二节 强化政治监控机制与完善监察制度、谏官制度

一、秦朝谏议制度、监察制度的历史渊源

二、先秦诸子的政治监控理论

三、秦朝的政治监控制度和秦始皇的主要贡献

第九章 社会篇:改造并重构等级秩序的国家元首

第一节 皇帝(君)、官僚(臣)、黔首(民)三大政治等级

一、君、臣、民政治等级的重构与相关的社会普遍意识

二、先秦诸子论君、臣、民的基本政治关系

三、秦始皇规范君、臣、民政治等级关系的主要措施

第二节 规范臣民等级特权的二十等功勋爵制度

一、功勋爵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秦朝二十等功勋爵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三、秦始皇贯彻实行功勋爵制度的一些特点

第三节 秦始皇对家庭内部等级关系的保护

一、宗法家庭组织及其政治功能的重大变革

二、维护父家长特权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秦朝法律中的等级关系

第五节 综合性的社会阶层结构与相对流动的等级秩序

第十章 经济篇:富有天下的最高统治者

第一节 制度化、法制化的财政经济管理

一、统一度量衡

二、统一币制

三、法制化的经济行政管理

四、“重农抑商”政策与管理工商业的法律

第二节 国有土地的管理及相关法律

一、皇权支配下的土地占有形式

二、土地管理制度

第三节 秦朝的赋税制度及相关法律

一、秦朝赋役制度的历史渊源

二、秦朝的主要租税征课项目

三、法制化的徭役制度

四、常税、常役状态下的民众负担

第十一章 法制篇:中国古代首屈一指的“法治”帝王

第一节 秦始皇的法制理念与政治行为方式

一、先秦的法治思潮与法家的法治理想

二、秦始皇的“以法治国”统治方略

第二节 秦朝的法律制度与法律形式

一、秦朝法制的基本制度

二、秦朝主要的法律形式和内容

三、秦朝法制的罪名与刑罚体系

第三节 重刑主义的刑罚原则

第四节 与文化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书同文”

二、“行同伦”

三、“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第五节 秦始皇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历史地位

第十二章 工程篇:前无古人的工程皇帝

第一节 以长城为主要标志的军事工程体系

第二节 驰道与遍布中华的通衢驿道网

第三节 灵渠与沟通大江南北的水运交通网

第四节 十二金人与“销锋铸镰”工程

第五节 阿房宫与秦都咸阳的扩建工程

第六节 兵马俑与空前奢华的骊山陵工程

第十三章 生活篇:享御称尊的大秦天子

第一节 中华帝王家的家庭制度与秦始皇的家庭生活

一、君臣关系制导下的家庭关系

二、秦始皇与家庭中的尊长、兄弟

三、后妃制度与秦始皇的后妃姬妾们

四、秦始皇与子女和姻亲的关系

五、宦官制度与秦始皇的家奴们

第二节 秦始皇的宫廷生活与日常政务活动

一、与皇帝日常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礼仪制度

二、秦始皇的日常宫廷生活

第三节 “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一、巡狩制度的政治意义

二、第一次大巡狩

三、第二次大巡狩

四、第三次大巡狩

五、第四次大巡狩

六、第五次大巡狩与命丧沙丘

第十四章 骄奢篇:为祸一世的暴虐君王

第一节 社会性暴虐、时代性暴虐、制度性暴虐与个体性暴虐

第二节 封禅

一、封禅的来历与政治意义

二、第一位封禅皇帝的重大失策

第三节 寻仙求药

第四节 “焚书”与“坑术士”

一、“焚书”缘起

二、“焚书”令的执行

三、“坑术士”

第五节 秦始皇的政治人格

一、秦始皇的形象与个性

二、秦始皇的政治素质和政治人格

第十五章 结局篇:二世而亡的大秦帝国

第一节 秦始皇统治末期的政治形势

一、形形色色的政治敌手

二、“天下苦秦久矣”

第二节 “夺嫡之祸”与皇权异化

一、“沙丘之交”

二、秦二世动摇国本的系列化暴行

第三节 国破家亡

一、大泽乡起义

二、“指鹿为马”与赵高弑君

三、秦朝灭亡

第四节 “百代犹行秦政法”

一、“秦”、“震旦”与“CHINA”

二、“汉承秦制”与“百代行秦政”

第十六章 史评篇:千秋功罪任人评说的秦始皇

第一节 彻底否定性的政治批判与作为文化典型的“暴君”

一、秦汉之际的秦政批判思潮与“秦始皇”的文化符号化

二、“秦始皇”文化符号的社会政治功能

第二节 “千古一帝”的点评与肯定秦始皇历史地位的史论

第三节 分析性秦始皇评价逐步发展的历史特点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家世篇:声名显赫的霸王之胄

