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文学史(修订版)

分类: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王晓凌 著
出 版 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1字数: 260000版次: 2页数: 316印刷时间: 2006/12/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052319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的撰写,在结构上与传统的文学史书的框架风格有所不同。首先,它在搜集和整理现有的原始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当代某些文艺理论的角度找准视点,以形成一种评论的风格。同时,注意运用一些文学流派的观点来对南太平洋土著文学进行阐述与评析。例如在第二章和第四章里,就对口传文学与书面文学、民间故事与散文体制作的短篇故事进行了区别,在第五章里又对象征与寓言等不同的创作手法进行了探讨,这些都反映了文学创作中所涉及的“文学创作内部”的某些规律性的特质。又如在第七章的南太平洋文学从传统口传文学中汲取养料和第八章的南太平洋文学从外来文化中有所借鉴,则探讨了带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文学的发展方向问题,这些都与传统的史书视野与风格略有不同。不过,由于本人学识谫陋,加上资料匮乏,很可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给人以力不胜任的感觉。这种尝试是否成功,还有待于读者的检验。
笔者认为本书尚有不足之处,巴布亚新几内亚文学史部分,由于掌握的资料极为有限,分量也似嫌不足。尽管在这之前,曾多次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馆、巴布亚新几内亚大学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研究院书信联系,可一直杳无回音。同时,在此期间,也曾拜托去澳访问的陈正发教授和在我校讲学期间回澳探亲的AnnetteStewart博士帮助查询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但都未能如愿,最后无奈只好勉为其难地动笔了。因此,巴布亚新几内亚这部分史料不够完整,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评论也展开得不够充分。这实在是一个遗憾。不过,在修订本增加了南太平洋口传文学,则对巴布亚新几内亚口传文学作一重点阐述,以期对遗憾作一定的弥补。
目录
第一章 南太平洋历史与文化
第一节 南太平洋历史
一、南太平洋社会
二、南太平洋政治变迁
第二节 南太平洋文化
一、南太平洋文化背景
二、南太平洋文化格局
第二章 南太平洋文学的起源——散文体创作的问世
第一节 南太平洋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南太平洋文学界定
第三节 南太平洋文学的产生
一、南太平洋口传文学
二、口传文学对南太平洋新文学的催化
三、南太平洋文学产生的内在动力
四、散文体创作的问世
第四节 南太平洋文学产生于两个中心
第三章 南太平洋文学的形成——诗歌与戏剧的涌现
第一节 南太平洋文学——诗歌
一、口传诗歌
二、南太平洋文学诗歌
第二节 南太平洋文学——戏剧
第四章 南太平洋文学的兴起——短篇小说的繁荣
第一节 巴布亚新几内亚短篇小说发展概述
第二节 风格迥异的南太平洋其他各国短篇小说
第三节 南太平洋文学评论
一、南太平洋文学论坛
二、南太平洋文学评论
第五章 南太平洋文学的成熟——长篇小说的发展
第一节 南太平洋长篇小说概述
第二节 南太平洋文学代表性作家——温特的艺术创作
一、温特的创作风格
二、温特的创作技巧
第三节 南太平洋文学成熟的标志——模仿和寓言的融合
一、象征性手法运用
二、象征和寓言
三、模仿和寓言
四、寓言性技巧运用
第六章 南太平洋文学现状与趋势
第一节 南太平洋文学现状
一、南太平洋文学特点
二、南太平洋文学与政治
三、南太平洋文学与社会
四、南太平洋文学与作家
第二节 南太平洋文体风格
一、南太平洋风格
二、南太平洋文学风格
第三节 南太平洋文学发展趋势
一、英语媒介
二、文学的“世界性”
第七章 南太平洋文学与本民族口传文学
第一节 南太平洋文学与口传文学的区别
第二节 南太平洋文学与口传文学的相融
第八章 南太平洋文学与西方外来文化
第一节 西方外来文化中的南太平洋文学形象
第二节 西方外来文化对南太平洋文学的双重影响
一、西方外来文化对南太平洋作家的影响
二、西方外来文化对南太平洋文学主体的影响
第三节 西方外来文化与南太平洋女性文学
第四节 南太平洋文学民族之声
附录1 南太平洋各国文学和重要作家及作品
附录2 南太平洋文学与图书出版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南太平洋历史与文化
第二节 南太平洋文化
一、南太平洋文化背景
人口据调查,大洋洲人口总数1970年估计约400万左右,现仍有增加。一般认为,这里的人是远古时代从东南亚迁移来的三大种族的后裔。这种种族大迁移,据推算可能远在3万年前开始,而在公元前不久结束。尽管这三支种族经历了许多世纪的混杂和通婚,但一般来说,每一种族仍明显地保留着他祖先的主要特征,所以直到1970年,还能识别出这些土人是哪一族的后裔。大洋洲的土著民族通常按其居住的地理区域,可分为美拉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人和密克罗尼西亚人。这个区域从地理状况划分似乎比较明确,但从种族的观点来看,其界线极难明确划分,因为许多世纪以来他们交往频繁,相互混杂,以致各种族原有的特征都已模糊不清。
语言大洋洲地区的语言极为丰富、众多,实在难以尽述。据估计,这一地区有1200多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同时在使用,仅巴布亚新几内亚250TAN中就操有700多种地方方言,而就这一地区的语言数量来说就占全世界语言总数的1/4,可见其繁多庞杂的程度。这一地区语言大体可分为,美拉尼西亚语、巴布亚语、密克罗尼西亚语和波利尼西亚语等几种主要语系,除巴布亚语之外,其他语种大都是从澳大尼西亚语系发展而来,并且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但是这些语言大都彼此无法相通,哪怕是从同一基本语系发展而来的地方方言也同样如此。
在这一地区大部分地方本土人讲的是属于通行广泛的澳大尼西亚语族,或称马来亚一波利尼西亚语族的各种语言,这种语族的语言主要流行在马达加斯加岛到大洋洲东部一带。但在美拉尼西亚,主要以巴布亚语为主。巴布亚语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它是完全不相关联的几种语言的统称,只是为了使它们同澳大尼西亚语族的语言有所区别而已。法语在新喀里多尼亚和其他法国管理的地区应用广泛,英语则在英国势力大的地方通行,斐济的印度人自1944年超过斐济本土人之后,各种印地语也成了交流思想的主要媒介。有些地方一战前由德国人统治,而二战中又由日本占领,因此这些地区有人说德语、有人说日语。还有一些亚洲人定居在大洋洲后,通常讲他们自己本国的语言。尽管这一地区语言繁杂,但每一种语言使用人数平均不到5000人,这种语言状况对交流和表达来说无疑是个障碍,而且大多数国家都不止使用一种语言在交流。
一般来说,大多数南太平洋岛民至少要会讲三种语言:常用的区域方言、本国占主导地位的方言和国际通用语言(即英语、法语或印度尼西亚语)。近些年来,流行英语作为通用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