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经济法(第三版)

分类: 图书,经济,经济法 ,其他法律法规,
作者: 徐嬿等编著
出 版 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 500000版次: 3页数: 422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 16开印次: 3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1303472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为贯彻教育部“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精神的研究成果,是经济管理类本科院校重点教材,是在第一版、第二版经6年使用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本书对我国现行经济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市场经济主体法、市场经济行为法、宏观经济调控法以及经济仲裁与诉讼法等。本教材的特点是:注重介绍比较成熟的理论观点;注重介绍当前最新公布的法律、法规;注重介绍与市场经济活动密切关联的法律、法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可作高等学校本科及经济类大专院校和各种培训教育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市场经济活动人士和社会读者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篇经济法基础理论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经济法的特征、基本原则及调整对象
第三章经济法律关系
第二篇市场经济主体法
第四章公司法
第五章企业法
第六章外商投资企业法
第七章破产法
第三篇市场经济行为法
第八章合同法
第九章市场竞争法
第十章广告法
第十一章产品质量法
第十二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三章工业产权法
第十四章票据法与证券法
第四篇宏观经济调控法
第十五章银行法
第十六章税法
第十七章会计、审计法
第十八章对外贸易法与海关法
第十九章劳动法律制度
第五篇经济仲裁与诉讼法律制度
第二十章仲裁的法律规定
第二十一章诉讼的法律规定
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济法的词源
一般都认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经济法”概念的,是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1755年,摩莱里在其代表作《自然法典》中首次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1842年,另一位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德萨米在《公有法典》一书中再次使用了这一概念并发展了摩莱里关于经济法的思想。但是,当时的经济法还仅仅是一个名词,或者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真正把经济法概念用于国家法律之中并使其具有现代意义的是德国学者。1906年,德国人莱特在《世界经济年鉴》中引用经济法一词来说明德国关于当时世界经济的法规。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的魏玛共和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经济法名义命名的国家法律《煤炭经济法》。1929年,德国政府又制定了《钾苯经济法》。几乎与此同时,德国开始出现许多以研究经济法为内容的论文、著作和教科书,由此使得有关经济法理论的研究及其立法逐步走人人们关注的视野。许多西方国家开始接受这一名词,并着手进行经济立法。德国也因此获得了“经济法之母”的声誉。
二、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及其相应的法律规范
经济法的产生并不是某个或某些学者心血来潮的产物,它与各国经济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它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而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又存在着紧密联系,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商品经济是指商品生产者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商品生产、交换和货币流通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