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教你读书

分类: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学习方法,读书方法,
作者: 孙琴安 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版次: 1页数: 210印刷时间: 2008/04/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441537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中外有影响或著名的成功人士,读他们青少年时代的学习方法或与读书相关的故事,给今日的青少年有启发和激励作用,让他们从小树立比较正确的,健康的读书观,掌握比较好的读书方法。
目录
写给学习中的少年朋友们
一、古人遗训
孔子:少而不学,长而无能
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
朱熹:学者须是立志
二、导师教言
马克思:书是我的奴隶
列宁:读书速度快而有效
毛泽东:不动笔墨不看书
三、作家感受
列夫托尔斯泰:从朗读中感受文学作品
高尔基: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
鲁迅:重视课外阅读
林语堂:读书不可强求
茅盾:如何读世界名著
冰心:读书应该有挑选和比较
巴金:书籍像火星一样点燃我们的热情
四、科学家言
爱因斯坦:大胆舍弃与合理调整
居里夫人:如果有了知识,关键时刻就会做出正确判断
苏步青:学习要讲究方法
华罗庚:不怕困难,刻苦学习
李政道: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刻苦求学
钱伟长:为祖国与民族的强大而学
五、思想家言
蒙田:读书从不钻牛角尖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卢梭:喜欢在自然环境中读书
卡耐基:读有价值的书,是致富的最佳方法之一
六、艺术家言
邓肯:我心目中的舞蹈大师只有卢梭、惠特曼和尼采
丰子恺:学外语的“笨法子”
张大干: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
七、教育家言
陶行知:读了书要善于用
叶圣陶: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够自学
朱自清:读的用处最广大
胡适:要精要博,更要“四到”
八、名学者言
梁启超:遇有重要文字可摘抄下来
王国维:大事业、大学问家的三种境界
陈寅恪:从语言学人手
九、诗人感言
歌德:读新书就像交新朋友
郭沫若:目的不同,方法可以不同
闻一多:常利用暑假读书
臧克家:选定一门,懂得多门
十、政治家言
富兰克林:有两本书改变了我整个的思想倾向
曾国藩:读书贵在有恒
十一、实业家言
洛克菲勒:伟大的书籍就是伟大的智慧树,伟大的心灵之树
李嘉诚:既学到知识,又省了钱
比尔盖茨:我后悔离校,并珍惜我的大学时代
十二、翻译家言
梁实秋:要遵守读书的纪律
傅雷:坚决贯彻重点学习的方针
朱光潜:最好每天能读一点书
十三、史学家言
莫洛亚: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会学习
吕思勉:一本书应从头至尾读完
十四、名记者言
邹韬奋:选择自己真心喜欢的书读
萧乾:拿起书总爱先看序跋
十五、读书访谈
贺绿汀:我爱古典诗词
秦怡:文学帮我走上银幕
周而复:善于“挤”时间的人
峻青:充满依恋的回忆
贾植芳:书籍使人变得聪明而勇敢
绿原:在贫困中自学成才
钱谷融:凡是美的东西,我都喜欢
王运熙:在古典文学的长河中畅游
蒋学模:一生都与文学有缘
雁翼:读书首先要学会思索
书摘插图
孔子:少而不学,长而无能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早年家贫,一生好学。相传他曾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而加以整理修订,又曾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他从30多岁起就开始从事教育,历时约40余年,弟子满天下.他去世后,其弟子把他平时对他们和别人的讲话内容记录整理而成《论语》一书。书中除了有关道德、政治、伦理、立身等问题以外,也有不少内容涉及到了学习读书的方法。这里作一简要叙述。
第一,孔子认为,人生在世,时时处处应好学不倦,方有长进。而少年时的学习尤为重要。
孔子一生好学,据他自己说,他15岁开始就有志于学业,并说:“少而不学,长而无能”。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正由于他从15岁起便有志于学业,所以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曾对人说,十室之邑,像我孔丘这样忠信的人必然有,但不会有像我孔丘这样好学的人。有一次,他的学生子贡问他:“夫子圣矣乎?”意思是说,您孔夫子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圣人了吧?孔子立刻回答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也就是说,他不承认自己是圣人,但对自己一生好学不厌、诲人不倦这一点,还是承认的。有一次,他还认为自己的一生仅仅就在学习和教书上。他还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凡此,都说明了他对学习的重视,认为一个人应不断学习才好,才有帮助。
第二,孔子认为,一个人光埋头苦学还不够,还要多思,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会更加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