秦始皇出生于秦国王公世家,他的祖先是一批彪炳史册的先公先王。换句话说,秦始皇是声名显赫的霸王之胄。

任何一部历史人物传记总要首先讲一讲传主的家世,或略或详,有时甚至几近俗套。然而要为秦始皇作传,其家世是必须要讲的。之所以如此,除了那些普遍适用的体例和依据外,是因为如果不把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放到更长时段的历史过程中去考察,就很难全面、准确地解读这个历史人物及相关的各种历史现象。要研究秦始皇,就必须详细地考察他的家世。

秦始皇不是“从布衣而为天子者”,而是“从千乘而得天下者”。作为一位最高统治者,其政治生涯的起点和政治功业的根基都有赖于特定的家世。更何况秦始皇的出生与一场政治交易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没有特定的家世,且不说他能否成为君主,就连赢政这个特定的自然人能否诞生于人世间都很难说。

秦始皇的家世还有很特殊的历史意义。这或许缘于历史的偶然。然而历史的巧合导致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秦国的发迹史恰好与一场王朝更替史相始终。赢秦家族的兴起与西周王权的衰落息息相关。秦国立国于西周东周之际,又是“春秋五霸”之一,继而成为变法运动的佼佼者,然后成为几大“战国”中的首强,最终一统天下。这个家族先后封大夫,列诸侯,为霸主,作王者,称帝号,依次循着权力的台阶,拾级而上,最终夺取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在旷日持久的兼国并土、称霸图王的历史过程中,秦国是笑到最后者。秦始皇不仅以如椽大笔为这段历史纪年画上了句号,又为新的历史篇章写下了至关重要的第一笔。秦始皇的家世记述着一部王朝更替史。他又是这次非同寻常的王朝更替的最终完成者。不了解赢秦家族披荆斩棘、奋发崛起的政治发迹史,就很难理解秦始皇所依恃的思想、制度及其个性与功业。

在中国古代史上,秦朝的建立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之变,不仅仅是一次王朝的更替,更是一次社会形态的重大演变。尽管人们对这场社会大变局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描述,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在这场历史大变局中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互动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商周的社会政治形态与秦汉的社会政治形态有明显的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历史的偶然,赢秦家族立家立国、称王称霸、变法改制的历史恰好与这场历史大变局相呼应、相始终。在一定意义上,一部秦国史就是一部春秋战国史,一部浓缩了的中国帝制发生史。秦始皇是一番沧桑巨变所造就的千千万万政治英雄中的一个。他是西周王制衰亡史的终结者和皇帝制度的创立者。这就意味着秦始皇是一个时代、一种制度的代表人物。这就不能不把这个时代种种有关的重大事变都归纳到他身上,从中深入考察时代对他的意识、行为的影响和他的意识、行为对时代的影响。这就必须把秦始皇放到一个广阔的历史时空中去考察、去研究。

本书不仅要为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立传,还要深入研究“秦始皇现象”。秦始皇不仅代表着春秋战国这个时代,代表着秦汉帝制,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从世界史的角度看,秦始皇甚至可以看作欧亚大陆帝制时代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这就不能不把秦始皇放到一个更长远、更广阔的历史时空中去考察。秦始皇的家世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帝制发生史的缩影。

前贤早就提示我们:在为一个历史人物立传的时候,“凡真能创造历史的人,就要仔细研究他,替他作很详尽的传。而且不但留心他的大事,即小事亦当注意。大事看环境,社会,风俗,时代;小事看性格,家世,地方,嗜好,平常的言语行动,乃至小端末节,概不放松。最要紧的是看历史人物为什么有那种力量。”就本传传主而言,秦始皇的家世既是大事,又是小事。秦始皇的传记必须从他的家世写起,而且必须要详详细细地讲解一番。这是由秦国及秦始皇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

笔者认为,如果编写一部故事选择、情节设置和阐释模式都是由秦人做主角的“春秋战国史”的话,或许比《春秋》、《史记》更能充分展现这段历史的风貌,更能准确地把握这段历史的脉搏。如果把春秋战国史简化为秦国史,可能会略去许多发生在其他国度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却无损于这段历史的本质以及大纲、要目和基本过程。如果把秦国史,特别是秦国政治史的脉络和枝叶再简化一点的话,那就是秦始皇的家世。正是这部赢秦先人的政治发迹史为秦始皇提供了极其丰厚的政治遗产。

