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斋四存编(天地人丛书)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清)颜元撰,陈居渊导读
出 版 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2-1字数: 120000版次: 1页数: 197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大32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252805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系天地人丛书中的一册。这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本书前冠以专家导读,勾勒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奥妙,探索其学术源流、文化背景,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同时本书勾画出了儒学前后发展的主线,是问津宋以后儒学演进、下探当代新儒学源流必读的入门书。
目录
习斋四存编导读
习斋四存编
存性编卷一
驳气质性恶
明明德
棉桃喻性
借水喻性
性理评
存性编卷二
性图
图跋
附录同人语
存性编书后
存学编序
存学编卷一
由道
总论诸儒讲学
明亲
上征君孙钟元先生书
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
学辨一
学辨二
存学编卷二
性理评
存学编卷三
性理评
存学编卷四
性理评
存治编序
存治编
王道
井田
治赋
学校
封建
宫刑
济时
重征举
靖异端
存治编书后
存人编卷一
唤迷途
第一唤
第二唤
第三唤
存人编卷二
唤迷途
第四唤
第五唤
存人编卷三
明太祖高皇帝释迦佛赞解
存人编卷四
束鹿张鼎彝毁念佛堂议
辟念佛堂说
拟谕锦属更念佛堂
书摘插图
存性编卷一
驳气质性恶
程子云:“论性论气,二之则不是。”又日:“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有然也。”朱子日:“才有天命,便有气质,不能相离。”而又日:“既是此理,如何恶?所谓恶者,气也。”可惜二先生之高明,隐为佛氏六贼之说浸乱,一口两舌而不自觉!若谓气恶,则理亦恶,若谓理善,则气亦善。盖气即理之气,理即气之理,乌得谓理纯一善而气质偏有恶哉?
譬之目矣:眶、皰、睛,气质也;其中光明能见物者,性也。将谓光明之理专视正色,眶、皰、睛乃视邪色乎?余谓光明之理固是天命,眶、施、睛皆是天命,更不必分何者是天命之性,何者是气质之性;只宜言天命人以目之性,光明能视即目之性善,其视之也则情之善,其视之详略远近则才之强弱,皆不可以恶言。盖详且远者固善,即略且近亦第善不精耳,恶于何加?惟因有邪色引动,障蔽其明,然后有淫视而恶始名焉。然其为之引动者,性之咎乎,气质之咎乎?若归咎于气质,是必无此目而后可全目之性矣,非释氏六贼之说而何?
孔、孟性旨湮没至此,是以妄为七图以明之。非好辩也,不得已也。
明明德
朱子原亦识性,但为佛氏所染,为世人恶习所混。若无程、张气质之论,当必求“性情才”及“引蔽习染”七字之分界,而性情才之皆善,与后日恶之所从来判然矣。惟先儒既开此论,遂以恶归之气质而求变化之,岂不思气质即二气四德所结聚者,乌得谓之恶?其恶者,引蔽习染也。惟如孔门求仁,孟子存心养性,则明吾性之善,而耳目口鼻皆奉令而尽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