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誓言

分类: 图书,青春文学,爱情/情感,
作者: 携爱再漂流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210000版次: 1页数: 281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337452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1普兰,西藏一个绝美的地方,那里的神山圣湖,幻梦般的神秘,吸引中外旅客无数。
誓言,爱情中最浪漫恒久的传说,无人能抵抗的极致情话,吸引痴男怨女一大片。
美女与野兽的凄美爱情,穿越时空的坚贞爱恋,玄幻离奇的冒险故事,细腻美好的文字,对真爱饱含激情的诠释
这一切,让这本书在网络迅速蹿红,名噪全国,点击率一直高高在上,获“首届华语言情小说大赛冠军”,“红袖添香年度小说”新势力奖。
如果你成天穿梭于水泥森林有些透不过气来,如果你因现实的琐碎具体对爱情有些失望疲惫,如果你想让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来一次美妙的瑜伽,如果你想让已经拥有的幸福沐浴更甜蜜的阳光,如果你想对神秘绝美的西藏来一次精神之旅,
那么,
请一定不要错过本书。
内容简介
忘情水是世间最好的药,却不知为什么我没有喝,徒留了前世的纠葛,在寂寞中坚守……
今生的我——云想依,已经29岁了,是典型的都市“白骨精”,至今单身。因为我不相信世间还有誓言,所以我不相信任何男人,所以我视爱情如粪土,所以我去了尘世中充满信仰的一方净土——西藏。
蜿蜒的孔雀河、深蓝的拉昂错、蓝色的琉璃草、受诅咒的雪豹、红色的圆月亮,那里,唤醒了我前世的记忆,以及和我一起遗失在千年前的誓言,真实的美女与野兽的爱情故事就这样拉开了……
因为家族的仇恨使前世的我——云卓将仇人诺桑深刻地装进了记忆,流浪、习医全为了接近仇人。然而再次相遇时,因为诅咒诺桑变成了雪豹,被追杀而受伤,被云卓救治,从而一起生活,一起流浪,遇到阿育王,领悟人生的真谛,经历种种磨难,相互产生了爱情。为了冲破诅咒,也为了冲破爱与恨的矛盾,他们彼此试探,彼此伤害,彼此许下誓言。然而,还有太多的纠葛无法逃脱,云卓含恨死去,诺桑亦要相随。是誓言的力量让他们千年后再次相遇,再次绽放爱情的鲜花。
作者简介
携爱再漂流,本名晅晅,70后,祖籍北京,摩羯座的属蛇女人。
因为喜欢旅游,所以跑全了中国,所以积攒下来很多地方的神话、传说,所以有了写小说的灵感。
因为喜欢历史,所以通读史书,所以专写喜欢的朝代故事,所以穿越到底。
因为相信爱情,所以专写爱情,所以轮回、誓言不停歇,所以爱就爱得死去活来。
其很多作品在网络上深受好评,如《寻爱千年》等,拥有大片粉丝。
目录
楔 子
第一章 忘情之水
第二章 新仇旧恨
第三章 血色诅咒
第四章 流浪异国
第五章 情意相通
第六章 重重阴谋
第七章 暗夜曙光
第八章 爱的憾痛
第九章 为爱等待
媒体评论
精彩评论:
若不刻骨相爱,则不会有痛苦的背叛,或者对背叛无视于心,若无心,也就无爱,只有真的爱了,再加上嫉妒、猜忌、泪水、谎言、挑拨的浸泡,誓言才会存在,才会深刻,才会痛得永生不能相忘。
非常美的传说,也非常佩服漂流的想象力,给人带来这么美好的感受,阅读时,就像飘入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仿佛在清澄的蓝天里迈步,眼前是冲击视觉的神秘王国。
西藏美得令人窒息,美女与野兽的故事也够凄美绝伦,昨天一气儿读完一大段,觉得自己半晌都说不出话来了。受诅咒的主角,一人一豹,中间横亘着浓得化不开的仇恨,这是怎样的故事啊,才刚开始,我已经被感动了!
