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经济学

分类: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经营管理,
作者: 赵坚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2-1字数: 461000版次: 1页数: 355印刷时间: 2007/07/01开本: 16开印次: 5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303934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系列教材”之一。它在介绍传统管理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用更宽的视角进一步分析了企业组织问题。本书力求为企业的产量价格等经营决策以及组织和战略决策提供经济学理论基础。
本书主要适用于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教学,也可供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学及企业培训之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现状
第二节经济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管理学发展简史
第四节本书内容结构
第二章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稀缺性、选择与资源配置.
第二节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第三节协调、激励和信息问题
第四节制度安排的演进
第三章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需求
第二节供给
第三节供需分析与价格的决定
第四节弹性分析
第五节供给与需求分析应用
第六节需求函数估计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消费者行为
第四节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第五节对风险资产的需求
第五章生产和成本分析
第一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成本
第二节短期成本分析
第三节长期成本函数
第四节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第六章竞争与垄断
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行为
第二节垄断
第七章垄断竞争与寡头
第一节市场结构
第二节垄断竞争
第三节传统的寡头理论
第四节寡头与博弈论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节经济租金与准租金
第三节工资差别
第四节工会与双边垄断
第九章生产和需求理论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第一节经济成本、会计成本和利润
第二节增量成本与贡献分析法
第三节盈亏平衡分析法
第四节加成定价法
第五节系列产品定价
第六节捆绑商品定价
第十章价格机制对经济活动的协调作用
第一节一般均衡与协调
第二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第三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第四节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第五节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假设
第十一章外部性、产权与激励
第一节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第二节公共产品与产权
第三节科斯定理
第四节企业组织的演进
第十二章交易成本与企业组织
第一节交易成本
第二节激励与合约
第三节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
第四节受制于人和信息不对称的一些解决办法
第十三章败德行为和委托代理问题
第十四章激励合约分析
第十五章产权的激励作用与产权配置
第十六章企业组织结构
联想案例
印度软件产业案例
部分复习思考题答案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二章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稀缺性、选择与资源配置
稀缺的存在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所有经济问题都产生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任何社会和个人总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来满足自己不断扩张的欲望。所谓“稀缺”(scarcity)不是指资源在绝对数量上的多寡,而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即有用的资源总是相对不足的。稀缺是与贫穷或富有无关的概念。从人均年收入不足300美元的贫穷国家到人均收入超过30000美元的富裕国家,人们总面临资源稀缺性问题。在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追求的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新三大件是“彩电、冰箱、组合音响”;到了90年代,人们已经把“电话、汽车、住房”作为追求的目标了。回顾这种变化时,人们都知道这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结果。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没有哪一个社会能摆脱稀缺性,也没有哪一个时期不面对稀缺性。稀缺性之所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是因为对任何社会或个人来说,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无限性是欲望的基本特征。旧的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还会产生。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断努力与创造的过程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稀缺性表明了欲望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引起了经济活动。经济学是要研究人们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的欲望。稀缺性引起了各种经济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经济学。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学有多种定义,例如常见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并在不同集团之间分配这些产品。”“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中间配置的问题。‘它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欲望的方法的社会科学。”这些定义尽管表述不同,但都围绕着稀缺性问题,把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如何用有限资源来满足无限欲望的科学。
经济学中的资源指一切对人有用的物品,从整体上可分为生产要素和利用生产要素生产出的产出两大类。生产要素或投入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商品和劳务,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等几个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