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词学研究

分类: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曹辛华
出 版 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1字数: 324000版次: 1页数: 353印刷时间: 2006/06/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1105246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词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课题,非“才、胆、识、力”皆具者不能为之。即使现当代词学研究的历史,亦非仅凭三两人之力、花四五年时间所能研究透彻的。笔者与同门张幼良博士于“才、胆、识、力”皆甚欠缺,有幸参加中华书局编审傅璇琮先生所主持的国家项目“中国人文研究100年”子项目的研究,始成是稿,自然就存在着不少缺憾。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化剧烈、发展迅速的一个世纪。19世纪中期以来的近代化进程到20世纪开始加速,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换。学术研究是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同样经历、体现着这种历史的变化。20世纪中国人文学科涌现出了众多的学术名家和大批的学术经典,中国的学术研究也在这一世纪从学术观念到著述形式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术思想研究的体系。研究、总结20世纪人文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对各个学科学术研究百年成就的审视,也是对中国学术研究现代化进程的一次集体回顾,意义深远。
作者简介
曹辛华,1969年生,河南省巩义市人。1993年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河南大学文学院。1996年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2000年9月~2002年9月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2年9月~2004年9月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目录
第一章 词学的界说与回顾
第一节 有关词的概念的界说
第二节 对前代词学研究的回顾
第二章 传统词学研究的终结与新变
第一节 晚清文学思潮与近现代词学研究的转型
第二节 南社诸子与传统词学的新变
第三章 三大“开山”与百年词学的现代化
第一节 梁启超与词学研究观念的更新
第二节 王国维与词学“现代美学”研究的奠基
第三节 胡适与“现代派”词学研究的发轫
第四章 词学研究“现代化”的深入(一)
第一节 胡云翼与“现代”词学的成型
第二节 龙榆生与词学研究新体系的创建
第五章 词学研究“现代化”的深入(二)
第一节 夏承焘与词学领域的新开拓
第二节 唐圭璋与词学文献学的新创
第六章 文化生态与当代词学研究的总体格局
第一节 格局一:从思想启蒙到主体性批评
第二节 格局二:从方法论到本体论批评
第三节 格局三:从文化视野到回归古典
第七章 当代词学研究的成果检视和思想维度
第一节 当代词学研究的成果检视
第二节 当代词学研究的思想维度
第三节 当代词学研究繁荣因由探析
第八章 八九十年代词学研究的观照与透视
第一节 八十年代词学研究的宏观视野与学术品格
第二节 九十年代词学研究的文化视域与话语空间
第九章 21世纪词学研究前瞻
附录 1976年以来词学博士学位论文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词学的界说与回顾
第一节有关词的概念的界说
什么是“词”?这是词学研究首先所面对的问题。一般来说,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韵文体裁。它经历了从综合艺术形态向纯粹文学形式的转变过程。在唐宋时代,词主要是为配合流行音乐的歌唱而创作的歌词,宋以后始与音乐相分离,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格律形态的抒情诗体。
“词”,作为一种诗体的专称比较后起,它最初被称为是“曲子词”、“曲词”、“曲子”、“歌词”等等,唐五代及宋初也很少直称为“词”。宋人为了区别古乐府,又把词称为“今曲子”。因为词在开始时是像汉魏乐府诗一样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歌诗,宋人又多把词集称为乐府,如《东坡乐府》、《竹坡乐府》。词虽名“乐府”却又不同于汉魏乐府,为区别起见,又称“近体乐府”、“寓声乐府”、“新乐府”。如《欧阳文忠近体乐府》、《东山寓声乐府》、《遗山先生新乐府》等。
从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来看,词又名“长短句”,如《谁海居士长短句》、《后村居士长短句》等。词是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诗体,因而它有不少别名与音乐相关联,如“琴趣外篇”(《醉翁琴趣外篇》、《山谷琴趣外篇》)、“乐章” (柳永《乐章集》、刘仙伦《招山乐章》)、“别调”(《后村别调》)、“笛谱”(《渔樵笛谱》、《苹洲渔笛谱》)、“渔唱”(《日湖渔唱》)、“樵歌”(朱敦儒词集即此名)等,这些名称都表明了词的音乐属性。又因为词是依调填制的,所以又称“倚声”。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记张枢“善音律,尝自度《倚声集》百阕,音韵谐美”。清王士稹、邹祗谟辑有《倚声初集》,其他像张辑的《东泽绮语债》、陈师道的《后山语业》、杨炎正的《西樵语业》、高观国的《竹屋痴语》等命名只是取巧而已。另如“诗余”一语,南宋时开始出现,以后经常被人使用,成为词的又一名称。 “诗余”多含有轻视词体之意,如《定斋诗余》、《省斋诗余》、《南涧诗余》、《南湖诗余》、《草堂诗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