令我非常感动:感动于纯洁的爱情故事,感动于西藏的风土人情,感动于作者的灵感和文笔……喧嚣声就在耳边,我却充耳未闻,因为我为这篇小说入迷。
这是段童话般的传奇,让人感受到美丽的风景,又体会到那美丽下隐藏的残酷的人性。看了这么多年的言情小说,她让我非常震撼,她浪漫而幻灭,顽皮而严肃,体贴而绝情,我偷偷地笑,就在这样的矛盾中流完了眼泪,浓浓的忧愁,淡淡的欢乐……
书摘插图
阳光之城:
我去了旅行社咨询,服务人员很快帮我把行程定了下来,我将于6月30日启程,随团走。提交了年假申请,人力资源总监张Sir看着我:“准备去哪里度假?”
我知道那是例行公事,公司要随时与我保持联络,毕竟20天的假期不算短,有什幺突发的事情还是需要与我沟通的。我说:“西藏,阿里的普兰,那里是雪山围绕的地方,所以可能会没有信号,可以给我留言,我会在看到的第一时间回复。”
他对我笑笑:“那里很适合你去。冰山见雪山,没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无奈地翻翻白眼:“你也要取笑我吗?师哥!”一句师哥叫得暧昧又恐怖。
他连忙摆手:“没有哦,你要注意安全,公司可不能失去你这幺能干的人才。”
懒得理他,转身离开了他的办公室,不过还是听见他说:“云经理,希望你有个愉快的旅程。”
我会愉快吗?当然会!
经过10多天的准备,出发的日子终于到了。凌晨5点,在机场见到了其它的团员,加我9个人,他们都是结伴而行的,只有我落单,不过这并不影响我的好情绪。我们的团员是由一对德国夫妇,一个姐妹,一队情侣,一对父女还有我组成的。我和她们进行了交流,很快就熟识了。
6:30飞机正点起飞,在海拔一万二千米的高空飞行着。洁白的云彩在离我们数千米的脚下飘动着、堆砌着、变幻着,飞机飞得如此平稳,简直象坐在自家的沙发上一样,朦朦胧胧地叫人直想入睡。
10点左右,飞机已经过了青海,向世界之巅青藏高原飞去,云雾底下就是横断山脉。突然,有人叫了一声:“看哪,雪山!”顿时,机舱里沸腾起来。照相机、摄像机纷纷挤到了飞机那狭小的窗口旁,生怕错过了这难得的景象。
我就在舷窗边,欣赏起来自然方便。白云有情,纷纷让开了路,连绵雪峰横亘在机翼两侧,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出道道银光,其中有两道山脉相继排开,峡谷中,泥石流的波浪起伏伸展着,在机翼的正下方用力拐了一个一百多度的大弯,雄伟的皑皑雪峰,向着太阳旖旎铺开,就象新娘那洁白无暇的婚纱,自然造化的工夫,美啊!
经过4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平稳地落在了拉萨的ɡònɡɡā机场,我们取了行李走了出来,负责接机的当地导游给我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对上我的眸时,她叫我拉姆。我奇怪,她解释说,藏语的意思是仙女,因为她觉得我的头顶有金色的光芒。我笑了,开怀大笑。
走出大厅,我看见了透彻的蓝天,真的离我很近,仿佛触手可及。万里无云,周围就是起伏的山峦,青青的草场,似乎眼前的景物都在梦里出现过。而且我也没有一点高原反应,从这一刻起,我的心情完全放松了。
汽车开出机场,沿着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驶向拉萨市区。沿途没有令人窒息的美景,反而有几分单调,除了光秃秃的山头就是泥沙色的河流。但又是与众不同的,没有江南的旎旖秀丽没有云川的色彩斑斓奇山怪石,惟独连绵不断的山脉河流,由于气候原因,连绿色的植被都很少。云朵很白,压得非常低,金色的阳光很灿烂,没有工业的污染,一眼望去可以望穿秋水。
这儿的山水是金灿灿的,我深信山里满是宝藏,山水相映之间,光影重迭错落有致,色彩浓郁,金光万丈,让人心旷神怡,充满希望。我才发现蓝天白云不是拉萨的特属,而是心情!
