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总论/分论)

分类: 图书,法律,成教/职教/培训教材,
作者: 周京英,陈鸿主编
出 版 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2-1字数: 254000版次: 1页数: 211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079794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刑法学是高等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高专法律教育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为了适应高职高专类法律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的法律专业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我们组织了刑法学专业的部分骨干教师编写了本套高职高专类刑法学教材。
本教材突出表现为“三个统一”:第一,吸收了截至2006年10月我国最新的刑事立法内容、刑事司法解释以及成熟的刑法理论,同时又涵盖了刑法学所有重要原理和当前适用的全部罪名,凸显了教材内容的时代性、稳定性与完整性的统一;第二,论述以简洁为基调,突出刑法理论通说,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又对重要概念、重点罪名进行了系统概说与对比阐述,疑难之处辅之以简短案例,较好地体现了教材论述的简要性、透彻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第三,结构完整,排列规范,每章前均有学习要求,后有要点小结,注重内容与法律条文的对应衔接,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结构的独立性、规范性与配套性的统一。本套教材不仅适合高职高专类法律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的法律专业作为教材使用,而且对司法工作者、法学专业自考者以及其他法学爱好者均具参考价值。
目录
刑法学总论:
前言
导言
第一章 刑法概述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与性质
第二节 刑法的任务与功能
第三节 刑法的体系与解释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第三节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第四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问效力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问效力
第四章 犯罪概述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与本质
第二节 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罪与非罪的区分界限
第五章 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构成概述
第二节 犯罪构成要件
第三节 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
第六章 犯罪客体
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述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分类
第三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第七章 犯罪客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 危害行为
第三节 危害结果
第四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五节 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
第八章 犯罪主体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
第二节 自然人犯罪主体
第三节 单位犯罪主体
第九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 犯罪故意
第三节 犯罪过失
第四节 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
第五节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
第六节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第十章 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第一节 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概述
第二节 正当防卫
第三节 紧急避险
第十一章故意犯罪形态
第十二章共同犯罪
第十三章因数形态
第十四章刑事责任
第十五章刑罚概述
第十六章刑罚体系
第十七章刑罚裁量
第十八章刑罚执行
第十九章刑罚消灭
参考文献
刑法学分论
书摘插图
第一章刑法概述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刑法的概念与任务;
2.理解刑法性质、功能及其解释;
3.了解刑法的人权价值和刑法的体系。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与性质
刑法的概念
刑法的概念有形式概念和实质概念之分。从形式上看,刑法是规定犯罪、
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实质上看,刑法是指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以国家名义公布的、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并对犯罪人如何适用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是一个历史范畴。
形式上的刑法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刑法是指系统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法典。在我国,刑法典即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我国现行刑法典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l979年7月1日通过、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在我国,广义刑法包括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刑法修正案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保持现有刑法典主体内容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集中针对某些刑法条文所作的补充修改法案。单行刑法又称特别刑法,是专门规定某种或某类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刑罚的单行法律文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也是对刑法典的补充和修改。附属刑法是指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
二、刑法的性质
研究刑法的性质,主要是为了将刑法与其他法律区别开来。刑法的性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刑法的阶级性质,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质。
……