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十大民间工艺*

分类: 图书,艺术,民间艺术,
作者: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漠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编
出 版 社: 岭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版次: 1页数: 176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53623803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象牙从古至今都是我国人民喜爱的、推崇的吉祥物。象牙光泽柔和,细腻温润,是贵重的特种工艺品的制作材料。广州牙雕是以象牙为原材料进行雕刻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以镂雕牙球、花舫、人物、微刻书画为代表,牙雕作品给人以高贵、成熟、稳重和灵气之感。 广州有着优越的地理气候环境,又是中国对外通商的主要口岸,为象牙雕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广州牙雕以独特的镂空、透深的雕刻技法闻名于世,成为传统中国民间工艺的一大名牌。
作者简介
曾应枫,女,1951年10月出生,汉族,大专学历,无党派,现任广州市文学创作研究所专业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家。该同志热爱党的文艺事业,坚持文艺创作。编写25万字的《广州民间艺术大扫描》。长篇小说《广州故事》、中篇小说《装修》等被珠影改编成电影。专著《俗话广州》获首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优秀奖,《广州熟语大观》获广东省第6届鲁迅文艺奖,20集电视连续剧《张家港人》和同名长篇小说获“中国城市报刊连载作品二等奖”,儿童游记《小霞客华南游》获第12届中国图书奖、第11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二等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广州与民间艺术
第二章 广州牙雕发展史
一、牙雕历史源远流长
二、象牙街名扬四海
三、贡行、洋行、象牙会
四、构建广州牙雕大平台
第三章 名家大师群星璀璨
一、清造办处粤名师
二、牙球至尊翁世家
三、神眼冯公侠父子
四、一代船王潘楚钜
五、巧雕人物李定宁
六、大气恢宏数郭康
七、大新街牙雕一族
八、当代名家群星谱
第四章 广州牙雕技艺
一、镂空通雕鬼工球
二、天工镶嵌化无形
三、传神人物巧雕刻
四、微雕字画重凝神
五、独门打磨雕刻刀
第五章 广州牙雕艺术特色
一、题材广泛品类繁多
二、透雕镶拼独门绝技
三、因材施艺不拘一格
四、显工显艺倍增价值
第六章 牙雕的传承与创新
一、国际禁牙环境突变
二、新一代大师张民辉
三、超群世家融汇南北
第七章 牙雕的保护、收藏和研究
一、广州牙雕保护策略
二、象牙收藏
第八章 名师名作赏识
一、传世牙雕贡品赏识
二、象牙球摆件赏识
三、画舫、撒网船赏识
四、花鸟通雕摆件赏识
五、微雕细刻画赏识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广州与民间艺术
广州,又名“羊城”。如果从有“城”算起,是从公元前214年开始,如果从有“广州”算起,是从公.元226年开始。广州是一座蕴藏着极为丰富文化遗产的世界名城,她和世界上许多古老的城市一样,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大概在公元前9世纪,周朝的楚国在如今的广州建造了一个城邑,名叫楚庭。有一年,楚庭因连年灾害,田地荒芜,农业失收,百姓饥荒。有一天,南海的天空出现五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只仙羊,羊口衔一茎六出的稻穗,徐徐降落这座城市。仙人把稻穗赠予百姓,把五只羊留下,祝愿这里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从此,广州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广州就有了“羊城”、 “五羊城”、 “穗城”之称。
广州(史称番禺)在地形上不但得天独厚,有山、有水、有田、有海,形成了一种山水相依、双龙人海的地貌,而且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为21.7℃,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日照时数1571~2053/J、时;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在中国,在世界是个少有的四季常青,繁花似锦的城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