第一节 赢秦得姓与秦赢立国

赢秦族群的发祥史源远流长。在尊奉黄帝为人文始祖的庞大的华夏族群中,夏族与夏文化、商族与商文化、周族与周文化、秦族与秦文化相继成为华夏主导族群和优势文化,而秦族出自赢姓族群,赢秦先民与赢秦文化始终与历代华夏主导族群和优势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秦,赢姓,秦氏。对于赢姓秦氏的起源和世系很早就有众多的传说。在《史记》中,对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国家先人事迹的记载,惟有秦国的年代最久远、世系最完整、事迹最丰富、内容最详细。这或许与本书传主秦始皇曾经下令焚烧各国史书而秦国史书保存完整有直接关系。

赢秦早期历史颇有几分传奇色彩。据说,赢秦族属的先祖曾经先后为虞舜、夏禹、商汤、周穆等先王效力,建立卓越功勋,因而世世代代都有光大家族的英雄。这个族群勤耕善牧、能征惯战、坚忍不拔、敢为人先。他们也曾遭遇重大挫折,还曾被迫长途远徙。然而每一次挫折、衰微之后,都会有英雄人物再次涌现出来。他们凭着自己的才干,重新崛起,并为整个家族带来富贵荣华。追流溯源,秦始皇的宏大功业就是在继承先公、先王的政治遗产的基础上建立的。秦始皇是一批“政治英雄”的传人。

一、华夏传人,玄鸟图腾

赢秦族属是赢姓族群中的一支,而赢姓族群自认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据说,黄帝击败炎帝,擒杀蚩尤,混一华夏,威服四方,尊为天子。黄帝正妃嫘祖生二子,其一日玄嚣,其二日昌意。昌意之子号高阳氏。黄帝死后,高阳立,是为帝颛顼。颛顼是黄帝之孙,他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赢姓族群声称他们的始祖母是“颛顼之苗裔”。1986年,在陕西凤翔县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编磬铭文有“高阳有灵,四方以鼐”。秦国国君显然奉高阳氏为祖先。这就是说,赢姓秦氏自认是颛顼之后,其母系血统属于黄帝一脉。

赢秦族属究竟是否为黄帝、颛顼之后还有待于研究。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个族群很早就在文化上归属于华夏族群,他们的历代先人与华夏各族群有着密切的通婚关系。从现存文献和考古史料看,尧舜夏商以来,华夏族群初步形成,并成为中原地区的优势族群。这个族群文明发展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族群,且长期占据“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优势族群的文化继续向四方传播,中原诸族逐步混一,到秦汉正式形成了汉族。赢秦是华夏源头民族之一。依据其母系血统和文化认同,西周以来的赢秦族属不仅的确是华夏族类、炎黄子孙,还在中华文化共同体和汉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一样,赢姓族群也有一个英雄始祖的神奇传说。据说,颛顼有一位女性后人名叫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玄鸟就是燕子。燕子上体蓝黑,前胸黑褐相间,主色是黑色,而黑色为玄,所以古人称之为玄鸟。女修吞下飞燕遗落的鸟蛋而生育了儿子。她是赢姓族群的始祖母。其子大业则是赢姓族群的男性祖先。大业娶炎黄子孙少典氏的女子女华为妻,生子大费。大费是以赢为姓的第一人。赢姓的祖先来自一个以玄鸟为图腾的族类。

关于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子的具体历史内容,研究者普遍将它与“民知母不知父”的历史时代相联系,断言当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有的学者则认为这反映着古代婚姻习俗。这些见解可备一说。

笔者认为,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子的传说是玄鸟图腾与“圣人无父”观念相结合的产物,其社会功能是神化祖先、维系族群、张扬个性。关于本族始祖“感生”的传说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现象,在中国也很普遍。据说,华胥履大人迹而生密牺,附宝感雷电巨星而生黄帝,安登感神童而生神农,女枢感摇光之星而生颛顼,庆都感赤龙而生尧,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姜螈履大人迹而生稷。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属于同一类始祖感生说。这些始祖感生说中的一部分可能与图腾崇拜有关,有的又未必与图腾崇拜有直接关系。战国秦汉以来,最为流行的感生之异是把圣人、帝王说成龙种。汉代人大多相信大圣人孔子和汉高祖刘邦也是感生的。据《史记》、《汉书》记载,刘媪与蛟龙配合而生下刘邦。这类故事堂堂正正地记录在《史记》、《汉书》中,显然是刘邦及其亲属编造的。如果不是自我宣扬,谁又能知道皇帝的母亲刘媪与蛟龙有过一段风流韵事呢?《汉书》这部汉家自己编纂的官方正史又怎敢说堂堂的开国皇帝是龙的私生子呢?这种现象只能用当时的社会普遍意识解释,即当时的社会大众普遍相信圣贤王者皆有感生之异。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普遍意识,《公羊传》的作者认为“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许慎也认为:“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日天子。”汉唐著名经学家郑玄、孔颖达为了调和“圣人皆无父”和“圣人皆有父”之争,提出圣人“有父得感生”的解释。凡为圣贤者必有感生之异。言外之意即无感生之异者非圣贤。这种观念的普遍存在是各种感生传说产生与流传的社会心理基础。被神灵感应而生子者只能是女性。因此感生说大多很难与母系氏族时代直接联系在一起,充其量是保留了那个时代的某些信息,如图腾崇拜及生活方式的某些特点。

