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学与用

分类: 图书,艺术,书法 篆刻,技法 教程,
作者: 崔廷瑶 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70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749468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帮你迅速提高对楷书点画中深层次的认识,给你介绍历代经典各具特色的楷书佳作名帖,教你熟练掌握楷书特点、细节规律,为你精心准备楷书的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
崔廷瑶1947年生,江西九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培训中心教授;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委员会主任;九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多年从事中国画、书法教学工作。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书法展,曾获第五届全国书法展览“全国奖”、第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三等奖”、全国诗书画大展书法金奖、第三届楹联书法展银奖及其他多种奖项。有作品被《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中南海藏书法集》(一、二卷)、《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集》等百余种作品集入选。曾担任全国首届行书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评委。
自1980年以来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文献》、《现代书法》、《书法家》、《书法导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多幅,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近年来,编写多种书法读物,出版著作有《书法格式图解》、《草书学与用》、《隶书学与用》等。
目录
楷书概说
文房四宝及其他用具
书写的基础知识
楷书点画写法
一、点的写法
二、横的写法
三、竖的写法
四、撇的写法
五、捺的写法
六、挑的写法
七、钩的写法
八、折的写法
楷书的结构
一、楷书的笔顺
二、楷书的偏旁
三、楷书的结构形
四、字形结构安排
楷书名家选介
楷书的章法布局
一、正文
二、题款
三、印章的钤盖
从临摹到创作
习作图例
一、中堂
二、条幅
三、条屏
四、对联
五、横幅
六、斗方
七、扇面
书摘插图
楷书概说
我国的文字在秦汉之际有着重大的变化,字体由篆书(图1)演变成隶书。书法史上将这一过程称为隶变。在隶变的同时,也孕育了楷、行、草书的萌芽。
古时有王次仲创立楷书的说法。张怀璀《书断》引用王惜的话说“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王次仲笔迹今不可见,从“简牍”(图2)材料上看,当时书写的字体中已出现方正略带斜势的结体,点画也出现了不同于篆隶书的各种特殊形态,波笔收缩或消除,正与“少波势”、“以隶笔作楷法”的说法相符,显示出楷书的前期形态。
楷书也称为正书、真书,是从魏晋至今一直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字体。楷书、正书、真书这几个名词意思相近,都是指书写合于法度,能在正式场合使用,端正可作为楷模的字体。这些名词源于汉代,是当时对隶书的指称。
张怀璀《六体书论》说:“隶书者,程邈造也。字皆真正、日真书。”这是把隶书称作真书,明张坤《法书通释》说:“古无真书之称,后人谓之正书、楷书者,盖即隶书也。自钟繇之后,二王变体,世人谓之正书。”可见在楷书成熟之后,楷书这个名称才与隶书分开,用来专指魏晋以后的楷书了。现在“真书”称谓极少应用,“正书”则包含篆、隶、楷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作为艺术形式得到长足发展。楷书也从隶书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字体。作为当时书法艺术代表人物的钟繇、王羲之等人,在楷书的形成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