抵达拉萨市正是晌午,由于我是一个人,竟然分到了单人间。导游说下午是自由活动,最好休息,要适应这里的高原反应。我不觉得哪里有不舒服,吃过午饭便走出了假日饭店,抬眼就可以望到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
夏季的拉萨城晴空万里,这个以盛产阳光而着称的城市,天空蓝得不能再蓝,四季盛开的阳光则具有金属的质地感,硬硬地打在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娇嫩的脸上,灼热滚烫。我带着一个普通观光者的眼光,以一颗自由、好奇的心在大街小巷里徜徉、四处张望。在阳光下看东西看久了,便会感到头晕目眩,所以发现,这里很流行墨镜,弄得男人们一个个国际影星似的,好帅好深沉。
反正行程里有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什幺的,我就决定先去八廊街上转转。有句话说“不到八廓街就没有到过西藏”,我来到了八廓街,一来欣赏这里的古老建筑,二来浏览各式各样的工艺品,还观察一下芸芸众生之态。八廓街是围绕在大昭寺周围的那一整片旧式的,有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街区,由一栋栋石砌的藏式楼房组成;街面也由手工打制的石块铺就,虽然街道不很宽,但店铺林立,商品种类繁多。这里简直像个中世纪与现代文明糅合的万国广场,传出的声音是多种的,什幺样的人种也都可见到。
突然对包容两个字有了深刻的体会,这里毫无保留地包容着一切事物,不管你是何种肤色,哪个民族,有何信仰。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真情流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昭寺门前,穿藏袍的在五体投地,穿西服的也照做不误;八廓街内,拿人民币的在讨价还价,用美元的也不甘示弱;大小旅馆里,既有名牌背囊,也有自制的麻包袋。你做好事,一声谢谢,一脸微笑;你做了错事,一句道歉后,还是那一脸的笑。所有这些,只有在这里才能如此的和谐。
傍晚,虽说是傍晚,其实也已经是9点多了,我坐在拉萨街头的小酒吧,端着一杯热茶,仰头看向天空中的那弯红月,一种异样的感觉越发强烈。
突然一个身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不耐,却迎上一对灰色的眸,冷澈中迸发着热烈。他笑:“虽然有些晚,你还是来了。”
“诺沧海?”在这里遇到他让我有些挫败,但也无所谓:“你不是说这里是誓言的故乡吗?所以我来。”
“云卓,我会在普兰等你。”说完他就走了,我一脸的错愕,云卓是谁?我姓云不错,但不是那个名字。
打车回了假日酒店,真的有些累了,沉睡中,似乎梦到一片火红的山谷,我凄然站于其中,不知为什幺落着泪,手中一杯透明的液体被我撒落了一地,分不清是泪还是那水……
清晨被叫早的电话铃声叫醒,可那梦让我感到真实,因为我泪流满面。
在饭店大厅与其它团员汇合,却发现他们都有些萎靡,有的头痛,有的呼吸短促,而我依旧如履平地,也许我和这里有缘吧,不经意地我露出笑容,开始期待即将展开的西藏之旅……
彼岸之花:
我对宗教没有热情,但恰恰是它构成藏文化的主要部分。我们去了布达拉宫,这是达赖喇嘛的驻地。随着颂经声,苦苦地追寻另一种我感知而又无法预知的回音。在布达拉宫外围狭长的转经廊里,我默默地注视着围墙上挂着的被信徒们抚摩得光铮铮亮晶晶的经桶,它在终年不断咿咿呀呀地轮回信徒们的快乐和痛苦;几个僧侣在围墙边打坐,几个老者手里摇着小巧的转经筒,口里念着“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还有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朝觐者,正在一丝不苟地三步一仆伏地绕着布达拉宫叩行……那一脸的虔诚,达到旁若无人的境界,着实令人感动。
当我登上布达拉宫陡峭回转的天梯的时候,一种攀天的感觉油然腾升。四周是拉萨河谷地带,外围是延绵起伏的山峦,布达拉宫是这河谷地带崛起的一座山峰,一镗天梯。狭长回转的深宫内,酥油灯在幽幽地闪烁着灵光,像守护神的眼睛在神秘地注视来者;映入眼帘满目皆是鎏金的佛像,千姿百态、层层迭嶂分不清彼此,扑鼻而来的是浓郁的酥油味,令人有呼吸窒息、血液凝固的感觉;又如时光倒流,进入了一个古老神秘的异域宫殿,让人迷茫,这人世间还有这般的神殿?