在华夏先民中,还有一些图腾崇拜和始祖感生传说与赢姓相似的族群。据说,商朝王族始祖母简狄吞玄鸟堕卵而生契。契是商族男性祖先。这就是《诗经商颂玄鸟》所说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遗卵,简狄吞之而生商之始祖,女修吞之而生秦之始祖。两个传说何其相似!据说,当时的东方有一个“为鸟师而鸟名”的庞大族群,如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等。赢秦族群的主体或核心最初很可能来自共同以鸟类为图腾的东夷集团,甚至与崇拜玄鸟飞燕的殷商先人同出一脉。

传说和史记常常把赢秦祖先的信仰、事业乃至体貌同鸟兽紧密联系在一起。据说,他们以玄鸟飞燕为图腾,以调驯鸟兽得姓氏,以驾驭车马得封爵,甚至其中的一些重要成员被说成“鸟身人言”或“口及手足似鸟”。扁鹊,秦之名医,他也以鸟命名。据目击者声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由此可见,在人们描述秦始皇形象的时候,也把他与鸟联系在一起。

赢秦先祖又是偏爱皂色墨彩的族类,他们的图腾崇拜、旌旗飘带、授命之符都与黑色有不解之缘,诸如女修吞下玄鸟之卵、大费擎起皂色旌旗、秦德公获得黑龙祥瑞之类。秦始皇也由于相信自己应了水德之运而崇尚黑色,奉之为秦朝政治模式的文化符号。秦始皇与群臣皆衣黑色朝服,秦朝民众皆称“黔首”。这正应了“玄鸟”之色。读史至此,令人不禁联想到唐宋传奇《王榭传》中的“乌衣国”。据说那是一个燕子的王国,其“王衣皂袍,乌冠”,宫殿之上“器皿陈设俱黑”,民间美女则“俊目狭腰”、“体轻欲飞”。秦始皇正是“玄鸟”的子孙。

二、柏翳佐舜,得姓为赢

大约在尧舜时期,女修的孙子大费因为辅佐大禹治水而建立功勋,由此而获得赢姓。赢姓子孙相当繁盛,分布于中国各地,许多分支成为高官显贵,以封地为氏族名号。其中的一支后来以秦为氏。赢秦祖先获得赢姓是他们与华夏各族有文化共性的重要标志。

尧舜之世,洪水为患,鲧、禹父子先后受命治理洪水。大费曾辅佐大禹治水平土。帝舜奖赏功勋,赐予大费“皂旃”,并“妻之姚姓之玉女”。帝舜,姚姓。姚姓是黄帝后裔,华夏大族。帝舜选本族美女许配大费,以联姻方式进一步密切了君臣关系。“皂斿”是一种黑色的旌旗飘带。大费“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赢氏。”

许多学者认为,柏翳(伯翳、大费)就是伯益(益、柏益、后益)。“柏翳”与“伯益”字音相近。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柏翳”与“伯益”都是舜的臣属,都有协助禹平治水土的事迹,职责都是调驯鸟兽。很多古代文献也以伯益为秦人之祖。关于“柏翳”与“伯益”的传说如此相近,他们是一个人的可能性极大。

如果柏翳就是伯益,那么赢姓始祖曾经有过一次“王天下”的机遇。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亦为颛顼之孙。伯益为舜主畜,佐禹治水,在改进农耕、发展畜牧方面卓有贡献。因此禹“任之政”,并在临终时,“以天下授益”。可是最高权位被禹之子启占据,益的子孙只得做了夏朝的臣属。

大费(柏翳)子孙皆为赢姓后人。“大费生子二人:一日大廉,实鸟俗氏。二日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日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赢姓的后人在各地繁衍、迁徙,其中有许多分支先后成为诸侯、贵族。这些赢姓之国同出一祖,其封地多在东方。诸侯、贵族通常以封邑为姓氏。

……

秦始皇传—人民文库丛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茶花女
应用伦理:经济、科技与文化
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向研究
资源约束、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能源消费的经验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
New Testament (圣经新约)
USA 4美国(孤独的星球)
灿烂千阳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
Prison Break: The Classified FBI Files (Paperback)(越狱)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