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九观正义——老子与中国新文化丛书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柯可著
出 版 社: 广东经济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32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28898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老子是创立中国纯粹哲学第一人。他的思想高深奇奥,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芒,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哲学几千年。本书广采众说,独辟蹊径,由老子的绝妙自画像入手,简要阐明了“老子天下第一”的道理,清雅的玄德风采,博大精深的思想以及和东方文化的渊源关系,进而以老子慧眼看世界,揭示其伟大的现代意义。
老子以效法自然的恒道观作为立论总纲,以其人格化的尊道贵德的玄德观作为最高规范,统领了信言不美的真知观,有欲不居的察世观,不争无尤的无为观,守柔知常的贵身观,谨终若始的安民观,柔弱胜强的用兵观以及重为轻根的治国观。它高瞻远瞩地将道论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指导人们为人处世和修身建业,以实现恒道积德的道家理想,意义十分深远。
内容简介
老子是创立中国纯粹哲学第一人。他的思想高深奇奥,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芒,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哲学几千年。在比较老子多部古版本和创意解读之后,《老子九观正义》一书广采众说,独辟蹊径,由老子的绝妙自画像入手,简要阐明了“老子天下第一”的道理,清雅的玄德风采,博大精深的思想以及和东方文化的渊源关系,进而以老子慧眼看世界,揭示其伟大的现代意义。
著者从中国源远流长的数文化入手,跳出千百年来解老著作逐章研读,纷繁少序的传统格局,将八十一章《老子》按照九九归一之数,分为恒道、玄德、真知、察世、无为、贵身、安民、用兵和治国等“九观”,抓其精要,阐其正义,探其深意,在中国哲学史上全面揭示了老子博大精深、完整一贯的思想体系。
这就是:老子以效法自然的恒道观作为立论总纲,以其人格化的尊道贵德的玄德观作为最高规范,统领了信言不美的真知观,有欲不居的察世观,不争无尤的无为观,守柔知常的贵身观,谨终若始的安民观,柔弱胜强的用兵观以及重为轻根的治国观。它高瞻远瞩地将道论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指导人们为人处世和修身建业,以实现恒道积德的道家理想,意义十分深远。
此外,该书还论述了老子开创的道家美学思想真谛。
作者简介
柯可,中华老子研究会副会长。广西师范大学毕业,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现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综合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企业文化硕士导师;兼任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副会长,广东华文国学院副院长等。从事国学研究数十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老子易学论文多篇,筹备与主持省社科院等主办的全国性“老子学说与当代和谐社会研讨会”、“岭南学术论坛国学价值与经典重审”并任论文集主编,《老子与中国新文化丛书》编委;出版专著《周易宝典》、《周易大典》、《八卦奥义》、《中国新文学重审与文化视野》、《新珠江文化论》;主编《中国新文化传播书系》、《文化产业论》、《文化广东:现状与前瞻》,《文化与传播》;主持《广东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研究报告》等。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创“老子九观”说,借助中华数理和易学逻辑,以恒道、玄德、真知、察世、无为、贵身、安民、用兵、治国、审美诸观,一一揭示出老子哲学观体系那纲举目张,博大精深,圆融纯美,炳耀千古的东方智慧、美妙诗意和伟大现实意义。
目录
一、老子圣人风采说
1.老子的绝妙自画像
2.老子“天下第一”的道理
3.老子的玄德风采
4.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
5.老子与东方文化
6.老子与企业文化
1.老子看世界
8.老子古书之“谜”解
二、老子九观正义论
1.恒道观道法自然
2.玄德观尊遭贵德
3.真知观信言不美
4.察世观有欲弗居
5.无为观不争无尤
6.贵身观守柔知常
7.安民观慎终若始
8.用兵观柔弱胜强
9.治国观重为轻根
三、老子恒道美学谈
1.恒道玄德的美学观
2.虚以致静的审美心境说
3.超功利的美学追求
4.返朴归真的审美观
四、老子九观正义表
1.恒道
2.玄德
3.真知
4.察世
5.无为
6.贵身
7.安民
8.用兵
9.治国
附录 老子九观八十一章对应表
老子诗韵
后记
书摘插图
一、老子圣人风采说
3.老子的玄德风采
老子出生在中原大地的涡水河畔。面对清清涡水,滚滚黄河,俯察千般世象,人生沧桑,他终于在悟道之后豁然开朗,决心像水一样以柔克刚无坚不摧,像百谷王大海一样虚心接纳各派有益见解。就这样,他通过消化贯通,提炼升华,形成了自己“上善如水”的玄德观。
老子所阐述的玄德观,是他联系幽深恒道和理想圣人的红线。它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只服从于恒道本体。它非常圆满而又非常隐蔽,和道一样,潜藏而不分明,其中却有壮观的大象。只要仔细观望,潜心探究,就会发现它内有实情,包含自然规律,从古到今,都没改变。可以说,就二者关系论,恒道是玄德的本质和根据,玄德是恒道的功能和运用。
老子所创立的这一玄德观,在中国哲学史上树立了与易家易德、儒家仁德三足鼎立的道家玄德,意义十分深远。综观这三家道德观,各有所侧重,综和而成了中华民族伟大深厚的道德观。
易家的易德观,出白中华文化最早的百科全书《易经》,属于古老全面宏观的易文化系统,其源头可追溯至远古的伏羲,实际上是庄子所说的天下“总道术”的古本。
笔者在《周易宝典》一书中指出,易经文化现已经成为内涵丰厚,精思善辨,包含东方哲学、中国美学、中医学、有机建筑学(风水学)、武术学、气功学等在内的大文化系统,发展起以易理派、象数派为代表的,分化成科学派、气学派、心学派、理学派乃至于奇门遁甲等众多的学派和学说,它深刻影响了中国从官方到民间的思维方式、道德心理和风俗习惯,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文化和历史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这里仅从《易经》的卦辞、卦义、卦象、卦德等四大符号系统中,择要介绍其卦德所体现的“易德”,以对比老子的“玄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