还在恍惚中,我又被带到了文成公主主持搭建的大昭寺中,在香烟缭绕游人密集的门口,依旧有很多匍匐叩拜的信徒,我感受到他们在以一种超越自我的方式寄托今生的愿望。
在大昭寺幽暗的殿堂里,我踏在粘着酥油痕迹的地板上失去了方向性地神游,一不留神就碰在柱子上,伸手一摸,也是粘乎乎的酥油,这里是充溢着酥油味的神像世界。我在似懂非懂地听着一个喇嘛释经,讲述人生的修行和生命轮回的意义。这位身穿紫袈裟的喇嘛很年轻,普通话讲得不错,“人生就是苦海,苦海无崖,一切苦的根源是人的贪念和欲望。只有在觉悟中修炼和修行得以轮回才是解决苦恼人生的途径”这个喇嘛在循循诱导人们。
轮回?我突然有所悟,走上去问他,“什幺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红黑浓艳?”
他转头看我,有转瞬的错愕,既而答道;“传说中的引魂之花——彼岸花。它生长在三途河岸边,花香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此花只开于黄泉,在那儿就绽放着这种妖异浓艳得近于红黑色的花朵,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听罢,我不语,觉得心底有一丝酸楚在扩大,连忙跑出大殿,重新看到头顶的蓝天,我长出一口气,那种窒息的感觉渐渐消散。
那个喇嘛也走了出来,在我身后说:“你回来了吗?”
我回头,一脸的不解,他摇头:“忘情水应该喝,喝了才不会痛苦。”说完他走了,我楞在原地,久久不语。这里一定有什幺故事发生过,且与我有关,这种感觉很强烈,却又无奈。
第三天清晨,我们在星光中出发了,去阿里经过日喀则,我们当然不会放过那个有世界上最多高峰聚集的地方。从拉萨到日喀则,当天可以到达。我们是要从浪卡子绕过去,看羊卓雍湖,看卡若拉冰川,看白居寺的十万佛塔。
刚过了流沙河的铁桥,司机的眼尖,就看见远处的山腰上有团熊熊烈火。司机熄了引擎,我们不解,当地的藏族导游说,那里是大北郊天葬台,现在正好有仪式,引擎声会惊飞神鹰,所以我们必须停下。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天葬呀,虽然不能近前看,我们都取了望远镜出来看。
天葬仪式已经开始了,尸体怎样处理并没有看到,天葬师已经向周围的鹰示意。鹰鹫纷纷上前,不多时,所有的肌肉和内脏都被子吃得干干净净……
导游说:“天葬自然有其特定的程序,人死后,天葬师首先要将死者脱尽衣裤,把死者的头部弯到膝盖处,使之蜷曲如初生婴儿状,再用白布包裹尸体,放上一条哈达,这样做的意思是生如斯,逝如斯,使死者以新生儿的姿态进入新的轮回。时辰多择在清晨四至八时太阳未升起之前。”
那对德国夫妇觉得很残忍,问导游“天葬这样把人撕碎了给鹰吃,不残忍吗?”
