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论 宇宙论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理论,
作者: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著,吴寿彭 译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1999-2-1字数:版次: 1页数: 334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001091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记述他观察气象、地质、天文的经过,以及他对这些现象的描述和分析。他的观察、描述、分析未免粗浅,但却是可贵的,自然科学史研究者特别值得仔细研究这两部著作。
亚氏的著作中《天象论宇宙论》和《灵魂论及其他》读者较少,凭近代科学理论为之衡量,亚氏的议论有些地方不免于左支右绌,但正像恩格斯所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可以找到现代多种科学观点的胚胎和新芽"。古希腊先贤所留下的这些篇章,包括其原始的术语和各种观点,常常诱发出许多新兴的科学门类,也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研究课题。
目录
亚里士多德《天象论》汉文译本绪言
《天象论》章节分析
《天象论》正文
卷(A)一共十四章(338a20-353a27)
卷(B)二共九章(353a28-370a35)
卷(r)三共六章(370b1-378tb9)
卷(△)四共十二章(378b10-390b21)
《天象论》索引
索引一 人名,地名,神名,星名,书名,风向,月份
索引二 辞义与题旨
《宇宙论》
《宇宙论》汉文译者序
《宇宙论》章节分析
《宇宙论》正文
卷一共七章(391a1-401b32)
《宇宙论》索引
人名、地名、神名与题旨索引
《天象论宇宙论》书目
一、希腊文校本
二、诠疏或评议
三、近代译本
四、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天象论》
(A)一
章三这里,我们先顾早前曾已言明的一些基本假设和定义,接着就对银河,彗星,与其它相似现象进行讨论。
我们主张火,气,水与是可互变的;各能相互地一个潜存另一个,这(四元素)和其它万物一样,凡具有同一底层者,都可互变而最后乃揭橥于那一共通的底极。
这个研究有些难题,首先是关于我们所谓“气”的性质。在地层区域(大地)内,试想,气是怎样的性状?在自然事物中,气与其它诸元素处于怎样的相对位置?[这是无疑的,地(地球)与围绕地外的物体相比,地是较小的,虽是有些星也比地(球)大得多,于此,天文家的研究已为之说明了。关于“水”,我们向来就没见过它疆离立于其整体,别作一个自然物体而存在,水的整体,照我们所实见,是周匝于地表的,例如海洋与江河以及任何潜隐于深处的(泉)。]转回来说——我们是否该讲明,占着大地与最远的星辰两间的空虚处,那一个或不止一个自然物体?倘说不止一个,那么有几个,它们在那个区域之内,又将怎样分界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