“土葬把人埋在地下让蛆啃,不可悲吗?”导游反问。
他们的对话让我震惊,我沉默了,不知道为什幺,总觉得这里有熟悉的感觉,就连这仪式,似乎也在我脑海中出现过。
瓦蓝色的天空衬托着几抹游走着灰边的橙色云朵,太阳就要出来了。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人依然活着,生命在茫茫的宇宙中永无休止地轮回,谁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又有谁能够把握好时机?为什幺活着?死去又怎幺样?永远是人类探索生命价值的话题。
沉思中我们继续上路了,这是一条怎幺样的路啊。车子的正前方时而出现层峦迭嶂的高山,让人感觉车子快撞上去了;时而是悬崖峭壁,令人胆战心惊到极点;又忽然什幺都不见了,仿佛公路的尽头便是佛祖开启的门。唯一执着地陪伴着孤独的公路的,是雅鲁藏布江的江,她一直默默地沿着公路静静地,不张扬却急促地朝着她认为该去的方向努力使劲地流着。
盘山道依旧弯弯曲曲的,羊卓雍错就在山下了,从山上俯瞰,犹如欣赏一位绰约仙子躺卧在群峰怀抱中。湖水的颜色是碧蓝碧蓝的,如同童话和梦幻的色彩。羊卓雍也是三大圣湖之一,意思是“天鹅之湖”,优美蜿蜒的弧线确实有几分天鹅的优雅。车子一路下山,就一路绕着湖边走,近距离地接触,它更显得晶莹妩媚……
因为电影《红河谷》,游客到了江孜一般便要停留,看看宗山抗英炮台。炮台远远地建在山上,只能远眺。山脊上的围墙几乎把一整座山给围了起来。行程中还有白居寺,寺内光线暗淡,但隐约能看到满墙黑色的小方盒,那都是很有些年头的经书了,也验证了这个集黄教、红教、白教、花教和苯教于一身的佛寺的非同等闲。
日暮时抵达了日喀则,没法看清这个城市的轮廓,月色迷蒙,但已退去了红色。次日一早直奔扎什伦布寺,逛了半天仍只走马观花地看了小部分殿堂,足以证明扎寺的庞大。任何一本西藏旅游书都会介绍扎什伦布寺的地位,简单地说就是班禅的驻锡地。对扎什伦布寺最深的印象只不过是它就像布达拉宫的一面镜子,看上去金光闪闪的。
吃过午饭继续赶路,行至一处,司机告诉我们,前面那座在云中忽隐忽现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玛峰,我们突然兴奋起来,纷纷下车拍照。在我们前面不远的地方,也有一车游客在拍照,许多赶路的游人,和珠峰的缘分就到这里。
在萨嘎这个小小的城镇,我们停留了一晚。清晨继续上路。旅游有的时候也是受罪,就象我们这个团中的其它人,都抱着氧气袋还嚷头痛。说来也怪,我还是一点难受的迹象也没有,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怎样?
下午经过了马攸木拉,日喀则地区和阿里地区的交界,从此就真正进入阿里了,地广人稀的圣地阿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的屋脊”。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6万人口。但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信徒从世界各地长途跋涉到这里朝圣,这里是yìndù教、藏传佛教、苯教、耆那教一致尊崇的“世界中心”。
这个世界的中心,就是神山冈仁波齐峰,许多人到阿里的唯一目的。
冈仁波齐就在普兰县。阿里地貌在历史上被概括为“三围”:冰雪围绕的“普兰”、岩石围绕的“古格”、湖泊围绕的“玛宇”。过了马攸木拉,就进入普兰境内。普兰,“独毛”的意思,地位却相当超然,因为神山圣湖都在这里,普兰的吸引力无与伦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